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卫辉市,系杏村乡,秦堤村科技户庞相金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征途上,通过科学试验,改革种植制度,开展集约经营,成功地探索出蔬菜、瓜菜大棚温室育苗,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等一系列保护地栽培技术措施,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格局。实行小麦-棉花;棉花-西瓜;瓜类-蔬菜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一九八五年前,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全家收入不足千元。一九八六年,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 蔬菜塑料大棚周年多茬利用,能充分发挥大棚设备、土地、光热、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提高大棚的利用率,提高大棚的蔬菜总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棚蔬菜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的栽培方式,多  相似文献   

3.
现年30余岁的康作伟是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来庄村农民.1989年他开始种植露地菜,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种菜能手.1994年他专门到湖北、山东等地拜师学艺,通过2年时间学习,他熟练掌握了温室种植技术.1999年,为改变蔬菜的传统粗放种植模式,他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四处筹资27万元,在村东租地60亩,建起了26个大棚、2个温室,进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由于天公不作美,春季阴雨低温,冬季寒流不断,加上市场信息不灵,他种的西瓜、辣椒连年失利,投资没赚回,两年净赔了近6万元.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七年马庄大队栽培四亩四分九厘春季大棚黄瓜,平均亩产20316.7斤,其中第四生产队一亩零四厘大棚黄瓜,获得亩产25606.9斤的好收成.实践表明,大棚黄瓜比露地黄瓜亩产提高1-2.5倍,上市时间提前60天,供应时间延长(晚拉秧)24天,为克服蔬菜早春淡季作出了贡献.现以四队高产棚为例谈谈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扶沟县是河南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00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围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创建县.2006~2007年,扶沟县开展了"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模式示范试验,即养猪产生的粪便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用于蔬菜生产,沼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气肥.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河南省扶沟县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种植饲养模式示范,效果显著。采用该模式,蔬菜增产13.2%,亩产值达到30290元,同时节省肥料、农药投资1100元,实现养猪收入4400元。现将该生态种植饲养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塑料薄膜大棚发展迅速,面积持续增加,成为重要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利用大棚进行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地生产实践证明,塑料大棚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本文将简述塑料大棚高效益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您可能听说过大棚蔬菜、大棚花卉,但是用大棚来养鱼,这就稀奇了吧?可如今,大棚养鱼已成为津郊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麦-蔬菜-西瓜-蔬菜这种高效种植模式在南阳市卧龙区王村、潦河等乡镇得到大力推广,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种田效益,可亩产小麦300公斤、西瓜3000公斤,冬菜(菠菜、越冬甘蓝等)500公斤、萝卜3000公斤,实现亩产值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蔬菜的栽培方式南阳市农科所梁俊德张茹生张秀阁塑料大棚内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繁多,这对大棚的作物布局,茬口安排非常有利,可以进行多种方式栽培和多茬生产。合理利用大棚土地,实行周年生产,集约经营,增加蔬菜花色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充分发挥大棚生...  相似文献   

11.
1、技术型农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农民致富同样反映出科学技术的力量。拥有较高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的农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时,比一般农民投资少而产出高,经济效益显著。如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王庙村农民王家珍到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利用大棚种植红椒、黄瓜、金针菜等,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防寒沟西瓜-茄子间作栽培技术已在安阳市滑县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该种植模式中,西瓜可于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亩产2500公斤,平均售价0.8元/公斤;茄子7月中旬采收至霜降,亩产量6000公斤,平均售价0.7元/公斤.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沼渣的应用 1.基肥。将沼渣用作露地蔬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500-3000公斤,在种植前翻耕时撒人或在移栽前条施、穴施;用作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的基肥时,要在扣膜之前施入,一般每亩施用3500-4000公斤,然后扣膜闷栅一周,彻底通风换气后再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4.
洋香瓜即厚皮甜瓜,以其果大肉厚、香甜多汁、耐贮耐运等特点而成为果用瓜家族中的高档珍品.利用冬暖式大棚和拱圆形大棚种植洋香瓜,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15.
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生产实践,形成了露地常规栽培技术体系.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形成了保护地栽培技术体系.为了克服露地常规栽培蔬菜和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河南省社旗县的贾来栓经过15年的创新研究,创立了我国第三个蔬菜栽培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沼渣的应用 1.基肥.将沼渣用作露地蔬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500~3000公斤,在种植前翻耕时撒入或在移栽前条施、穴施;用作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的基肥时,要在扣膜之前施入,一般每亩施用3500~4000公斤,然后扣膜闷棚一周,彻底通风换气后再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7.
<正> 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是一项新兴的园艺生产事业,不少国家已经把它做为保证蔬菜周年供应的一项重要手段。我国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蔬菜生产是1965年从长春市开始的。塑料大棚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在棚内形成一个特殊的气候条件,等于把当地的无霜期延长了1—2个月。它为各种果菜类能够在早春提前定植创造了优越的栽培条件,因而使果菜类成熟期大大提前。同样在晚秋和初冬也可做延后栽培。我省自从1971年引进塑料大棚开始种植蔬菜,近几年在各地有较大发展。周口地区1985年塑料大棚已发展到6200个,覆盖面积五千余亩,扶沟县的赵沟村110户,520口人耕地420亩,全村由81年的两个大棚发展到84年的87个,占地80亩,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8.8%,人均收入仅大棚一项就达1076元。目前大棚的利用已不仅限于种菜,也用于培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清丰县在林下搭建小拱棚进行双孢菇栽培试验,已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该栽培模式中每亩林地有效利用面积为240平方米,投料7200千克,投资2880元,产菇2000千克,经济效益达到5000多元.林下栽培双孢菇既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资源,又促进林木生长,起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应,解决了林地资源闲置和菌地矛盾,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致富途径.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冬季利用大棚反季节生产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民从事大棚生产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如何获得适宜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一、大棚养鸡的优点 大棚养鸡成本低.大棚养鸡所用的塑料大棚主要是在竹子外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其加盖稻草,然后再加盖塑料薄膜,然后再用铁丝拉一下.稻草起到夏天隔热、冬天保温的作用.一般一个塑料大棚只要2000多元,最多可用3年.然而建规范化鸡舍,一般一批要养6000~7000只鸡,鸡舍投入一般在4万元左右.二者相比,大棚养鸡要比规范化鸡舍便宜得多.这也是大棚养鸡之所以受到农民欢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