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土豆片为原料,研究了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以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及装载量为三因素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符合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特性的模型为Page模型.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干燥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证明用Page模型描述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已开发的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设备研究基础上对其中的热泵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干燥实验系统热泵供风温度以及供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发现增大蒸发器回路风量与降低冷凝器出口风温可以显著改善热泵性能.依此拟定了热泵改进方案,预测了改进后热泵的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相应干燥系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热泵供热系数可达到3.856,干燥费用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流化床干燥理论,采用热风循环充分的电热烘箱作为干燥器,对小麦进行了一系列的薄层干燥实验研究,模拟小麦流态化干燥过程,总结出适用于流化床小麦干燥时间预测的经验回归公式.开发了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实验系统,并将小麦干燥的经验回归公式应用于此实验台的干燥实验过程.结果表明,小麦干燥经验回归式可用于预测小麦在流态化条件下的干燥时间,所开发的热泵流化床谷物干燥装置经济性合理,有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热泵干燥时间过长、微波干燥成品品质差的问题,研究了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对刺参干燥特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具有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转换点含水率的多种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方式,并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刺参的含水率、干燥速率、收缩率、复水率、外观、组织形态、气味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呈现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微波干燥阶段最大干燥速率远高于热泵干燥,分段薄层干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刺参的干燥特性.在干制品性能方面,相同干燥温度下,纯热泵干燥成品的复水率小于联合干燥,但收缩率大于联合干燥.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干制品的复水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收缩率逐渐增加.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转入微波干燥的时间点需综合干燥时间和成品性能来综合确定,对应40℃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为197%时,干燥成品品质最好,干燥时间也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刺参联合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蒸发器常闭式热泵干燥技术,以海带结为物料,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设定干燥温度(35,40,45,50℃)和装载密度(8.29,32.29,42.71 kg·m~(-3))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及水分比变化规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其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5~50℃时,随着设定干燥温度的提高,单位除湿能耗比先增加后减少,而干燥时间先减少后增加;装载密度为8.29~42.71 kg·m~(-3)时,装载密度越大,干燥时间越长,单位除湿能耗比越大;在试验条件范围内,设定干燥温度为45℃、装载密度为32.29 kg·m~(-3),是海带结最佳干燥工艺参数,此时单位除湿能耗比为1.625 kg·(kW·h)~(-1),干燥时间为260 min,Page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用其预测海带结热泵干燥特性及水分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采用萝卜为原料进行了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实验研究.以热泵干燥的送风温度、转换点含水率和热风干燥的送风温度为影响因素,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安排,对实验结果了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最优方案,同时得出了影响干燥结果因素的主次以及因素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茶油质量极其重要.为了优化干燥工艺,降低干燥能耗,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采用热风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堆积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40、55、70℃下,油茶籽干燥至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20、15、13 h;堆积密度为322、354、430、442 kg/m3时,对应的干燥时间约为15、20、22、25 h.常用的3种指数干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所得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及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西芹的干燥过程,考察了实验的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干燥温度、风量、形状、装载量等不同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芹干燥具有典型的物料干燥升温、等速、降速三个阶段,提高干燥温度与风量,对强化干燥过程有利。较好的干燥工艺条件是:西芹薄片在90℃热水中烫漂3 min,干燥风温80℃、风量0.021 m3/s(1.34 m/s),物料为薄而双层。干燥方程符合Page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闭式热泵干衣机干衣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除湿能耗比SPC、单位时间除湿量MER、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等指标考察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泵系统的COP值在低负载时随着衣物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在含水率为45%时达到最大值;热泵干燥系统的SMER值在低负载时随着衣物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较高负载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数值;热泵系统和热泵干燥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热泵系统的COP值与热泵干燥系统的SMER值不能同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油茶籽热风干燥特性及其数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油茶质量极其重要且能耗最多,为了优化干燥工艺,研究了3种干燥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采用热风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堆积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40、55、70 ℃下,油茶籽干燥至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20、15、13 h,堆积密度为322、354、430、442 kg/m3时,对应的干燥时间约15、20、22、25 h。常用的3种指数干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 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籽热风干燥过程,所得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及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的方法,对试材大红皮萝卜进行了脱水干燥实验研究.通过对试材质量、送风温度、送风风速和萝卜丁尺寸等单因素变化实验,得出了各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分别以SMER(单位能耗除湿量)和产品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对试材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优化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切片方式对丹参干燥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现代常用的40℃热风干燥与传统常温晾晒干燥,比较不同切片方式(圆切和45°斜切)、切片厚度(2、4、6 mm)丹参的干燥失水过程。结果显示不同切片方式的丹参在干燥过程中主要为降速阶段,干燥速率随着干基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切片厚度越大,干燥速率越低,干燥时间越长。Page模型为丹参干燥拟合最好的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切片方式下丹参的干燥过程。该研究对丹参趁鲜切制干燥等加工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择加热板温度为45 ℃、真空度为008 MPa、料层厚度为7 mm和料液质量分数为20 %的栀子黄色素干燥试验数据作为实测样本,基于Matlab软件,对传统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求解,确定各模型的干燥常数,建立栀子黄色素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天然栀子黄色素原液低温真空干燥制粉的动力学过程。在常用的8种经验、半经验薄层干燥数学模型中,Page模型对栀子黄色素低温真空干燥过程的拟合效果最佳,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和预测干燥过程中栀子黄色素原液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鲜香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热风干燥时间、微波功率、热风干燥温度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稳健试验研究确定了微波膨化香菇的最佳工艺条件:热风干燥时间1.5 h,微波功率480 W,热风干燥温度65℃。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香菇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共晶点和共熔点。以JDG-0.2新型冻干机为基础,对香菇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确定物料厚度、预冻速率、干燥仓压力和加热板温度为影响香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分析了各因素对干燥时间的影响大小为:预冻速度〉干燥仓压力〉物料厚度〉加热板温度。最后对工艺参数优化处理,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干燥仓压力61.8Pa,加热板温度61.7℃,预冻速度2.58℃/min,物料厚度6.78mm。冻干时间7.27h。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京东板栗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失水规律。结果表明:板栗烘干、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的失水特性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过程,干燥过程属于内部扩散控制。烘干和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为Page方程;真空干燥为单项扩散模型。不同切片厚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对干燥速率的大小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新鲜怀山药的干燥模型,通过分析3种经验薄层干燥模型得出:Page薄层干燥模型较单项扩散模型和指数模型更适合表达怀山药的干燥规律,并确定出基于Page薄层干燥模型的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模型系数,方差分析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骨粉的制备是骨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它是以骨为原料,通过清洗、脱脂、酶解、干燥、超微粉碎等工序制成,其中干燥是骨粉制备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本文以含水率、干燥速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温度、重量、酶解对牛肋骨骨粉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比较3种经典的经验、半经验数学模型,拟合骨粉干燥动力学模型,为骨粉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设计提供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骨粉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模型。  相似文献   

19.
干燥不均匀性研究对于热泵干燥装置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白菜种子热泵干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干燥空气从干燥托盘左上角流入右上角流出、中间上部流入下部流出、左上角流入右下角流出、左侧流入右侧流出等4种流动方式对热泵干燥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空气中间上部流入下部流出方式的干燥速率较低,干燥后种子的不均匀性最明显,而干燥空气左上角流入右下角流出方式的干燥速率较高,干燥后种子的均匀性最好,在热泵干燥装置设计中应优先采用该种流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香菇为原料,采用低温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法制作生食香菇样品,研究干燥后香菇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和生理活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中除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法制得的样品外,采用冷冻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中膳食纤维含量明显低于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法干制的香菇,低温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样品的色度、香菇多糖、酚类化合物及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