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相互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历来是两岸四地研究区际法律冲突、区际司法协助的学者们关注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为解决中国目前两岸四地的区际仲裁裁决司法协助,内地和港澳地区签订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两个"安排"之后,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差异更是引发学者们讨论的兴趣。安排中各地区对管辖法院、区际裁决的认定、公共秩序的适用等问题尚存差异,从两岸四地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实践看,其问题逐渐显露。这些问题在实现统一区际司法协助立法中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仲裁是海峡两岸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解决方式,但两岸关于相互认可与执行仲裁裁决的司法互助存在着一定障碍与困难。文章通过对两岸关于相互认可与执行仲裁裁决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两岸在仲裁事项、拒绝认可执行的理由、提出认可申请的时限、仲裁裁决的既判力等问题存在的差异和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岸在单边及双边立法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事项的不断扩大。但同时争议事项的可否仲裁问题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所涉及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如果仲裁协议项下的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各国均可以此为由,认定仲裁协议无效或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的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4.
作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仲裁在解决民商事纠纷方面往往比诉讼更加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用仲裁的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仲裁机构享有裁判民商事纠纷的权利,有效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遵从已生效的仲裁裁决。有权力有必须有制约,否则权力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恣意横行,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从权力监督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有仲裁监督体制以及仲裁监督的范围进行研究,力求进一步完善仲裁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法相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对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文章根据调查,吸收审判程序和听证程序的合理成分,结合司法实践,设计了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听证程序,以期对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法完善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6.
既存于世的法系,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个法系的既判力理论各有差别。学界一般肯定仲裁裁决的既判力,但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既判力理论模式的本质差异,盲目引入既判力理论可能会产生更多问题。"事实出发型"和"规范出发型"两种诉讼思维模式也存在于仲裁制度当中,并影响着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关系,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严格适用法律和正当的程序保障是既判力正当化的依据。鉴于仲裁本身的性质特点,在我国应不适合赋予仲裁裁决以既判力。  相似文献   

7.
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基石,有效的仲裁协议无论是对当事人、仲裁庭、法院,还是对仲裁裁决均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仲裁立法在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上却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对此,我们应当坚持尊重当事人仲裁意思和遵循仲裁管辖权优先的原则,科学构建一个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庭、人民法院组成的三方认定机制,以完善我国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8.
司法干预仲裁,这与制度设计中法院在仲裁程序中的角色定位之微疵有关。现行制度在法院对仲裁保全和仲裁裁决的撤销和执行程序中的作用多有不适,仲裁保全裁定权应由仲裁庭行使,法院只进行“程序性支持”;仲裁裁决的撤销和执行则应借鉴涉外仲裁的有关作法。  相似文献   

9.
缺席裁决是仲裁裁决一种,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仲裁裁决的做出过程中,出现了一方当事人缺席的情形,所以对"正当程序"就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从缺席裁决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两个缺席裁决的具体案例,从而对仲裁裁决有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我国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有关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的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进行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原因和特定的社会背景,我国没有对临时仲裁的效力予以规定,只有仲裁地不在我国境内或适用外国法审查协议效力的临时仲裁可能被法院认可。从避免我国当事人遭遇不公、排斥理由已不复存在及经济效率性角度来说,立法应当尽快确认临时仲裁之效力。此外,完善立法并不只需删除仲裁机构之强制规定,更要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进行全面整合及制定相应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2.
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基础,没有仲裁协议就没有仲裁,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涉及到仲裁协议的有效和无效问题,直接影响到仲裁程序能否进行下去,基于此,有必要对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外国相关仲裁立法,完善我国的仲裁立法。  相似文献   

13.
《仲裁法》中树立了我国仲裁机构应当民间化的旗帜,但是现状却与之相反,仲裁机构逐渐行政化。然而,根据仲裁的私权属性。以及仲裁机构行政化所带来的弊端,我国仲裁机构应当重回民间化道路。也就是说,应当对行政化的仲裁机构进行改革,并加以完善,使其可以沿着民间化的方向走下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着重探讨了人民法院在审理涉仲裁案件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司法文书的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保护和救济单位与个人的合法权益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益救济制度,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尽管中国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6.
自《仲裁法》施行以来,我国的仲裁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我国仲裁机构行政化与仲裁民同性的特征不符,应当恢复仲裁民间性的特征。在明确仲裁机构性质的基础之上,对仲裁机构进行公司化改革,是仲裁机构改革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型水库库容争议的仲裁问题,这种争议反映了水库所在地两省之间利益的冲突.提出了一种基于拟满意法的仲裁方法,该方法可克服构造效用函数的困难,并可推广到类似争议的仲裁.用FORTRAN-77语言编制的软件对一个待建水库争议的仲裁问题,在IBMPC/AT微型机上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诉讼方式与仲裁方式对于解决商事争议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仲裁方式具有一裁终局、不公开审理及在域外可能得到承认和执行的优势;诉讼方式具有收费低、国内执行便利优势。对当事人而言,宜分析纠纷解决的侧重点予以约定。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与相关国家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和相关的国际公约,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认定仲裁协议有效性标准,而由各国法院依据应当适用的法律作出认定。鉴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应当适用管辖特定涉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适用我国法对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作出认定。法院在决定涉外仲裁协议准据法时,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当事人双方在仲裁协议中共同选择的法律,如无此项选择,则应当适用与该仲裁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来认定该协议的有效性。在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上,仲裁地点通常被认为与仲裁协议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仲裁诉讼化的利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际商事仲裁的诉讼化倾向进行了利弊分析,从仲裁的分析性质入手,从契约性第一位,司法性第二位出发,得出仲裁诉讼化不利于仲裁的健康发展.只会沦为诉讼的简单翻版的结论。再以1994年《仲裁法》实施后的仲裁现实为背景,阐述我国仲裁诉讼化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