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跨膜传递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我们对某些疾病本质的认识。信息跨膜传递是指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信息分子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在信息传递链里引起一系列连  相似文献   

2.
生物大分子间的信息传递是生命的基础。根据分子生物学中的所谓中心法则,信息储存于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中,再按遗传密码传给R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由热力学规律,信息传递过程(DNA复制、m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中必然会有随机性错误产生。但生命物质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许多导致蛋白质失活的错误不会长期存在,因该分子很快会被无错的分子所取代;但有些错误则不然。虽然大分子间的信息传递有固定的方向性,但作为信  相似文献   

3.
一、进化观点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意义进化观点是现代生物学的最基本观点。此点是得到了公认的。但是抽象地认可往往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对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来说,进化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家睿 《科学》2005,57(2):29-30
根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遗传信息在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都是从DNA传递到RNA,然后再从RNA流向蛋白质。显然,RNA是一座“桥梁”,负责D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的流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将基因组DNA上的基因信息“复写”到一种称为mRNA的RNA分子上,然后再将mRNA含有的基因信息“翻译”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5.
胡红雨 《自然杂志》1993,(11):13-18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生物体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的建立和扩充。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分子生物学还处于产生和孕育之中,这被科学史家称为“分子生物学史前时期”。当时学派林立,其中之一就是“信息学派”。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信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早期(五十年代初以前)的生物学思想。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信息学派的生物学家应用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复制过程,以阐明生命遗传物质的本  相似文献   

7.
从“金鱼是鱼”谈语义信息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语言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经典的仙农信息论对这一途径传递的信息无能为力。因此研究语义信息及其有关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细胞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分泌活动是生物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由于分泌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是一个由多种蛋白质分子介导的复杂过程。并在多个环节受到精确调控,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概述分泌的过程、涉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朱治平 《科学通报》1980,25(20):952-952
植物的各种性状随植物的发育而不断展现出来。从分子生物学的观点看,植物的发育过程也就是基因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顺序表达与调节的过程。因而,人们要控制或改造植物的性状也就自然需要了解发育信息调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对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并由此促发了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DNA的遗传信息得以完整地传递到下一代是因为DNA分子自身复制的一种半保留机制。DNA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多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构成的,这两条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当于镜像关系,不管保留哪一半,它都能复制出另一半。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子发射研究海洋甲藻间的细胞通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锦珠 《科学通报》1994,39(20):1904-1904
细胞通讯,或称细胞信息传递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引起了许多生物学家乃至物理学家们的兴趣,因为人们认识到对许多重要的生命现象,例如生长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神经信息加工等的解释,归根到底还要在对细胞通讯的研究中得到解答.近年来,人们对细胞的化学信号传递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是长距离的细胞间的通讯在理论上仍要依赖于物理方式.细胞间的物理信号的通讯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信息的“属性”观点还是“功能”观点中,列宁的反映论都是对信息本质进行哲学分析的方法论基础。在属性观点中,信息是物质系统的客观属性,这一属性不依赖于这一时刻信息是否被其它系统所使用。根据这种观点,在无机界,信息在功能上没有被分化出来,没有得到利用;信息就象映象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相互作用着的客体被动相随的现象而出现的。反映的痕迹在反映的客体中并不带有记忆的功能。在属性观点中信息是系统有序性的量度。信息对被反映客体而言是派生的,被反映客观的有序性和结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转移到反映的系统中。信息的内容是客观世界作用于系统的那些对象和现象的属性与特征(信息与反映的内容同一的观点)。反映概念和信息的差别在于,信息概念强调的更多的是被反映的多样性之有序性、信息过程和物质-能量过程之统一原则,以及在信号的基本“字母表”中对被反映出的作用进行编码。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与生命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  李越中 《自然杂志》1998,20(3):138-140
Internet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信息交流途径,尤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Internet提供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和应用软件.本文列举了一些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Internet服务器的服务内容和地址.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分子进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对综合进化论的发展。生物分子顺序的分析,可以重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密码的发现,证实了所有物种基本的生命机制的统一性。所有物种和个体的遗传和形态发生,都可归诸于基因组的信息。基因组的信息也是自然选择得以作用的唯一信息。核酸遗传信息向蛋白质传递的顺序的不可逆性,证明了“获得性状”是不可能的。分子生物学表明,生命体具有一种结构和机制以保证一模一样地复制自身结构以及复制在这个结构中发生的突变类型。由此可见,生命的特权是保守,进化不是生物的一个规律。有三类与选择进化论格格不入的理论:一是认为物理规律不能说明生命的存在和进化的活力论;二是认为进化不仅是生物的规律,而且是整个宇宙向上渐进的规律的泛灵论;三是以某些热力学家为代表的、主张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进化的必然性的泛灵论。如果接受选择的进化论,必须认为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任何物种以及人类、社会的存在,都是在整个宇宙中只发生一次的事件,是完全不可预言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和数字窄播系统的产生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和文字 ,就开始了不断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从秦始皇利用烽火台传递敌人入侵的信号 ,到西门子公司第一次使用跨海电缆把电文传递到大洋彼岸 ;从古代的帝王君主通过张贴告示颁布法令 ,到现代企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做产品的广告宣传 ,人们早已熟悉了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而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需要交流的信息就越多 ,信息发布的渠道就越广 ,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越快。正因为如此 ,新世纪的世界将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 ,一个海量信息飞速传递和交换的世界。正是由于这样大量的…  相似文献   

16.
曹天钦 《科学通报》1965,10(9):753-753
分子生物学,与其说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毋宁说是生物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在对生命物质运动特殊规律与生物高分子结构和功能两种水平研究之间开始接壤的广阔领域;是用基础学科的技术与观点谋求深入了解生命现象本质的一种态度和趋势;是生物学的一个生长点;是现代化学、物理学和数学向生物学渗透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分子生物学的观点主要是分析。在生物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多进行一些分析是必要的,但停留于此是不够的。事实上,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中综合的过程也随时在进行着。学科的互相渗透串连,意味着科学的成长与  相似文献   

17.
信息这一概念,已越来越被人们采用。但信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从生理、心理学观点看待信息问题?著名心理学家胡寄南老先生为本刊撰写的《论信息是从物理过程到神经过程又到心理过程的转化物》一文,介绍了国际上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物学”这一名称是由W.Weaver在1938年提出来的,而倡导对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的人就更多。本文作者M.Perutz本来从事化学研究,后来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不用密码书写的结晶蛋白质X射线绕射模式的方法。1953年当沃森和克里克确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分子生物学可以说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M.Perutz对整个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作了生动描述,科学家们对此是化了多么大的代价和艰苦劳动啊!通过这篇概述,告诉我们当今任何一门科学的兴起和发展,都必须要有从事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的科学家共同协作,这就是科学发展的综合趋势,生命科学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广播函数B(2~k—2)和B(2~k—1)的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协彬 《科学通报》1991,36(10):791-791
广播是通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过程,在广播中,一个源结点的信息传递给网络中所有别的结点,这个概念在分布系统的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广播是通过在网络的通讯连线上置一系列的呼唤(信息传递)来实现的。本文考虑的广播具有如下的约束条件:(1)每次呼唤仅包括两个结点;(2)每次呼唤需要一个单位时间;(3)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任一个结点至多参与一  相似文献   

20.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3,35(2):153-156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而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进一步阐述了DNA发挥信息载体功能的机制.DNA中的遗传信息需要转换为蛋白质中的结构信息才可实现生物学功能,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即DNA(或RNA)中的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秘密,科学家将"碱基顺序决定氨基酸顺序"这一特性称为遗传密码.20世纪60年代,破译遗传密码成为当时分子生物学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196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尼伦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首先应用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确定了第一个遗传密码,即UUU编码苯丙氨酸[1].1966年,所有64种遗传密码全部破译成功,世界多位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两位科学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除尼伦伯格外,另一位就是美国籍印度裔科学家哈尔·戈宾德·科拉纳(Har Gobind Khoran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