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耦合模式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长周期光纤光栅耦合波长的方法.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验现象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杨日星  欧启标 《科技信息》2013,(3):80-81,96
文中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长周期光纤光栅耦合的谐振波长的漂移和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其耦合的谐振波长既可向长波长处漂移也可向短波长处漂移,这决定于具体光纤的参数(尤其是光纤纤芯和包层的热光系数)和光栅的周期(决定其耦合的模式次数)。  相似文献   

3.
毕卫红  王洋  齐跃峰 《燕山大学学报》2010,34(4):340-343,348
应用多极法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基于包层空气孔为正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布喇格光栅特性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对比研究了常规单模光纤所成光栅与相同光栅周期的光子晶体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谱之间的差异,重点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数变化(间隙孔半径、层数)与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谐振峰变化规律。当光子晶体光纤的间隙孔半径增大时,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出现蓝移;当光子晶体光纤的间隙孔径不变而层数增加时,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4.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原理及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原理和谱特性(传输率、谐振波长漂移、带宽)方面对均匀长周期光纤光栅作较为详细的研究并用MATLAB6.5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与国外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EH包层模及互耦合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波导的模耦合理论以及光纤中传播常数与波长的近似线性关系,研究了基于导模和不同包层模耦合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对一阶低次包层模,透射谱较窄,随着模序增加,透射谱变宽;在某一模序附近,谱宽达到最大;以后随模序增大,谱宽迅速变小,对模序较高的包层模(一阶),相邻的HE和EH包层模的传播常数相差不大,而且导模和它们的耦舍系数接近,因此能够在较近的波段范围内同时和它们产生耦合,从而对谱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包层模互耦合的条件较难满足,即使偶有满足其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利用不同的包层模,可以设计出透射谱很宽或很窄的长周期光纤光栅。  相似文献   

6.
李杰 《厦门科技》2006,(2):59-62
由光栅周期的不同.光纤光栅可分为布喇格光纤光栅(FBG)和长周期光纤光栅(LPG)。FBG的周期约为几百纳米.主要特性是将某一频段的光反射回去.形成以谐振波长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滤波器,LPG的周期通常为几十到几百微米,主要特性是将导波中某频段的光耦合到光纤包层中损耗掉,是一种透射型光纤器件。LPG对于温度、应力、外界折射率等参数的变化都有很高的响应灵敏度,研究表明,LPG对于温度的调协范围约为FBG的7倍.而对于外界折射率变化时的谐振峰中心波长移动量也明显高于布喇格光栅。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机制和光栅特性,基于耦合模理论,对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纤芯导模与包层模间的模式耦合进行了研究,推导出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输率、耦合系数等多个公式;基于Matlab软件编程,研究得到比较可行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谱仿真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  相似文献   

8.
从耦合模理论出发,采用三层介质光纤模型,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纤芯模和包层模的有效折射率,一阶低次包层模的耦合系数随波长以及阶次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低次包层模的最大耦合系数对应的模次随波长增大而减小,不同光纤参数下耦合系数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不同.耦合系数直接影响到光栅透射谱损耗峰峰值,这对长周期光栅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大范围波长调谐与温度补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别采用丙烯酸类聚全物与硅树脂材料实现了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大范围波长调谐与温度补偿。当温度从0-100℃变化时,对于表面涂覆丙烯酸类聚合物的LPFG,波长调谐范围增大至60nm;而对于涂覆硅树脂 LPFG,同样的温度变化波长漂移则被抑制在0.6nm这内。前者提供一种大范围波长调谐带阻滤波器或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的思路;后者可考虑进一步改进后用作温度补偿的滤波器、波分解复用器或应变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长周期光纤光栅包层模场分布及其耦合系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简化的三层模型分析了单模光纤的包层模理论。研究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包层模块分布及其与基模的耦合系数。利用计算机建模,采用Matlab对实用的SMF-28^TM单模光纤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一阶不同次的层包模在沿光纤半径方向的光密度分布情况,及其与纤芯内的基模耦合系数的计算结果。证明了一阶低次奇、偶包层模在光纤纤芯内部的能量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奇次包层模在纤芯内的能量远大于偶次包层模,因而奇次包层模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金属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s)的特性,需要研究金属包层光纤的包层模.根据金属包层光纤的特点,给出了金属包层光纤包层模的本征方程,讨论了这一复本征方程的求解方法,并研究了不同金属包层对包层模传播常数和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低电阻率的金属如金、银等,介电常数的虚部对低阶模的传播常数影响较小,尤其是对HE模影响更小,对铝、镍等影响稍大.金属包层对包层模的损耗,与光波长、包层模序和金属类型有关.介电常数虚部大(绝对值),而且包层模序也大时,损耗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化学传感器检测折射率小于1.4介质时的灵敏度,实现对一氧化氮(NO)气体的高灵敏度检测,采用在常规长周期光纤光栅包层外镀上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的SiO2-WO3薄膜的方法,运用四层阶跃折射率耦合模理论,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谐振波长的光谱特性.当膜厚为最佳值时,谐振波长变化率最大,灵敏度最高.在室温下,用镀有不同膜厚的传感器检测体积分数为2%的NO气体.结果表明,只有镀3层膜的传感器谐振波长红移4.77 nm,灵敏度达3%,元件响应时间10 s,恢复时间20 s,其他膜厚的传感器谐振波长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应力增敏的研究是光纤Bragg光栅传感的重要课题之一.提出了光纤Bragg光栅应力增敏的模型,推导了该模型的等效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得到了应力与中心波长相对偏移量的关系和应力灵敏度系数表达式,表明通过适当选择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和尺寸,就可以提高应力灵敏度系数.用弹性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理论和实验应力灵敏度系数分别是6.64×10-10Pa-1和6.14×10-10Pa-1,各为裸光纤光栅轴向应力灵敏度的57.8和54.8倍.应力灵敏度系数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弹性体组合在一起,研制出了光纤光栅测力环.该装置同时测量构件所受应力和温度,并对结果进行补偿以提高测试精度.光纤光栅测力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桥系杆换索施工的监测,实践表明在一般建筑工程环境下,其测量精度可达到±2%,大大优于其他测量工具.因此,光纤光栅测力环可以实时精确地监测工程结构的温度及应力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光纤光栅温度增敏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热膨胀系数较大的聚合物材料,采用特殊工艺用其对裸光纤光栅进行封装,极大地提高了光纤光栅的温度灵敏度.在20~90℃范围内,聚合物封装光纤光栅的平均灵敏度系数η′=112.447×10-6℃,比裸光纤光栅增加了15.804倍;温度灵敏度为0.176 nm/℃,比裸光纤光栅增加了16倍;反射波长漂移量增加了15.95倍.裸光纤光栅和聚合物封装光纤光栅的温度响应曲线均具有很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 The optimum wavelength of Nd3+-doped double-clad fiber laser or amplifier made in China is near 830 nm. The efficiency of Nd3+-doped double-clad fiber devices pumped by 820-nm laser is low due to ESA.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hot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outer cladding, the material of the outer cladding must be advanced.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外光栅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光纤光栅被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的新动向。阐明了布拉格光栅可以通过位于244nm的二束紫外光(UV-Laser)从光纤侧面对光纤曝光直接被写入光纤的芯中;分析了光纤光栅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光纤光栅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可以将这种布拉格光栅做为频率反射镜;还系统地分析了光纤光栅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放大器、波分复用(WDM)以及光孤子(Soliton)通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多层共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层共振结构,即带尾巴的共振结构,它是由尾巴层和共振层两部分构成.这种共振结构能够在阻抗不匹配的介质间实现声波能量的有效耦合,这种功能是传统的单层共振结构不可能具备的.我们讨论了两类带尾巴的共振结构的特性和解释了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在这种新型的共振结构中,一般而言尾巴层起振幅放大作用,而共振层起频率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