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津冀传媒产业协同发展是因应国家战略与互联网时代大势及产业生存进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三地传媒主体形成协同发展共识,整合内外动力资源,发挥各自禀赋优势,共创集成经济协作机制体系,围绕集成经济综合价值指向,检验反馈实践成效,不仅有助于京津冀传媒集群共进与社会共赢,也将对国内其他大区域传媒协同发展产生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是国家亟待推进的战略任务.京津冀三地从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协同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互补、互利、互惠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的方向是根据三方各地自身的禀赋条件,调整优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空间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系统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要在产业分工、对接衔接、共建区域创新链、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文章建议开展产业链项目联合攻关和重点企业联合培育,推进产业、金融、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领域政策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重要区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支撑的重大国家战略。基于协同学和知识管理理论,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要素出发,构建包含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知识创造、协同知识配置、协同知识应用5个能力子系统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为基期,采集2010—2016年京津冀三地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进行测算,旨在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进程,总结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挖掘未来发展潜力,发现存在不足或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着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的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促进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的分析显示,北京和天津相对河北而言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净流入地区,并且近年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迁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可知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京津两地科技创新人才的迁入,相对于周边的河北,京津两地对科技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等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蔡韵 《科技智囊》2020,(2):37-42
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近些年来,一体化发展缓慢,缺乏切实可行的合作思路和机制,进而导致了三地之间产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恶性循环,地区发展悬殊等问题。此次,党和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的高度,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弥合三地社会经济发展鸿沟,打造北方发展新引擎。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6年来,在生态、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开放程度不够、三地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将自贸区作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平台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分析京津冀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可知,三地自贸区协同发展还面临着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协同保障制度不完善、发展阶段不一致等问题,同时北京自贸区拥有的特...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地区化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我国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和颁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委市政府也积极落实相关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和支撑,因此,为北京市属科研单位"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8.
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同一整体的地理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机遇优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物质基础薄弱、区域一体化产生标准齐一的"异化文化"、三地文化的"马太效应"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现实挑战;传承并创新文化基点、彰显三地文化个性,注重以强带弱、保持三地文化强大的张力与活力,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建立文化对接物质基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文化对接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8月1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正式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并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京津冀三地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加强联动和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5,(3):64-67
一体化协调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三地在基础条件方面各具优势,实现三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最优化配置利用,面临地域、体制和利益分配等障碍。从中关村核心区自身的优势特点入手,提出在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示范的对策,强化在建设人才集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创业中心、产业引导中心和政策先行中心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立,是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天津着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机遇。基于2016年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度统计监测数据,从企业集聚、研发和服务平台汇聚、产业发展和各分园4个维度入手,全面展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主体发展态势和集聚效应,总结创新发展优势,梳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各级政府,尤其是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梅  孙艳艳  张红 《科技智囊》2021,(10):70-76
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及其互动和关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系统视角,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为落脚点,界定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知识协同等多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文章结合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中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和建立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逐步深化,京津冀三地在整体规划中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服务职能愈发清晰。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兴的服务内容,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区域智能服务内容中,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数据,建立动态神经网络,生成行业动态和发展预测数据,从而形成协调京津冀三省市的整体服务匹配系统。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成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智能服务匹配系统框架设计逐步实现,为京津冀区域政府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与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海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185-1219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对其进行密切而又广泛的报道。为了准确把握媒体报道主题的规律和特点,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从大规模新闻文本的内容层面进行主题关联分析。以2014—2020年中国主流报纸媒体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数理统计、主题模型、主题关联和文本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题分布、主题强度、主题关联关系,以"京津冀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主题为例进行主题关联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报道主题呈多样化特点,报道时间分布规律与国家重要事件相契合,发现了政策宣传、产业转移和交通一体化等十大主题,说明新闻报道主题框架分布与国家政策推进重点相一致。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本文方法对国家战略新闻文本信息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需要自主大数据系统软件作为基础和保障。自主的大数据系统软件是国家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自主的大数据系统软件是确保国家大数据产业安全的核心保障。自主的大数据系统软件中我国"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开源软件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系统软件传播与社区协同方式。通过建设开源项目社区模式,支持大数据开源软件的共享和开放,可加快大数据系统软件的快速迭代和创新,实现中国大数据系统软件与国际接轨,同时为中国自主的大数据系统软件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全球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天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中的未来发展定位和机遇。探讨如何利用天津自贸区作为长江以北唯一自贸区的优势,针对天津机场片区的区域特质,提出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协同的脚步,近年来在明显加快。2011年9月,一场名为"让文化引领未来"的京津冀区域协作主题论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协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中的重要性。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署,强调三地共同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非遗保护、文化金融等领域加强沟通与对接。2015年3月,《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签署,政府采购项目相互开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是快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手段。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内科技条件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力度持续增强,尤其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创新券互认互通、高新技术企业对接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梳理近年来科技条年共享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发掘优势亮点,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展望,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持续做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