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特征和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的兴起为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腐朽思想,对高校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研究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机理,有助于我们针对新媒体特点,既发挥新媒体优势,又能够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市场化环境下社会转型问题的复杂性和主体价值判断能力的薄弱性,呼唤着大学生培育明辨意识和提升明辨能力。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大学生要立足于“学、思、行”,在明辨是非中选准未来的方向,在正确抉择中走向人生的正道。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高校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章先从八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其基础之上提出了培育路径,以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在这样的信息大潮下,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该文就基于新媒体视域,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新媒体是信息传播范围最广、发布量最大的媒介。中学生使用新媒体平台的种类繁多;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很深;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单一;使用新媒体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不足;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态度"暧昧"。新媒体传播在为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有益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中学生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和选择,即是非观模糊化;美丑观肤浅化、表面化;在成败观上存在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无法坚持自己的真理观。因此,国家要加强新媒体集团建设,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学校要开展提升中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教育;家庭要注重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和监督;学生要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正确使用新媒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视觉文化营造出一场规模宏大的视觉盛宴。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审美的构建与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打造利于大学生审美构建的新媒体网络视觉环境,使新媒体环境既可为大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社会参与性,发挥大学生青年榜样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是学生个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清气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全军十五次院校会议以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逐步转变,如何加强教育管理,是任职教育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充分认清任职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现代化、以教育管理现代化促进信息化,提高人才信息素质、加快信息环境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努力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特点入手,结合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影响,对"80后"辅导员工作中表现的不足以及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一柄"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职业理想教育的情况,使得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多的考虑的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具有根本一致性,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可以从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任课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作用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拓宽教育途径改进教育方式和全员参与创造良好教育环境是美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值得我国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立德树人维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借鉴。应根据中国高校及大学生实际,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渠道,以寒暑假或课间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和网络新媒体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其信息化策略的探索,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主要分析了"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由此,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路径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网络拓展的必要性,然后就当前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网络拓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以其自身特有的快捷直观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平台。利用新媒体使大学生更广泛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趋势,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基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受信息特点,从提供传统知识信息模块、创新传统文化知识交流平台和提高公众文化素养方面,着力探索创新新媒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能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却又非一朝一夕之事。为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现状,笔者结合新媒体视域下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利用移动App平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希望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各种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听障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使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变质、变色,加强对听障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教育刻不容缓。面向全国听障大学生的调研数据表明:尽管大部分听障学生在思想上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但少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方针路线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足够的认知,导致部分听障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3个维度剖析新媒体语境下听障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新媒体语境下听障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导机制、情感共鸣机制和行为同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及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对大学生的教育步伐缓慢,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充分把握好和运用好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已经是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在近20年的时间,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信息原有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传播规模,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广大公众接受信息的最主力渠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力阵容。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进步以及电脑产品和因特网的普及,大学生中利用计算机、手机及其他网络电子终端接收阅读网络电子信息的人数逐渐增多。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以视觉文本、超文本以及形式多样的方式提供着海量的信息。新媒体信息因为具有多样性的信息形式、无限丰富性的内容以及即时性的过程互动等特点吸引了大学生们,使他们更多地进行丰富便捷的阅读和交流,及时且广泛地接触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