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光 《科学》2005,57(6):13-16
科学和公众之间历来关系复杂。科学家团体、政府和公众在战争期间、和平期间和社会发生动荡时,对待科学的态度历来不甚一致。科学家和政府为了使科学和技术能够得到顺利发展,一直在努力通过某种传播方式使公众能够支持科学事业,而公众则在自己的社会政治体系和语境内对科学有着不同理解并变换着看法。科学传播模式就形成一门可以研究的学问.也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学者与人文学者讨论的话题.研究科学和公众之间关系的学问也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领域。各国学者越来越发现,科学家和政府最初想通过科学知识灌输的模式使公众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群体和纳税人,使他们成为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但事实表明,事情远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2.
严立 《科学之友》2002,(1):17-18
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百年盛典的2001年12月10日,在中国,100名科学家发表了致公众的公开信,信中说:“……当初杨振宁、李政道是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的,结束了中国人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历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这实在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憾事。”科学家们呼吁青少年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尽早结束这一局面。这里,科学家们所说的“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就是所谓中国本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而科学家们向青少年的呼吁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物理学家或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竟然花大量时间、精力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呢?这里所说的不仅是向《科学美国人》写文章(它是供科学爱好者和其他领域科学家阅读的),也不仅是教本科生入门课程,而是真正尽力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和对一般公众的讲演,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资助主要来自公共基金。由此容易得出片面的原因:科学家要向纳税人解释自己所做的工作。若仅以此来看,便会吃惊地发现更多的科学家并不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说,存在着大量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洞到核竞赛和艾滋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科学。科学的结果导致其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和恶化,同时很显然,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不可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们的真正危险在于构造了一个基本上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社会,而几乎没有人懂科学和技术。这就是“治病”的“良方”(例如,在国会535名议员中,大科学家出身的人屈指可数)。但这里我想要讨论的是普及科学的其他原因,这种科学普及工作是科学家职业日程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赵君亮 《科学》2006,58(1):19-23
由于有着与众不同的奇特外形,彗星自古以来吸引着天文学家和公众的注意。从古人对彗星的极度恐惧.到300多年前天文学家正确认识彗星的本质,直至2005年人类用空间探测器首次对彗星主动实施撞击,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时光,其间许多科学家,甚至天文爱好者和普通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和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知识就是力量》2005,(5):80-80
在通常常见的科普图书类型中.或者是介绍科学知识,或者是介绍科学家,或者是介绍科学思想.或者是介绍科学与文化、社会等的关系。但是,即使在专门介绍科学家的传记类著作中,除了科学家一般的生平、经历和科学工作之外,如果涉及他(她)们的个人生活的话,有关爱情的部分也不会很长。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性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客观描写和反映。科学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侯,她所研究对象总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宇宙,总是这个宇宙赖依表现的各种运动规律。因此,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她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其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自然科学的非阶级性和超民族性成了科学国际性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国际性品格,使得科学家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同行,都能用同一种  相似文献   

7.
原春琳 《科学之友》2004,(10):34-36
时下,在一些学术网站的论坛上,一场关于中国有无必要进行“大科学”项目的论争“烽火”经久不息。这场“烽火”是由11名华人生物科学家点燃的。他们在致中国政府高层的一封信中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呼吁受到一些海内外科学家的热烈响应。但一些科学家也对此作出回应:我们做“大科学”项目是希望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唇枪舌战中,海内外科学家企盼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可见,这场争论,也许没有最终答案,但可以预见,它必将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开始巡山问法,提炼丹药,为的就是长生不老,返老还童。曾经,我们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天真地以为“返老还童”不过是无稽之谈,十分荒谬。然而如今,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被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采用不同的办法,让细胞“再次年青”,并因此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许,人类离“返老还童”真的不远了!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人与科学和自然的呼唤 ——简介《科学随笔经典》丛书 《科学随笔经典》丛书是一部中外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撰写的图文并茂的随笔文萃,全书反映了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历程。除科学知识外,还包含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  相似文献   

10.
让公众理解科学是学术机构及科学组织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不仅已经成为努力加强科学家与大众对话的领导者之一 ,而且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美国科学促进会成立于 1 84 8年 ,它既是一个科学与工程学会的联盟 ,又是一个吸收个人成员的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有近3 0 0个分支机构和超过 1 4 3万名会员 ,是世界上最大的普及科学的组织 ,其目标之一是“提高公众理解和正确评价科学方法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前景的能力。”或许《科学》这本出版物是使美国科学促进会出名的最重要的原因 ,《科学》是一…  相似文献   

11.
传播科学知识,功德无量──《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3月2日,《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出席座谈会的科学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沈允钢、匡定波、嵇汝运、戴立信.中青年科学家洪国藩、赵寿元、陈元光、卫志明、朱世豹、...  相似文献   

12.
当科学受到来自多方的攻击之时,我们必须明白科学本身是正确无误的,而研究科学的人类易犯错误。我们知道,在艺术、法律和宗教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功,能够经久不衰、世代相传。然而没有哪个领域能象科学那样,给我们提供进一步了解自然的机会。为了说服公众支持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以取得关于我们自身和我们周围世界的更加合理、有效的解释,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分科学本来的独特性和作为其研究者的人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炒作     
如果原创研究或前沿研究被曲解成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其研究就会有哗众取宠之嫌.结果可能会导致公众对科学家现在的工作产生怀疑,甚至还会影响之前的研究成果,因为公众由于感到被欺骗而对科学的信念大打折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关注不久前《科学》杂志披露的一件典型案例。在这个案例中,  相似文献   

14.
编者     
正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狗年伊始,先给大家拜年了!《大自然探索》自2000年改版以来,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18年来,我们始终秉承"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力求把体现新、奇、特的科普文章奉献给读者朋友。18年来,我们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鼓励和支持,常常收到读者朋友热情洋溢的来信(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写信邮寄到本刊编辑部)。这些来信,让我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本人复杂的微观世界与科学知识坚实的宏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领域中的社会结构。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项进取活动,当科学向世界展现的时候,人的属性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无论是公众还是世界最杰出的生物学家,几乎都已形成一个共识:人类的进化已经结束.自然选择已经与人类没有什么关系了。有科学家指出,自从5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以来,就一直再没有发生生物学上的变化了。这一理论根深蒂同,事实上已被奉为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都具有质量。然而。这个我们所熟知的现象却一度困扰着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物质为何具有质量。这个谜底在1964年被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等人揭开了,他们认为有一种玻色子赋予了其他基本粒子以惯性.从而让物质具有了质量。他们也因此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1999年世界十大科学成果依次是:1.美同科学家发现,取向人胚胎或骨髓的手缈胞可用于培育不同的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这有望成为移植器官的新来源。2.科学家完成了对3种微生物基因序列的测定,并测出了三分之一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其中包括完全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3.科学家将费米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从而使原子呈现出波而不是单个粒子的性质。4.科学家绘制出了第一张核糖体结构图c5.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的太阳系外行星,使得人类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总数达到约30颗,并有科学家声称首次探测…  相似文献   

19.
极地科学探险历来就充满着艰辛和危险,而且更不是每一次科学探索都能满载而归。本文记述的就是一次“夭折”的科考经历。但是,从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百折不挠、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也许这才是最为宝贵的。  相似文献   

20.
樊洪业 《科学》2005,57(5):40-43
1947年:1月《科学》29卷1期为“原子能专号”。5月10日理事会开会议决:同意杨惟义辞去生物研究所所长职,由秉志着手恢复该所工作;利用中国科学促进会拨款,由方子卫负责主持在明复图书馆顶层筹建本社的射电实验所,向公众做科普演示和展览。5月恢复科学通俗演讲,首由杨肇燎演讲《科学发展之回顾与前瞻》,6月由曹惠群演讲《原子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