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大雪兰种子的快速萌发,筛选能有效促进大雪兰(Cymbidium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种子共生萌发的菌根真菌,在兰-菌共生培养条件下,开展了共生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菌株重分离、三维菌丝网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TTC种子活力等方面的测定.经研究表明:经过150 d兰-菌共生培养,2种春兰和墨兰根部的菌根真菌CLB111、MLX102均对大雪兰种子共生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萌发率与对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经共生培养后从种子中重分离获得原接种菌株;共生萌发种子经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大量菌丝侵入并在胚细胞中形成三维菌丝网,胚开始分化,种子表现出明显的活性;而对照组种子经重分离未获得原接种菌株、未发现菌丝侵入种子,且种子活力极低.由此,筛选出促进大雪兰种子萌发的有效菌株为CLB111、MLX102.大雪兰成株的菌根真菌与其种子共生萌发的菌根真菌是一致的,这与天麻不同;同时,能有效促进大雪兰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有2种.试验表明,大雪兰的菌根真菌与促进种子共生萌发的菌根真菌不是绝对专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菌株对同一种大雪兰种子有明显的促进萌发作用.对于不同的生态条件下是否存在有差异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活性内生真菌ZPRa-R-1对宿主DNA遗传性状是否存在影响,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二者互作15d的大花红景天DNA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2条ISSR引物对ZPRa-R-1接种的红景天进行扩增,可扩增出9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2条,其百分比为87.23%。每条引物平均扩增7.83条带,扩增片段长度在100~8 000bp之间;菌苗互作15d与对照组的Nei’s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123 3~1.285 2和0.276 6~0.884 0;真菌接种的大花红景天、无菌组培苗和真菌ZPRs-R-11之间的基因流Nm=0.138 8,小于1;聚类分析得到三个遗传性状分支,第Ⅰ大类包括对照组无菌大花红景天及真菌与组培苗共培养1~10d的样品;第Ⅱ大类为真菌与组培苗共培养11~15d的样品;第Ⅲ大类为对照组ZPRa-R-1真菌;在接种的15d内,共生时间越长,二者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越大,表明活性内生真菌ZPRa-R-1能够引起宿主红景天遗传性状改变。  相似文献   

3.
巴郎山杓兰(Cypripedium palangshanense)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属于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研究其遗传多样性,采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卧龙和王朗自然保护区巴郎山杓兰的2个野生居群6个试验点的9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2条引物,在物种水平上,共检测到131个位点,多态位点条带百分率(PPL)为100%,观测等位基因(Na)为2.0000,有效等位基因(Ne)为1.502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141,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856,巴郎山杓兰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居群水平上,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王朗居群,其中,Na的变化范围为1.4504~1.9160;Ne的变化范围为1.2446~1.4336;H在0.1464~0.2679之间;I在0.2231~0.4153之间;PPL的变化范围为45.04%~91.60%.巴郎山杓兰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863,遗传结构和AMOVA分析均表明巴郎山杓兰居群间出现了遗传分化.Mantel检验表明巴郎山杓兰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3830,P<0.0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卧龙居群和王朗居群各聚为一支.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观测等位基因(Na)、多态位点数(Np)、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与速效钾含量(AK)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与海拔(Alt)呈显著正相关;其余环境因子与遗传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CDDP分子标记适用于巴郎山杓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且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人参多越冬芽发育形成多茎的生理机制,采用HPLC-MS/MS法对两种类型人参植株在越冬芽发育过程中根茎部位主要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种激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越冬芽发育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多越冬芽发育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茎中低浓度生长素、高浓度细胞分裂素有利于多越冬芽发育;越冬芽发育时活性细胞分裂素是以核苷分子形式存在的tZR、cZR、iPR;赤霉素间接参与越冬芽发育过程,脱落酸拮抗细胞分裂素,对越冬芽发育起抑制作用.根茎中高CKs/IAA值和低浓度赤霉素有利于多越冬芽发育形成多茎.  相似文献   

5.
对莲瓣兰的菌根结构和真菌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达到保护莲瓣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莲瓣兰的目的。采用徒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的基本结构,并对莲瓣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莲瓣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被侵入,通过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三次分离,共得到196个菌株,这些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和子囊菌,共计29属,其中色串孢属(Torula)占30,10%,花顶孢属(Idriella)占11.22%,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6.
杨树不同器官蛋白质和3种氮代谢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树无性系797杨(Populus deltoides×P.euramericana)1年生苗为材料,对不同器官蛋白质含量与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酶等3种氮代谢关键酶的动态变化与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器官(木质部、皮层、根部)蛋白质含量在芽萌发期间(4月中旬)最低,木质部和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贮藏蛋白质的主要贮存场所,根部相对较低。叶片和根部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在9月初和10月中旬达到最大,落叶前后明显下降。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5月中旬和10月中旬有两次高峰,与蛋白质变化趋势一致,而根部在芽萌发期间达到最大,与蛋白质变化趋势相反,两部位GS活性落叶前后明显下降。根部蛋白酶在春季芽萌发期间随着贮藏蛋白质的降解其活性逐渐上升,落叶前后,亦呈上升趋势,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丹 《大自然》2021,(4):8-13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座植物宝库,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孕育了多种植物精灵,其中大花杓兰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但它的境况比大熊猫还要危险.  相似文献   

8.
为找出发根农杆菌诱导的决明毛状根与其无菌实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差异,采用体视显微观察、石蜡切片,番红-固绿染色及多糖-高碘酸-席夫反应染色,显微观察比较决明毛状根与实生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及淀粉粒分布.结果发现,决明毛状根粗细均匀,根尖较实生根粗壮,有较多根毛;毛状根较小的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排列紧密而不规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凯氏带不明显;毛状根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而实生根为四原型;毛状根形成层细胞较实生根细胞小、排列紧密、层数多;毛状根根冠几乎没有淀粉粒,而实生根有较多淀粉粒.这些结果表明,决明毛状根与实生根在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选用模式植物玉米为研究材料,初步评估了金纳米簇在植物中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金纳米簇对玉米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50~400mg/L的金纳米簇能够促进发芽期间玉米幼苗根和芽的生长.通过切片观察了金纳米簇在玉米幼苗细胞和组织中的吸收情况,发现金纳米簇能够进入玉米根尖脱落细胞以及根部皮层细胞.另外,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金纳米簇在玉米幼苗中的吸收量,证实了金纳米簇未从玉米根部向地上运输.  相似文献   

10.
芨芨草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渍环境下芨芨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芨芨草在形态结构上有如下特征:根系发达,外皮层明显,为5-7层扁平且极不规则的细胞,近内皮层处有几层小型的、排列非常整齐的细胞,形成环内皮层带。发育后期,3、4层外皮层细胞壁加厚变为厚壁细胞,环内皮层带的细胞也变为厚壁细胞,属多原型根;茎中表皮下由20-30层排列紧密、形状较小的纤维细胞组成发达的机械组织,维管束3或4轮,中央为发达的髓;叶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增厚,上表皮有发达的表皮毛,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分化为引长的栅栏组织状,维管束鞘2层,具典型C3植物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