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求闻达、唯求真知的一生——美国物理学家吉布斯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39年2月11日,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生于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城(New Haven,Connecticut),1903年4月28日在这个城市逝世,享年64岁。吉布斯的祖先大约在1658年从英格兰迁居波士顿,吉布斯家学渊源,他的母亲是一位博士的女儿。  相似文献   

2.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克里斯蒂安·N·沃尔哈德(ChristianeN.Volhard)和埃里克·F·维斯查斯(EricF.Wieschaus)解决了生命之谜的一个核心问题:受精卵中的基因如何指导胚胎的形成。由于这项工作,沃尔哈德博士、维斯查斯博士和爱德华·L·刘易斯(EdwardB.Lewis)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自此,沃尔哈德也仅仅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第10位女性。今年63岁的沃尔哈德目前管理着位于德国蒂宾根市的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业余时间她致力于提高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她拿出个人积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女科学家奖的10万美元奖金设立了“克里斯蒂安·N·沃尔哈德基金”,为青年女科学家提供照看孩子和家政服务。沃尔哈德博士6月在纽约就其新书《孕育新生:基因如何引导发育》的出版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雷福斯(ClaudiaDreifus)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罗赛琳·雅罗(Rosalyn S.Yalow)是由于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简写RIA)而获奖的。罗赛琳·雅罗生于美国纽约。在纽约市亨特学院得学士学位后,进伊利诺斯大学攻读物理学,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斯和物理学家雅罗结婚,夫妇同回纽约。罗赛琳任职于退役军人医院的同位素室,和医学博士梭罗门·柏森(Solomon Berson,  相似文献   

5.
帮助启动并监督过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多项最受欢迎的科学计划的卫星通信技术先驱者伯顿I·埃德尔森 (BurtonI.Edelson)博士于今年 1月 6日因心脏病发作在纽约逝世 ,享年 75岁。1982年 ,罗纳德·里根总统任命埃德尔森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副局长 ,负责航天科学及其应用。在该岗位上 ,埃德尔森博士在多项计划———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火星探索计划———的启动和指挥中扮演了主心骨的角色。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应用空间研究所副所长尼尔·赫尔姆说 :“他来到NASA时 ,航天科学预算很低。但他努力使预算有了较大的增加 ,…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理学尼尔斯·耶恩博士(72岁)出生于英国伦敦。瑞士巴塞尔免疫研究所顾同。其免疫理论为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基础,成为目前的最高权威。乔治·克勒博士(38岁)出生于联邦德国。塞沙·米尔斯坦博士(57岁)出生于阿根廷。瑞士巴塞尔研究所成员。以上两氏于1975年使癌细胞与抗体产生细胞融合,进一步开发了制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使之成为诊断与治疗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正高锟博士因对光纤通信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对此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誉为"光纤之父"。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高锟(Charles Kuen Kao)完善了光纤通信,业界认为这一科技上的进步为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高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9月23日,高锟博士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高锟基金会在香港宣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底纽约历史学会的"硅之城"展览展现了纽约市计算机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是IEEE Spectrum高级编辑斯蒂芬·卡斯(Stephen Cass)的报道。为什么在纽约的办公楼里敲打出这些字?因为IEEE Spectrum期刊社就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全球总部。1963年两个较早时期的组织合并组成了IEEE,这一条就写入协会的成立章程:总  相似文献   

9.
“我盼望在本世纪结束时癌症也同时消失。”(纽约凯特林治癌中心主任L·托马斯博士语)“我们将在两年内知道我们是否能在本世纪末把癌症的死亡率降为零,尽管目前的死亡率仍达40%。”(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院长德维他博士语)“我预计在八十年代结束时就会产生一种对付所有癌症的疗救办法”(总统治癌委员会主席A·海默博士语)。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无法抗拒:科技"毒瘾"的兴起与那些让我们成瘾的行业》这本新书中,社会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敲响了警钟:小孩、青少年、成年人……许多人对现代电子产品使用成瘾,这并非形象比喻,而是真的上瘾了。36岁的奥尔特博士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心理学及市场营销学。就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雷福斯(Claudia Dreifus)与奥尔特博士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享有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也叫沟吕木-赫克反应)之父之誉的有机化学家、美国特拉华大学名誉退休威利斯·哈林顿化学教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分享者理查德·弗雷德里克·赫克(Richard Frederick Heck)博士因病于2015年10月9日在他的住地菲律宾马尼拉去世,终年84岁。赫克博士与美国珀杜大学的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博士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铃木章博士一起,因  相似文献   

12.
确定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和功能的生物高聚物是以由若干密码子组合而成的长链形式存在的。1964年布鲁斯·梅里菲尔德(Bruce Merrifield)提出把生物高聚物连接到一种固态基质上,从而开创了这种生化物质合成的新天地。梅里菲尔德,1921年生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于1949年获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66起一直是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生化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36岁的拉杰·旁遮比(Raj Panjabi)博士是"余迈健康"的共同发起者与执行董事,是为利比里亚偏远地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慈善家。2017年上半年,就职于哈佛医学院的旁遮比博士获得了授予社会企业家的斯科尔奖和TED大奖,奖金分别高达125万和100万美元。而旁遮比教授目前正计划将这些奖金用于资助利比里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区健康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获得者、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刘惠春博士,因摔倒伤及脑部医治无效,于2013年10月23日在上海仁济医院不幸英年早逝(他生命的最后九天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终年53岁。刘惠春于1960年3月26日出生在山西太原,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同年,通过层层选拔,他以全国前二十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大学应用物理专刘惠春博士  相似文献   

15.
约翰·厄特尔·奥利弗(John Ertle"Jack"Oliver)博士,又名杰克·奥利弗(Jack Okiv-er),一位扎根于拉蒙特-多尔蒂地球天文台的地球物理学家,今年1月5日在位于纽约州伊萨卡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地震学经典范本奥利弗于1923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马西隆市,依靠一项足球奖学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  相似文献   

16.
杨慧敏 《世界科学》2004,(11):43-44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6日宣布,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有关蛋白质死亡机制的研究工作。 这三位得主分别是现年57岁的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博士和67岁的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博士,两人均为以色列工学院的生化教授;以及78岁的欧文·罗斯(IrwinRose),目前任职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他们将分享130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7.
<正>凯利·穆利斯是美国著名化学家,因发明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此也被称为PCR之父。2019年8月7日,PCR技术的发明人,凯利·穆利斯(Kary B.Mullis)因罹患肺炎而去世,享年74岁。穆利斯于1944年12月28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时候的穆利斯就对科学充满兴趣,尤其是火箭、太空探索等。17岁那年,小穆利斯做出了他人生中的  相似文献   

18.
沈致远 《科学》2013,65(2):1-2
正2012年12月23日《纽约时报周刊》刊登了恩伯尔(D.Engber)的文章,题为《科学家对自身癌症的最后搏斗可能挽救我们》。故事感人至深,特此摘要介绍以飨读者。2011年10月3日凌晨,斯坦曼(Ralph Steinman)博士的妻子起身到厨房喝水,发现一则刚收到的电子邮件:"亲爱的斯坦曼博士:好消息!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决定授予你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确实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家中,现年84岁的阿诺·莫图尔斯基(Arno Motulsky)有"药物基因组学之父"之称.1957年,莫图尔斯基博士(当时他是华盛顿大学的医生兼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报道了两个药物与某些人类基因产生的酶有负的相互作用,他同时也很想知道这种现象是否在其他药物中也存在.结果,这一问题引发了一场学术革命(莫图尔斯基是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长大,二战时离开了欧洲来到美国).不久前,<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福斯(Claudia Dreifus)就莫图尔斯基的童年经历以及84岁高龄仍坚守在实验室一线等话题采访了他,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她逃离了纳粹迫害,却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融入学术界?1939年,46岁的希尔达·盖林格(Hilda Geiringer)带着女儿玛格达(Magda)从维也纳抵达纽约时,她一定感到松了口气。盖林格这位出色的女数学家是一名犹太人。之前整整6年,她在欧洲躲避纳粹的威胁,期间逗留过土耳其、里斯本,也差点被纳粹集中营拘留,来到美国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