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中国青海尕海盐湖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筛选出一个罕见雄体发生率较高的克隆,罕见雄体的发生率为3.1%.实验室批量保存了本克隆的休眠卵.利用该罕见雄体与中华卤虫的雌体进行了杂交实验,产生可育的F1代和可成活的F2代,但杂交后代(特别是F2代)出现杂种破落现象.认为孤雌生殖卤虫与亚洲的两性生殖卤虫(A.urmiana和A.sinic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旧金山湾、大盐湖和越南人工养殖的A.franciscana卤虫品系为参照,研究中国内陆盐湖和渤海湾盐田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各品系卤虫水合卵径为224.9~292.6,μm,脱壳卵径为207.3~270.7,μm,卵壳厚度为2.2~12.2,μm,初孵无节幼体体长为399.7~490.4,μm,脱壳卵径与初孵无节幼体体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R2=0.694).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大小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两性生殖卤虫品系卵径显著小于孤雌生殖卤虫品系,且沿海盐场卤虫卵卵径小于内陆盐湖的卤虫卵卵径.各品系卤虫卵蛋白质含量占干质量的40.9%~49.1%,粗脂肪含量占干质量的11.8%~21.3%,能量值为20,193~22,192,J/g.不同品系卤虫总脂肪酸含量和EPA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80.68~187.33,mg/g和0.53~9.06,mg/g.与生物学测定值相比,卤虫卵的营养组成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3个卤虫品系生物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的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2品系卤虫;最佳孵化温度范围: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20℃,尕海卤虫为2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2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染色体倍性组成为2,染色体数为2n=42。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其副产物浓海水已成为日晒海盐主要原料来源.由于海水淡化过程中原有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浓海水进入盐田后,其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通过跟踪调查盐田生态修复前后化学元素的变化,研究盐田生态系统调控过程对卤水盐度、黏度、常规离子及氨氮、总磷元素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盐田生态系统调控后,卤水的盐度稍有提高,黏度有所下降.一方面,卤水中的氨氮、总磷元素含量的变化和盐藻的生长与衰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符合盐田的良性生态循环,盐度在140~160时最适合盐藻生长.另一方面,卤水蒸发量增大,氯离子浓度较盐田生态修复前相比得到提高,进而有利于盐业生产,并且卤虫接种使卤水得以净化,防止藻类等浮游群落大量繁殖起来,避免卤水变黏,促使钙盐在盐度为130~140时提前析出,从而减少了卤水中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使盐的品质得到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种群密度、温度和光照时长诱导方形网纹溞产生两性生殖的条件.统计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方形网纹溞主要繁殖方式是孤雌生殖,种群密度迅速增大.当种群处于较高的密度时(≥3/mL),两性生殖的产物——休眠卵的产量逐渐增加.种群密度为3/mL时,两性生殖的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最大比例是15%;密度为6/mL时,比例是19%;密度达到9/mL时,比例上升到了24%,这显示高种群密度是促使孤雌生殖向两性生殖转换的主要因素.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时长等条件可以提高方形网纹溞两性生殖出现的概率,这是通过对方形网纹溞种群密度的提高而间接地改变其生殖模式的.这表明,种群内因素在方形网纹溞生殖转换的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 14个品系和伊朗的 1个两性生殖品系的过氧化物酶 ( PO)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 1)中国卤虫种群 Artemia sinica各品系和伊朗的 A.urmiana各自有其独特的 PO同工酶基因型 ;( 2 )在两性生殖卤虫各品系 PO同工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多数品系 PO-1、PO-3座位均未发现 aa基因型 ;PO-2座位测定不到 aa基因型 ;( 3 )存在品系内和品系间的多态现象 .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试验条件下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密切相关的盐度、温度、PH、光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孵化最好的盐度、温度、PH 和光照范围,在生产实践上对提高卤虫休眠卵的孵化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高低是卵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人们致力于提高卤虫卵孵化率的研究。陈清潮等(1975年)对提高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报导。蒋德春(1986年)对盐度影响卤虫卵孵化率的效果做过研究,确定羊口盐场卤虫休眠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0.5~11Be 之间,最适为3—5 Be 的盐度。这对沿海地区卤卵的开发利用很有价值。为了摸清山西远城内陆盐湖的卤虫休眠卵的孵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就不同盐度(Be)和不同温度,不同 PH 值的及有无光照等理化因子,对运城内陆盐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大盐湖卤虫(Artemia francisana)和东营卤虫(Artemia si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光周期、盐度、温度和[Fe++]4种因素对成虫的生存时间、生殖参数及诱导其产休眠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h,15℃,9%,15 mg/L为实验中卤虫的最佳生存与产卵条件,同时还发现FeSO4可以作为代替Fe-EDTA和亚铁血红素作为卤虫产休眠卵更为经济的诱导剂,最后讨论了这几种因素与卤虫繁殖与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五梯度的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饲养密度和不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花鲈稚鱼(全长8.22~11.05mm)和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被分为5个不同的密度组饲养30d(花鲈稚鱼的密度:5,10,15,20,25尾/L;饵料密度:250~1125,500~2250,1000~4500,2000~9000,4000~18000只/L).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1)℃,盐度为28~30条件下,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有显著影响,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在饵料密度为250~1125只/L至2000~9000只/L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当饵料密度增加到4000~18000只/L时,花鲈稚鱼生长率和存活率反而下降.饲养密度较高时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较低,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可以认为,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分别为15~20尾/L和2000~9000只/L对花鲈稚鱼生长和存活应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影响MBR处理高盐废水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MBR工艺对高盐度废水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条件如下:污水中海水比例为50%,COD为700~800mg/L,氨氮为80~100mg/L。分别研究了DO、HRT、MLSS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盐度条件下,控制DO为1~2mg/L、HRT为12h、MLSS为7~8g/L时,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91%和91.44%。  相似文献   

11.
以采自芜湖市镜湖水体中的11个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克隆为对象,在(25±1)℃,0.5×10~6、1.0×10~6和2.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Scenedemus obliquus)密度下,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克隆多样性.结果表明,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密度、种群中的平均混交率和平均受精率与食物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克隆多样性,食物密度、克隆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密度、平均混交率和平均受精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研究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克隆在所有的食物密度和克隆组合中,克隆2在2.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的种群增长率和最大种群密度均最高,克隆3在1.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平均混交率最高,克隆3和9在2.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的平均受精率最高.因此,在开展角突臂尾轮虫的规模化培养时,拟首选克隆2和2.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密度;而欲开展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的批量生产,则拟选择克隆3和1.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密度.  相似文献   

12.
在零换水养殖系统中,研究不同碳源及碳氮比(C/N)对高盐水体中卤虫生物量产出、营养质量和水质的影响.实验一在正常(NF,100%)、较低(LF,60%)和极低(VLF,30%)3个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投喂水平下,分别添加蔗糖和淀粉两种碳源,C/N为20.实验二杜氏盐藻投喂水平为LF,分别添加蔗糖和淀粉两种碳源,C/N分别为20和40.单位养殖水体积1,000,m L,初始卤虫密度1.5,m L~(-1),养殖盐度50,温度24~25,℃,养殖周期14,d.结果表明,在相同单胞藻投喂水平下,添加碳源显著提高卤虫生物量(P0.05);水体中总氨氮(TAN)、NO_2~-、NO_3~-和总氮(TN)水平大幅度减少,pH有所降低,黏度保持稳定;脂肪酸C16:1n7含量有所增加,而C20﹕5n3含量有所降低.碳源对卤虫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与卤水中生物絮团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一点可由相同单胞藻投喂水平下,添加碳源显著提高卤虫生物量和降低水中氮浓度等得到证明.比较蔗糖与淀粉两种碳源,分子结构简单的蔗糖作用效果较好.提高C/N对卤虫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凡纳对虾淡化养殖健康虾池水体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0个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ai淡化养殖健康虾池水体理化及生物因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健康虾池大小(0.48±0.19)hm2,水深(145±13)cm,最适放苗密度(148±30)万尾/hm2,盐度(2±2)‰,水温(30.6±3.3)℃,溶解氧(5.5±1.5)mg/L,pH值8.5±0.7,透明度(19±5)cm,氨氮(0.65±0.76)mg/L,亚硝基氮(0.15±0.17)mg/L,化学耗氧量(21.52±5.45)mg/L.虾池藻类种类数为43±8种,密度(1.51±0.76)×10 8个/L,多样性指数2.15±0.49,藻类优势种12种,蓝藻6种,硅藻2种,绿藻3种,隐藻1种,健康虾池优势种以螺旋藻Spirulina sp.为主,种群丰富度高而稳定.虾池原生动物种类数为14±3种,密度(2.71±1.79)×10 5 个/L,多样性指数2.01±0.47,优势种9种,圆筒状拟铃壳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和海洋帆口虫Pleuronema marinuum为常见优势种,优势种主要是食细菌-碎屑类.健康虾池水体异养菌群数量(2.37±1.83)×10 7 cfu/L,弧菌数量(11.77±13.86)×10 5 cfu/L,底泥异养细菌总数(7.90±29.08)×10 8 cfu/L,弧菌总数(1.18±3.27)×107cfu/L.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2月,对珠江广州河段浮游植物和相关理化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 结果表明:广州河段TN和TP含量丰富,中大码头TN和TP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92 mg·L-1和0.41 mg·L-1,黄埔港为9.59 mg·L-1和0.29 mg·L-1;Chl.a质量浓度较高,两站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1.83 μg·L-1和72.33 μg·L-1,最大值达400 μg·L-1和190 μg·L-1. 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127种,主要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两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4月份以前主要以假鱼腥藻占优势,之后以颗粒直链藻占绝对优势. 丰水期,浮游植物密度较低,枯水期,浮游植物密度较高. 总体上,中大码头浮游植物数量高于黄埔港;最高峰都出现在秋季,中大码头达2.88×107/L,黄埔港达1.37×107/L. 研究发现径流量和TP质量浓度对浮游植物密度有重要影响,此外,浮游植物种群变动还受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卤水资源(海水淡化浓排水、盐湖卤水、油气田水和地下井卤)是我国优势资源,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我国卤水资源储量巨大,卤水化学资源与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①海水淡化浓排水.近年,我国日晒海盐的产量近4000万吨,但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我国日晒海盐生产的滩涂逐渐被占用为其他用地,盐场制卤面积的不断缩小,使制盐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在制卤面积减少近半的同时保证原盐产量以供下游化工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后将浓盐水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海水淡化产业链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广东引进斜带石斑鱼受精卵1.5kg(约2.2×106粒),孵出仔鱼约1.8×106尾,在水温25.0~28.8℃、盐度25.6~28.4、溶解氧5.7~7.3mg/L的条件下,使用海水小球藻、牡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蒙古裸腹溞、不同规格的微颗粒配合饲料和鱼糜进行饲喂,经72 d培育出平均全长44.1mm的幼鱼约3.05×104尾,育苗成活率达1.7%.  相似文献   

17.
利用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有性生殖种群是否表现出较高的适合度,这种优势是否在形态上有所体现.观察并比较了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种群在15,25和35℃条件下的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适合度参数)以及个体的5项形态学指标(背甲长、背甲宽、中棘刺长、中棘刺间距和侧中棘刺间距).结果表明,有性生殖种群的适合度显著高于孤雌生殖种群(P<0.05);有性生殖种群个体的大小显著小于孤雌生殖种群个体(P<0.05),这也是导致有性生殖种群具有较高适合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于2008年1月,在杭州西湖及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区段各设6个采样站,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杭州西湖及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区段水体的水温(T)、pH值、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参照<水质标准汇编>(下册)有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对两水域的水质进行大体评价,对比两水域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1)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上游入口处(样站1)水质好于运河杭州城区段;2)杭州西湖水域呈现的理化指标(平均值 DO: 9.96 mg/L, CODCr: 19.00 mg/L, BOD5: 1.25 mg/L, TN: 2.88 mg/L, TP: 0.247 mg/L)均好于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区段水域(平均值 DO: 5.54 mg/L, CODCr: 25.95 mg/L, BOD5: 3.05 mg/L, TN: 6.21 mg/L, TP: 0.525 mg/L);3) 两水域的TN和TP(TN: 西湖为2.13~3.88 mg/L,运河为4.83~9.15 mg/L; TP: 西湖为0.099~0.376 mg/L,运河为0.429~0.752 mg/L)含量明显超标,均属典型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19.
SBR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SBR工艺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不同的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探索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工艺的规律和特性.发现当DO=1.60~1.80mg/L、CODCr/CNH+4-N=6.5或BOD5/NH+4-N=4时,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嗜盐菌数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取卤水和底泥样品,以盐(NaCl)为限制性生长因子,采用含4%、12%和25%的NaCl平 板对嗜盐菌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表明盐田中嗜盐菌数量在夏季最多,每毫升卤水中最高为1.4×104个,而在同一季节 每克底泥中嗜盐菌数量高于卤水中约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