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追杀"是网民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引发的过激的网络民间道德维系行动,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正效应,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网络追杀"运用了道德评价、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等传统的道德约束维系机制,但是随着"追杀"的升级,网民的道德行为发生异化,"网络追杀"异化为"网络道德暴力"。"网络追杀"昭示网络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抑制"网络追杀"的道德负效应,正确引导"网络追杀"等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的自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3.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兼爱"主张整体的爱,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兼爱"思想并没有在战国时代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兼爱"思想作为一种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客观现实;"兼爱"思想忽视社会主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幻想跨越阶级之间的利益差别而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道德调和;"兼爱"思想具有明显的"圣人立言"、"圣人代言"的特征。这种道德建设模式,由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而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4.
每个市场经济行为主体都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我们有什么权利对他们提出道德要求?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道德建设所需的道德环境,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建立道德赏罚机制和健全社会道德监督机制,加紧完善市场经济,才是道德重建的正道。  相似文献   

5.
两宋时期,面对民间社会生活中道德秩序的混乱局面,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通过让普通民众践行家礼等外在的礼仪制度来培养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及规范其外在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社会道德秩序的稳定。为此,司马光、朱熹等儒家学者积极编写和推行适合民间社会施行的《居家杂仪》《家礼》等礼教书籍,将以往只适用于贵族社会的儒家礼仪规范深入到民间社会,成为指导民众生活习俗的重要礼仪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7.
潘文良 《科技资讯》2012,(28):213-213
借鉴卡罗尔的"总体社会责任"模型,可以把科学家社会责任分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两个层次,进而可以把"科学家社会责任"定义为:科学家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它要求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南侗《劝世歌》和北侗《劝和歌》是侗族民歌中的特产,反映侗族人民的世界观、道德观、法律观、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它的广泛传唱对侗族人民的道德内化和法律内化,促进侗族地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增进侗族人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侗族人民族道德法律"内化控制"民间口头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9.
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或者说是人们埘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根据一定的荣辱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一种相应的或荣或辱的思想感受、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整合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整合唱团指社会对不同道德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理念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统一、开放、内洽的道德的过程。它既是对道德的整合,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追求。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整合成为多元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它的实现来看,道德整合应以社会化环境系统为“母体”,以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社会基本制度系统为支撑,以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为依托。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分析了诚信危机的根源 ,并提出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之本 ,以及如何加强诚信建设 ,共筑诚信长城  相似文献   

12.
德与法是治国之二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德与法两者之中,中国古代首先强调以德治官,认为这是治本之举,即所谓“礼禁未然之前,法禁已然之后”和“为政以德”、“为政在人”。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充分发挥道德在治官方面对于依法治吏的互补作用,大力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官德,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道德。  相似文献   

13.
关于法治和德治的争论在东方和西方产生了相似的激烈争论。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约 30 0 0年并将继续。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道德是法治的环境。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法治和德治都不可或缺 ,不可丢弃。要建设一个文明、民主和强大的中国 ,依法治国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现代法治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社会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其目的在于保护民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区分两种法制的不同,才能澄清思想混乱,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真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现代法治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社会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其目的在于保护民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区分两种法制的不同,才能澄清思想混乱,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真意。  相似文献   

16.
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与尧、舜、禹并列被后人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的历史人物,也被后人尊为我国“司法鼻祖”、“德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梳理和分析了皋陶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17.
德治与法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社会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指出法治和德治作为治国方略中的二个子系统,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德治能够有效降低法治的成本,二者优势互补,具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时要注意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妥善谨慎地处理道德法律化问题,使法律的正义、秩序、人权等价值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9.
卮言考释     
历来对卮言的解释众说纷纭,原因在于尚未把握住卮言的本质.卮言就是德言,从本质上说是无心之言;为了体现这一本质而采取了悖论之言的手段;悖论之言从内容上说是中正之言,是无可无不可的圆言;从形式上说是日新之言,从形式的结构上说是支离无首尾之言;从读者接受的角度上说,不善读者以之为荒唐谬悠之言,善读者以之为有味之言.《庄子》之所以把这种言说方式命名为卮言,是因为卮是圆而中空的酒器,这和悖论之言恰形成了隐喻关系.就悖论之言的本质而言,是无心,亦即虚(中空).就悖论之言的内容而言,是中正、无可无不可的圆言;就悖论之言的形式而言,是日新、支离无首尾的圆言。  相似文献   

20.
将适当的道德法律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推进道德法律化应当在立法环节中弘扬社会主义法的时代精神,加大道德法律化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强化道德法律化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