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玉山方言属昊语处衢片,接近南部昊语。玉山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重叠现象存在,这些重叠词是玉山方言词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普通话重叠词进行比较,显示了玉山方言重叠词的各种形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丹江方言中有一些很有特点的多重重叠现象。结合其他方言可以看出,多重重叠不仅具有“调量”功能,而且具有主观“强调”或“夸张”的功能,应该也是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汉中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与普通话相比,汉中方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单音节名词、形容词、量词可以重叠;指示代词用"这"、"兀"、"捺";有一批有方言特色的虚词;在句法上一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余淘自  吴玲 《南昌高专学报》1999,14(4):36-38,42
方言是属于某一地区和特种行业,职业或阶级的一种语言方式.英语方言与规范英语有很大差别.包括黑人方言在内的英语方言,虽然在语音、拼写和语法上不尽相同,却也有不少共性.对这些共性从语法特点上,按名词,代词、形容词等不同词类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顺昌方言口语中保留着大量古语词,既有古方言词,也有古代通用词。追溯这些古语词的来源并对其解释和说明,不仅可以展示顺昌词汇的特点,还可以为方言研究提供一些语料。  相似文献   

6.
泉州方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重叠式,这些重叠形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各有其特征.探讨泉州方言名词、动词及形容词的重叠式,目的是为汉语本体语言研究提供富有特色的方言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构成形式、语音特点、语法功能、表义特征四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分析灵石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式,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构成形式生动多样;语音特点整齐划一;语法功能相对稳定;表义丰富。  相似文献   

8.
从构成形式、语音特点、语法功能、表义特征四个方面入手,用大量的言语实例,分析山西灵石方言的量词重叠式,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语音特点整齐划一;语法功能相对稳定;表义丰富。  相似文献   

9.
扬雄《方言》中记录了15个南岭地区的方言词汇,依据这些方言词汇,结合历史材料,透视汉代南岭地区的方言状况,并由此而探讨它们对研究当代汉语方言尤其是南岭地区土话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安方言中的一些常用词语,有很多是古代口语中遗留下来的。有很明显的古语遗迹,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到古代文化在吉安演变和发展的痕迹,也可看出古代的一些口语的较强的生命力。本文考察了吉安方言中的一些古语遗迹现象。  相似文献   

11.
灵石方言副词有丰富的重叠式,从构成形式、语音特点、语法功能、表义特征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大量的言语实例细致详实的论述,分析灵石方言的副词重叠式,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构成形式丰富多样;语音特点整齐划一;语法功能相对稳定;表义丰富。  相似文献   

12.
亲属称谓是认识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广东茂名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有其区域特征(如有"女甫""奶""爹""翁"等特色词),一致性比较强。总结这一地区方言的亲属称谓特点,对于认识茂名方言文化,对于了解广东三大方言的接触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分为四部分:一、茂名地区方言概说;二、亲属称谓的含义及亲属关系的分类方式;三、茂名地区方言亲属称谓的主要特点;四、亲属称谓反映出的汉语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明代方言地理史料,散见于明代方志、笔记杂著、戏曲论著,主要涉及全国方言地理、局部地区方言地理,以及方言与地理、移民的关系3个方面的内容。论述全国方言地理,已经具有一定的层次观念,涉及区域更加广泛,对南北二分的方言地理格局的认识尤为深入;论述局部地区方言地理,注意揭示地区内部不同方言土语的地理分布,兼及汉语方言的地理扩张;它们的作者还注意到方言和地理、移民的关系,揭示了地理相邻、方言相近的现象,以及两地不相邻、方言却相近的现象及其原因。这些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方言地理,也有助于深入研究历史方言和现代方言。  相似文献   

14.
焦作地区方言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因素而形成隶属晋语的格局,“怀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即是有力的佐证,从中可以看到焦作方言在几百年间的历史流变。  相似文献   

15.
女王的方言     
正与中国相比,英国可谓弹丸之地,人口也不多。不列颠主岛只有约1000千米长、500千米宽。另外,英国的人口仅有约6000万。然而在这个岛上,人们讲的话却千差万别,有着众多的地区方言。虽然同为"英语",但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特殊的发音方式。据最新统计,英国至少有37种截然不同的方言。如果你熟悉这些方言,通过发音的差异能立即分辨出一个人是来自哪里的。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语言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指导方言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甘肃秦安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大量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重要资料。在恩格斯语言思想视域下探析秦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旨在为处理好方言使用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矛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方言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化的振兴有利于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粤语、客家话、壮语是桂东南地区使用最广泛的方言,在语音方面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导致了该地区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向迁移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比较英语和这些方言的语音特征,着重分析这些方言在英语元音音素、辅音音素方面具有普遍性的负向迁移,揭示该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干扰的原因及方式.  相似文献   

18.
赵宧光是关注并研究方言的明代学者之一。文章勾稽了赵宧光的方言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赵宧光研究方言是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自觉,引证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他的方言研究成果具有共时价值,是研究明代后期方言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民俗和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大量的方言现象和民俗事象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就方言与民俗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方有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汇。“因民俗而生成的方言,主要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民俗要素来追溯方言的民俗语源。”方言是民俗的载体,具体到各个地区的方言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体现了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发生和流布具有了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嘉鱼方言口语中颇多古语词,通过文献互证、方言对比和语音的推求,可以考求这些词语的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