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陕西省内9个城市的综合实力.首先给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对陕西省内9个中心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到样本城市综合实力的排序及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2.
采用《河南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按城市发展实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结果做出评价分析,从而认识到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与,为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结构优化程度、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及人民福利、人才及科技实力和环境质量六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综合得分最高,太原最低.文章最后对提升中部省会城市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省 1 99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 ,借助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 1 2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 ,排出它们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高校有关人文社会学科科研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科研实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主成分分析在权重系数确定和信息提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探究了数据的非线性关系并提高第一主成分贡献率;采用"主观化"改造的思路,提出增加重要性权等观点,构建了实证研究模型;给出了核主成分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理实综合分析模型对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科研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利用SAS统计软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评价各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并得到相应的排名,同时对排序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级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并将郑州与全国其他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最后根据综合分值对河南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原则,建立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1999-2007年的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因素是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切入点,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构建了适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甘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构建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贵州农业产化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贵州龙头企业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相符合,为发展贵州龙头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AS对河北省2003年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数量分析.其中对各主成分的经济意义作了详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得出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的综合排名,同时对各市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从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发展等4个方面入手,构建包括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选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4个主成分,并以其贡献率为权重,利用主成分各因子得分,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区域空间发展角度,结合ArcGS处理软...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用15个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实力存在明显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其划分为4种经济实力城市类型,同时明确了各类型经济实力城市分布格局。为推进湖南城市综合经济发展,应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点—轴—面"发展模式;加快城市群发展,加强各市州的经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优化软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根据其现有的发展水平、潜力和优势,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陕南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统计年鉴得到2011—2013年的指标数据,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剔除相关性高及不重要的指标,提出了适宜于不同地区企业评价的指标选择方法,最后对宁夏先进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PREEST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系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苏丹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根据DEA模型分析苏丹在未来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学等五个子系统,从五个子系统中选取39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五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五个子系统的权重。结合发展指数与权重的五个子系统,得到了苏丹的综合指数。再对苏丹每年可持续发展的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了20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省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提出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省域物流规划中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该方法不但能够使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较有说服力.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在2 001~2 010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特征,进而探究其时空演变趋势。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图,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扩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构建拟合与表征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17个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根据聚类分析将这些城市划分为强、较强、中、较弱4类,并相应地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