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摇瓶确定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和产酶条件,在30 L罐中研究了里氏木霉HC-415菌利用稻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发酵液pH值、纤维素酶活性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了发酵液纤维素酶的提取及得率等.所得未脱盐冻干纤维素酶粉CMC酶活性平均为355.0 IU/g,FPA平均为44.3 IU/g.相对发酵液得率平均为16.00...  相似文献   

2.
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液态混合条件下培养纤维素酶,分析两个菌种的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探讨两个菌种发挥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延迟接种48 h及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质量比1∶1时,所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1.163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0.606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与滤纸酶活比值为0.521,比单一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酶活高,并在后续的酶解效果对比中表现最佳。48 h时的酶解得率为65.61%,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时所产纤维素酶的得率53.91%和商品纤维素酶的得率49.64%。说明通过混合发酵,纤维素酶的组分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节通风量控制溶解氧浓度研究其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当通风量固定为25L/(h·L)时,反应22~40h期间溶解氧浓度过低,0~15h和45h以后溶解氧浓度偏高.45~80h期间气体中CO2含量在0.8%以上,不利于菌丝的生长.调节通风量控制溶解氧浓度,可有效地提高里氏木霉合成纤维素酶的能力,并显著地缩短产酶时间.当溶解氧为20%~30%时,气体中CO2含量降到0.4%左右,菌丝生长代谢快,滤纸酶活从固定通风量时的2.75U/mL增加到3.54U/mL,提高28.7%,产酶酶活最高的时间也从84h缩短到72h.  相似文献   

4.
分批补料合成纤维素酶扩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里氏木霉以纸浆为碳源分批补料制备纤维素酶。里氏木霉在10L发酵罐中以纸浆为碳源间歇式发酵合成纤维素酶,培养基中碳源浓度为15g/L时,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酶得率分别为2.15FPIU/mL、0.20IU/mL、16.3FPIU/(L·h)和143.3FPIU/g;碳源浓度提高到27.5g/L,采用分批补加碳源的方法,滤纸酶活力、纤维二糖酶活力、酶产率和每克纸浆酶得率分别为3.90FPIU/mL、0.35IU/mL、23.2FPIU/(L·h)和141.8FPIU。研究表明,提高培养基中碳源浓度,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技术,产酶时酶活力和酶产率随着培养基中碳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且保持酶得率不变,达到了降低产酶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秸杆提高其粗蛋白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 :以尿素作为氮源 ,里氏木霉接种 2 4 h后接种假丝酵母 ,接种量比例为 1∶ 4 (酵母∶里氏木霉 ) ,于 p H3.0 ,30℃下培养 4 d。粗蛋白含量可达 30 .5 5 % ,粗纤维转化率可达 33.5 %。  相似文献   

6.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选择性合成果胶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液体发酵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酵母汁和营养盐等因素对里氏木霉选择性合成果胶酶的影响规律,并测定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从经济角度考虑宜选用脱汁橘皮粉制备果胶酶;在Mandels营养盐中添加1.0 g/L蛋白胨适合于里氏木霉产果胶酶;以25 g/L脱汁橘皮粉液体发酵48 h,果胶酶活力最高值达到32.6μmol/(min.mL),其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力被分别控制在0.18、0.63μmol/(min.mL)。该果胶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以16μmol/(min.g)的果胶酶振荡水解10 g/L商品果胶粉50 h,酶解得率达80.3%。高效液相离子色谱的分析结果显示果胶酶的主要水解产物为单体半乳糖醛酸,含量达总水解产物的82.5%以上。  相似文献   

7.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降解稻草提供工艺参数,以康氏木霉(T.koningii)N18为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康氏木霉(T.koningii)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条件:稻草:麸皮的最佳比例为6:2,最佳氮源为(NH)SO,碳氮比为6:1,含水量为200%,最适产酶pH为6.0,最佳产酶温度为28℃,最佳产酶时间为7d,康氏木霉(T.koningii)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321.64U.mL,滤纸分解酶活力为59.58U.mL。4 2 4-1-1  相似文献   

8.
用天然纤维素发酵残渣培养木霉 Trichoderma sp.T_(22),生产高活性纤维素酶,并讨论了影响纤维素酶诱导合成的诸因素。发酵残渣连续使用4次,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2.8%,56.0%,29.3%和1.7%。  相似文献   

9.
以优势互补为原则,采用绿色木霉、根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利用旋转回归法研究根霉、绿色木霉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比例、pH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拟合出回归方程.回归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混合菌比例、pH对滤纸酶活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绿色木霉、根霉的混合比例为1∶1、发酵初始pH为3.5,在此优化条件下滤纸酶活由优化前的2.73 IU/mL、3.15 IU/mL提高到5.418 IU/mL.  相似文献   

10.
以氨水预处理大豆秸秆为原料,研究了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及纤维素酶水解的条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产酶条件是温度30℃,pH5.0,培养基固液比1∶2.5,时间为96h,产纤维素酶活力为798.84FPU L,以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水解,较适宜条件为:温度55℃、pH为5.6、时间36h、酶水解率为6.98%.由液相谱图经定性分析知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纤维二糖和木糖,为下一步乳酸发酵实验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pH值对纤维素酶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H值对纤维素酶制备有很大的影响。在纤维素酶生产中以玉米秸杆为底物,若不控制pH值,任其自由发展,虽然最终酶活较高,但产酶时间较长。若用缓冲液控制pH值,最终酶活虽不及不控制pH值的产酶过程,但是产酶时间大大缩短。在产酶过程中,较高pH值有利于纤维素酶酶系中的纤维素二糖酶的诱导,较低的pH值有利于纤维素酶酶系中的C1酶和CX酶的诱导。在发酵罐产酶过程中,宜采用分段控制pH值:第一阶段pH值控制在3.5~4.0之间,第二阶段pH值控制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里氏木霉Tr-H为出发菌株,对其浅盘培养条件及酶活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当接种量为0.3%,初始PH值2.0,料层厚度2.5cm时,28℃培养160小时,50℃浸提,酶活从原来的280mgG/g.h提高到600mG/g.h;扣盘使酶活下降。  相似文献   

13.
汽爆玉米秸秆渣诱导产纤维素酶及其水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效率,研究了汽爆处理玉米秸秆渣对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及所产纤维素酶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采用汽爆处理可以去除大量的半纤维素成分,获得的汽爆渣对里氏木霉NL02合成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良好,以10 g/L的汽爆渣为碳源发酵7 d滤纸酶活达到1.90 U /mL。发酵5 d获得的汽爆酶水解效果最佳,当酶用量25 U/g,底物质量浓度50 g/L条件下,水解24 h酶解得率达到95.9%,水解48 h葡萄糖产率为76.4%。当汽爆渣质量浓度为80 g/L,酶用量为15 U/g时,48 h酶解效率达到90.1%,葡萄糖产率为62.9%。  相似文献   

14.
pH调控对里氏木霉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过程中,pH调控对产酶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控制产酶阶段pH 5.0为实验组、不控制pH值为对照组,通过酶学实验、免疫胶体金分析和Raman光谱检测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调控能使发酵液中BG表达量提高1.8倍、酶活力提高2.5倍。免疫胶体金分析证实,对照组酶合成时间在发酵72h左右终止,而实验组合成时间可延至96h。Raman光谱分析显示,葡萄糖苷酶在pH 5.0状态下,酶蛋白主链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而不控制pH状态下,酶蛋白主链结构的无规则卷曲发生较大变化,螺旋也受到一定影响。综合分析来看pH调控改变了BG酶的合成特性、延长了胞内酶蛋白的合成时间从而提高了酶的产量;而酶活的提高则得益于酶蛋白分子构象的较好保持。  相似文献   

15.
绿色木霉NUST~(996)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提纯和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绿色木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情况。对NUST996的纤维素酶酶活力和发酵参数进行了测定 ,通过葡聚糖SephadexG - 2 0 0柱层析对纤维素酶进行了分离提纯 ,表明其主要含 2种组分。通过红外、紫外光谱等手段进一步分析其组成 ,对其中CMC(羧甲基纤维素酶 )组分对热及 pH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并测定了其米氏常数。  相似文献   

16.
瑞氏木霉QM9414利用蔗渣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为培养基料,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瑞氏木霉QM9414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了探讨.其优化的产酶条件为:甘蔗渣2.5g,麸皮1g,加含7.5g/L(NH4)2SO4的Mandels营养液14?mL(干物质(g)与水(mL)的比例为1∶4),调初始pH4.0,30℃发酵120h.在此优化条件下,每克干曲产纤维素酶酶活力可达8.26U.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黑曲霉和里氏木霉产酸性木聚糖酶的性能及所产粗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是考察pH值为4时木聚糖酶酶活力及稳定性,从而确定潜在的较为理想的酸性木聚糖酶。【方法】将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接种至培养基进行产酶培养,比较分析两者的酸性木聚糖酶、酸性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及酶学特性。【结果】黑曲霉酸性木聚糖酶和酸性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达(52.36±2.61)U/mL和(0.57±0.01)U/mL,酸性木聚糖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55℃、5.0,酸性木糖苷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75℃、5.0;里氏木霉酸性木聚糖酶和酸性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达(10.12±0.95)U/mL和(0.32±0.05)U/mL,酸性木聚糖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6.5,酸性木糖苷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4.5。黑曲霉和里氏木霉的酸性木聚糖酶兼有酸性CMCase酶活力,分别为(5.26±0.21)U/mL、(1.72±0.21)U/mL。【结论】黑曲霉所产酸性木聚糖酶明显比里氏木霉的更优良,是潜在的较为理想的酸性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