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意的生存     
张愿贞 《科技信息》2010,(31):I0166-I0166,I0159
本文主要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西方特别是美国自然文学家和生态作家们是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述"诗意生存"思想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将它付诸实际行动的。通过研读这些作家的作品,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关注生态,身体力行参与环保,维护生态平衡,才能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才能有人类的诗意生存。  相似文献   

2.
在元代诗坛,赵孟頫是一个颇具诗人气质的作家,他的诗歌艺术也堪称一流。但由于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际,又以故宋宗室子孙出仕元朝,受以人论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当时和后世,人多以其所谓的人品之“恶”,相应贬低了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其实,赵孟頫诗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兴寄手法,和婉曲雅丽的诗风,在元代诗坛具有补阙纠偏的作用。而他诗歌的关学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是在用诗阐释自己的生存困境及由之而产生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的哲学沉思,来观照贾樟柯电影对生存的独特表达。文章认为,贾樟柯的电影展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尤其展示了他们因缺失"识别如此境况的能力",而带来的"后悲剧性";精神家园的破碎,更是使他们成为永远"在路上"漂泊的零余人。非"诗意地安居"的生存表达,是贾樟柯电影关注底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随着大众传媒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全球化的特征,而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它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则具有审美化和艺术化的民族特色,本文对这两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二者将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达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侗族大歌作为侗家世代相传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传承方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危机。在侗族大歌变迁的脚步日趋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探寻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侗族大歌作为侗家世代相传的文化载体,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其传承方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危机.在侗族大歌变迁的脚步日趋加快的今天, 我们必须要探寻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使之成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将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从审美风格角度进行差异比较研究,指出其不同之处在于受稻作文化滋养的侗族性格充满柔性、气质温和。于是,河歌具有浓郁的"楚骚"色彩,富于忧愁忧思、含蓄的柔婉情调,抒情性浓郁;受海洋文化影响的京族情歌抒发的情感则热情奔放,境界开阔,京族情歌因此显得情绪明朗、刚健雄浑,有励志功效,具有刚柔相济的和谐美。比较侗族河歌与京族情歌审美风格整体差异,揭示出民歌与一个民族所处环境、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广西白裤瑶葬礼仪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整个葬礼仪式不仅具有比较固定的仪式规程,而且孕育着非常丰富的美学内涵。它既具有"祭祀生命里程"的神圣性,又富有"向死而生"的诗意性。  相似文献   

9.
从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角度看,重庆市世居侗族在姓氏、人口数量、来源和分布方面表现出了与明清时期渝东南地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特征。重庆世居侗族还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电子媒介时代人的生存呈现出数字化生存的状态,数字化生存呈现出信息爆炸、空间压缩以及时间断裂的特征。而在数字化的生存语境下人的存在则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冷漠、实用主义的生活态度以及“感伤”化的怀旧情结这三种样态。依靠数字化技术存在的网络文学则打造了数字化时代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从壮族的语言特点上进一步探究壮族对本民族的自称,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壮族到底将自己的民族自称为什么民族。壮族的民族自称按壮语的表达习惯应为“陀族”。壮族现有族称,是因为汉族按壮族人对大象称呼的语音,用汉语近似读音字来指认的,其原义为“大象民族”。探明壮族族称原义,符合壮族的民族心理习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壮族人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审美倾向、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了藏族小说旨在穿越历史探寻规律,挖掘藏民族个体与群体的精神世界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着力表现藏族百姓的人性美、藏族英雄的崇高美和青藏高原的神奇美等方面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3.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 ,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探讨鼓楼的象征意义与认同仪式 ,可对侗族村寨沉积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更多的人关注鼓楼、领略鼓楼艺术风采、体会侗族的人文景观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否在世界文化之林始终具有持久的魅力,不仅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历史厚度和内涵的深度及其影响力的强度,而且取决于该民族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感情和态度,即是否能始终以深厚的民族感情对本民族的灿烂文化予以继承、丰富和发展。审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审美成熟的标志。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用保守的固定不变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所固有的东西。既要求保持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特点,又要求从世界的、时代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和有益的东西。这是文化艺术民族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待审美民族性的科学态度。要注重培育审美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5.
韩贤 《太原科技》2006,(3):43-44
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从审美教育、审美心理导向、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情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学生应正确地感知音乐审美情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想像力。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出现在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化。诸多后现代理论家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后现代大众文化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特征。国内就“日常生活审美化”展开了激烈讨论,涉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价值。“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审美意识倾向于在对立中求得和谐,彰显中和素朴的平淡自然之美,它很少上升到玄妙高深的理论体系而多以一种古朴的常态文化形式在其日常生活中演绎着,它主要表现在:一、布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生境审美体验;二、布依族建筑———修在生境中的审美观;三、布依族节日———种谷历程中的审美表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农民工居住人数较多的村转居社区新居民调查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融合问题上,着重从文化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指出存在在农民工身上的诸如“短暂审美空白”、“不即不离”的审美心理距离、“陌生化的审美倾向”、审美欣赏结构单一化、审美定势的恶性循环、以“实用”为尺度的审美判断、审美滞后和容易满足等一系列审美心理问题。同时提出相应措施和方法:倡导审美观念上的人人平等,消除对农民工的文化价值取向的歧视现象;探究旨在提高农民工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观的典型引导法、审美共鸣法、审美辅导法和氛围营造法等。  相似文献   

19.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长鼓舞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广西壮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对广西壮侗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广西壮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认同的凝聚性、运动项目的原生性、人际交往的融合性、大众参与的亲和性、文化发展的现代性等文化特征.对这些特征的认识既是壮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广西壮侗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