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区域创新网络是把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 ,是区域创新的合理构建形式。网络结点的职能定位和协作互动对区域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区域政策创新的主体———政府结点的定位入手 ,对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孔村光 《今日科技》2010,(12):37-42
<正>科技创新先导区概念和内涵概念:科技创新先导区是指拥有领先的创新主体要素(创新机构、组织和人才)、非主体要素(环境、制度、政策、服务等)以及协调各要素间关系的特定经济区域。该区域同时应该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区、技术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创新系统中技术预见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对区域创新体系以及技术预见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践过程中,技术预见活动为区域科技政策与规划、创新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并通过整合区域的创新资源,加强区域创新主体以及相关要素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发挥资源在区域创新及经济发展中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而形成的三螺旋模型是阐释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分析范式。基于三螺旋理论分析,研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各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演化规律,认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延伸以及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集群内形成三螺旋创新能力场。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三螺旋创新模型中,大学螺旋线、产业螺旋线和政府螺旋线之间的相互缠绕能够促进集群系统中混合组织的生成和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进而推动集群的创新演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发现并解决问题.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面板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两种方法,对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投入要素及效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创新数量与企业效益之间总体上呈良性互动关系;创新质量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为负;创新数量是创新质量的基础;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对资本呈现替代关系,对劳动力呈现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及支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进而设计了由外部环境、区域低碳创新主体以及区域低碳创新客体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探讨了各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构建了由投融资机制以及宏观政策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支撑机制。研究结论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5,(4):50-53
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视角,在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以及企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等制度创新主体,根据技术创新要素与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阐释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要素。近年来,高校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基础和集聚的科研人才,迅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和辐射源。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平台服务和资源保障的实际情况,总结高校服务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环境要素的深入分析,指出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的创新能力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创新产出少、科技活动人员不足、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创新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甘肃省应完善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科研机构、大学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着力构建县域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融资源、环境、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抢占未来区域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以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等各种途径,着力构建国内县域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区…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101-104
针对当前区域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从培养的重要性、现状与不足、培养途径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微观主体层面和环境政策层面都有必要加以改进,并对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鉴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非均衡,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创新体系构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区域创新产出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弱化、创新体系要素互动性不够等区域创新发展及体系上的诸多瓶颈与制约因素。基于对比分析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吸收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及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科技中介等行为主体的关系,分析了区域创新主体的系统动力学释义模型,构建了区域创新动力系统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并探讨了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人才数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取3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实证评估分析可知,政府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行为和绩效均具有积极正向促进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创新政策整体力度,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以知识为纽带配置而成的组织形式。首先阐述编码知识、意会知识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其次探讨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三阶段运行框架模式,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以及高校学生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下,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作用,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内容,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优化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各省市均在积极推动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基于福建与河南两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基础要素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分析两省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并从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资源稀缺性限制、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在充分考察区域创新主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模式,并对联盟的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模糊宗派博弈模型对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探讨,提出有利于保持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收益分配设计方案。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多主体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绩效;联盟稳定有效的条件是良好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具有宗派性质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收益的无剩余分配是保证联盟稳定的必要条件,且适度让渡宗派成员收益提高非宗派成员收益能够有效提高非宗派成员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联盟稳定性。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从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给出了新的理解,构建了四要素服务创新模型,该模型包括服务创新主体、服务创新工具、服务创新实践和服务创新价值四个要素和服务创新的宽度、粘度、深度和高度4个属性;服务创新的核心是服务创新价值,它是服务创新主体、服务创新工具和服务创新实践3个要素的函数;结合案例对上述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案例分析表明,服务创新主体是方向,服务创新工具是依托,服务创新实践是关键,服务创新价值是核心,服务创新价值实现的过程呈现静态和动态交替、螺旋式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初步分析了贵州省创新环境和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对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揭示了贵州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和该区域创新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最后,通过对两者互动关系的分析提出贵州省应建立利于创新的投融资平台,重视创新人员的培养和发展,以系统观为基础加强区域协同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