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高压压制的La0 .7Sr0 .3Mn0 .9Fe0 .1O3纳米固体内部观察到了明显的压致晶粒碎化现象 .在 4 .5GPa的压力下 ,其内部的平均晶粒尺寸下降了 4 6 % .随着晶粒尺寸的下降 ,纳米固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下降 4 0 %而矫顽力增加 35% .La0 .7Sr0 .3Mn0 .9Fe0 .1O3纳米固体的这种压致晶粒碎化现象与其晶粒内部存在的氧缺位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这种压致晶粒碎化现象 ,我们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制备具有清洁界面的块状纳米固体材料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2.
采用配合物热分解法制备了Mn位Sc掺杂La0.7Sr0.3MnO3的多晶相材料,考察了掺杂对结构,磁性和磁电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Sc的掺入可使体系Curie温度大大降低,电阻急剧增加,并可显著提高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3.
徐非  胡玉海  董林  陈懿 《科学通报》1999,44(14):1498-1503
通过机械混全焙烧法制备了MoO3/α-Fe2O3样品,采用了XRD,XPS,LRS,TG-DTA以及Moessbaer谱研究了MoO3与α-Fe2O3之间的相互作用,XRD和XPS证实,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的样品,MoO3在α-Fe2O3表面上的分散容量为0.8mmolMoO3/100m^2α-Fe2O3,LRS和FT-IR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样品中,Mo^6+主要讲入α-Fe2O3的表面四面体位;  相似文献   

4.
()张启芳  ()喆生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98,43(18):2000-2005
绿辉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Ⅱ)(MⅠ)(Si,Al)2O6,MⅡ位代表Ca或Na,Na/(Na+Ca)值在0.2-0.8之间。MⅠ位代表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Mg,Fe^21+,Al,Fe^3+,Al/(Al+Fe^3+)〈0.5。已发现绿辉石的空间群有C2/c,P2,P2/n,P2/c,晶胞参数:a0=9.600-9.630A,b0=8.750-8.830A,c0=5.230-5.290A,β=1  相似文献   

5.
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茫崖地区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均为LREE略富集型,Th/Ta比值接近1,Nb/Y为0.34-0.62,Ti/Y为310-443,Ti/V为37-62,Zr/Bn为9.4-2.4,Sr/Rb为12-80,Nb/Th为7.7-16.8,显示了E-MORB或OIB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压下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GPa和1200℃条件下,利用活塞圆筒高压装置实验确定了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不同于其他类似的三元体系的相组合特征,无法形成Mg2SiO4-Zn2SiO4橄榄石和Mg2SiO6-Zn2Si2O6辉石续固溶体,这种相组合特征是由Zn^2+具有(Ar)3d^10外层电子结构,不同于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如Fe^2+,Ni^2+和Co^2+的性质所制约。  相似文献   

7.
电场诱导PLZST陶瓷反铁电-铁电相变的原位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鹏  杨同青  徐卓  翟继卫  张良莹  姚熹 《科学通报》1998,43(23):2563-2566
用原位X射线衍射、电滞回线,纵向应变等手段研究了组分分别为(Pb0.97La0.02)(Zr0.7Ti0.09Sn0.16)O3和(Pb0.97La0.02)(Zr0.65Ti0.01Sn0.25)O32个样品的电场诱导反铁电-铁电相变现象。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高于相变临界场后,四方反铁电相转变为三方铁电相,四方相轴比a/c越大,相变引起的纵向应变量越大;另外,经外场极化的反铁电畴咐有限向性。  相似文献   

8.
孙霞  汤萍  陈岳  姜勇  黄真  李广  刘智民  陈治友  王胜  袁松柳 《科学通报》1998,43(13):1393-1398
La2/3Ca1/3MnO3系统中Mn位上Cu掺杂效应通过测量其结构和输运性质而得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Cu掺杂未引起晶体结构的变化,但输运性质却发生了明显改变,未掺杂样品在 ̄260K附近出现的由半导体到金属要相变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被抑制,取而代之的是低温下出现新的相变。液氨温度下磁电阻测量表明,适当的Cu掺杂可导致磁电阻效应比的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PLZST反铁电陶瓷的电场诱导多次相变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鹏  杨同青  徐卓  张良莹  姚熹 《科学通报》1998,43(7):780-783
在掺杂4%La的Pb(Zr,Sn,Ti)O3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温度在-40-45℃内的外电场可诱导多次相变材料。电滞回线测试显示,在4MV.m^-1的电场作用下样品依次从亚稳反铁电态诱导进入两种铁电态,其中第二铁电态出现的临界场2.5MV.m^-1仅是已发现PZT基陶瓷的10%-20%。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室温下是正交相结构。  相似文献   

10.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海力 《科学通报》2000,45(21):2281-2285
研究了强磁场对射频溅射沉积Fe-Si-O薄膜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O2流量比小于1.0%,外加磁场低于1.0T的溅射条件下,得到了中孔型,相分离型和混合型3种典型的样品宏观形貌,表明强磁场不但影响等离子体的分布而且影响溅射原子的角分布,在O2流量比大于2.0%,外加磁场高于2.0T的条件下制备的Fe-Si-O薄膜中,经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了强(110)取向的Fe3O4相;磁性测量发现垂直膜面方向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合成了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C_(42)H_(70)O_(35)·(C_6O_2H_(6))_3·(H_2O)_(21.2)·(CH_3OH)_2],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P1,晶胞参数:a= 1.550 0(1) um,b= 1.553 6(1) um, c= 1.824 6(1) um, a= 113.17(2)°,γ= 99.12(2)°, γ= 103.37(3)°, V= 3.773 9(4)um~3, Z= 1; Dc= 1.343 g/cm~3, μ= 0.124 mm~(-1), F(000)= 1594, R= 0.079 5, S= 0.963 9.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客体分子在主体分子空腔内的位置以及主-客体包合物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体分子的极性基团的溶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纳米γ-Fe2O3固体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进行测量,发现它具有与传统电介质明显不同的反常介电特性。理论分析和拟合结果表明,纳米γ-Fe2O3固体中存在两种弛豫时间不同的极化机制,分别由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引起;其介电损耗在真空中以电导损耗为主,在空气中极化损耗为主。  相似文献   

14.
镶嵌在SiO2薄膜中的纳米InSb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射频磁控测射的方法制备了镶嵌在SiO2薄膜中的纳米InSb颗粒。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纳米InSb颗粒均匀地镶嵌在SiO2介质中。通过控制热处理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InSb纳米颗粒。InSb颗粒的尺寸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成正比,但是并不满足t^1/3的关系。另外,还通过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有谱对InSb-SiO2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新型上转换材料Ba2ErCl7的单晶生长方法。用“一步合成法”直接将Er2O3,BaCl2.2H2O和NH4Cl合成Ba2ErCl7多晶料,并分别用提拉法和坩埚下降法得到4mm*8mm*15mm的优质大块单晶;用803nm的LD泵浦时有强烈的黄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质混合的方法制备了新的TFEL材料ZnSxO1-x:CE^3+。在的Ce^3+掺杂浓度下ZnSxO1-x:Ce^3+EL亮度高于ZnS:Ce^3+一个量级以上,其发光波长范围为400 ̄600nm。ZnSxO1-x:Ce^3+可望用于白色TFEL的蓝光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福成  张明  胡白桃  王天生 《科学通报》2000,45(14):1557-1560
0Cr16Ni22Mo2Ti奥氏体钢在闪光焊接过程中,材料经快速加热到熔融温度并强烈变形,焊接熔合区内形成纳米晶组织、熔合线处纳米晶的尺寸为20nm,随距熔合线距离的增大纳米晶尺寸增大,纳米晶层的厚度为50μm。此纳米晶形成的原因是半固态金属经强烈塑性变形使其中固相组织碎化及其引起的细化。  相似文献   

18.
从碳化铬和镍锰钴合金体系合成金刚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不同碳化犄高温高压下与金属触媒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形成金刚石的机理,探索合成特殊性能金刚石的新方法,有必要对各种碳化物加金属触媒在高压下的行为进行调查。报道了重量比为1:6的Cr3C2粉末和Ni70Mn25Co5合金组成的体系,经6.0GPa的高压力和1500℃的高温处理20,30和60min后,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样品中的Cr3C2发生了部分分解,生成了Cr7C3,Cr和金刚石,样品中没有  相似文献   

19.
利用 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了蓝细菌Synechochstis sp PCC 6803缺失突变株ORF4_(4690),其染色体DNA中与不依赖于光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的ORF_(469)片段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取代.该突变株细胞内叶绿素的含量完全受培养过程中光的控制.培养获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9.427μg· mg~(-1)和 0.695 μg· mg~(-1)的两类藻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热模拟降解,分析了热解产物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发现两类细胞在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明显.低叶绿素含量的蓝藻样品热解产物中Pr/nC_(17)和Ph/nC18值为0.192和0.216,分别是高叶绿素含量蓝藻样品的1/3和1/7。实验结果为叶绿素分子是植烷和姥鲛烷等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子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藻细胞中脂类分子是决定其热解产烃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现代分子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结合可以为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来源研究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二价稀土配合物/酚钠体系催化的丙烯腈高效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英明  沈琪  张黎路 《科学通报》2001,46(11):906-909
合成了(ArO)2Sm·4THF,(ArO)2Yb·3THF,(ArO)2Eu·3THF(ArO=2,6-二叔丁基对甲酚基)和(ButCp)2Sm·2THF 4种二价稀土配合物,研究了它们催化丙烯腈聚合的活性,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发现添加一定量的2,6-二叔丁基对甲基酸钠、对叔丁基酸钠或甲萘酚钠可大大提高二价稀土配合物催化丙烯腈聚合的活性,这些添加剂的用量对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添加剂的加入对所得聚丙烯脆的立构规整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