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从体与用的相互关系角度探讨了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历史、改革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认为自主创新应该包括对科技体制本身的全面认识和不断创新,科技体制的体的建设最终是其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国家以动员科学技术资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战略措施的确定,旧有体制以行政关系建构起来的纵向的刚性结构显然已经不适宜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如何解构旧有体制的刚性结构,消解体制壁垒,在系统之间构建具有横向联系的和更加富有弹性的体制结构,进而建立起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前提下,科技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基于此,文章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如何被提上日程这个主题,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改革政策与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科学、经济和社会是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而且十分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性。在科学方面,我国有若干分支学科或若干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或者和国际水平相距不远。但在总体方面,在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应该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有些方面,还是空白。发展科学技术需要一定的条件。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国外工作期间,曾经取得很大或较大的成就,而回国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不如在国外工作时的情况。近年来出国访问的大量中青年学者亦是如此。是这些人回国后工作不努力吗?我看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我看问题是多方面的。要取得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需要具备许多客观条件,例如活跃的学术气氛可以使人们思想开阔,经常思考一些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科学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机遇,有力地推动着农业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农村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同时也为农业科学技术更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强国,除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现有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也是有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举措.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基地,科研机构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机构、人员、管理模式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在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观念下,"人文关怀"也是科技体制改革中所推崇的一种新理念.因此,笔者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中,对与科研人才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险问题格外关注,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供求矛盾问题,希望通过笔者的宏观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供有关的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纪念活动缘起2015年恰逢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启动30周年。1985年3月13日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从此改革一路砥砺前行,相继建立专利制度、设立科学基金制度、开拓技术市场、改革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拨款制度, 相似文献
8.
9.
科技经费投入是衡量地区科技活动规模与强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十三五"时期科技经费投入情况,厘清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长治市为地级市案例样本,对资源型地区提升科技投入效率和质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农产品加工是一种对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程技术,是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财经学院承办的“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秋意浓浓的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40余位学者以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负责人、国家科技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5.
去年底今年初,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印度,参观了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接触到许多科技界人士。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我感到这次访问很有收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华北农村的调查,发现科技标语是广受农民欢迎的科技传播渠道,调查共搜集到科技标语248条,占当地标语总数的57.4%。通过对科技标语的研究和分析,其发展经历了"政治宣传标语"、"经济信息标语"和"科技传播标语"的变迁。农民需要科技标语的原因是:符合农民的愿望和需要;就事论事,可操作性强;易于农民理解;以当地农民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便于形成强化记忆。科技标语在农村创设了相信科学的良好氛围,丰富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促进其科学素质的提高。针对农村科技标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科学"、华而不实、强制灌输、空洞口号化等误区,建议讲求科学性、注重语言准确明白、倡导人性交流、突出内容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5)
社会建构工程是工程社会建构论的基本结论。本文提供社会对工程的否定性建构的一个案例,在简述了晚清山西保矿运动发生的背景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三个问题:其一,山西保矿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缘于山西特殊的表里山河、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及近代化风气未开的独特舆情;其二,山西保矿运动的意义在于催生了山西第一个民间资本工业企业,为辛亥革命在山西的响应准备了舆情,人民广泛参与了变革开放进程;其三,民间民族工业在中国的命运之所以艰辛坎坷,是由中国传统的官工业传统及外国强大资本势力的双重挤压造成的。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论证,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社会特质、理解工程与社会的交互建构关系,以及理解今天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提供历史学及社会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法治化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保障。目前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化面临三重现实困境,首先反映在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之间本身存在某些紧张关系,由此反射到法治层面,则对法治带来了众多外部冲击。而后,如何调适这些紧张关系也对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困境的叠加使得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供给显得薄弱与滞后。为此,在规范建构上,一是针对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内在紧张关系明确规范前提,即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二是通过全面的规范路径逐一回应两者相互关系带来的对法治的外部冲击。三是通过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建立以互动为核心的规范保障,在体系层面满足两者相互关系对法治提出的更高要求,由此形成“法治供给有力—伦理治理有效—科技发展有序”的良性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5):20-25
哲学人类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以"人是什么"问题为轴心,围绕人在本质上是"工具制作的动物"或"理性、精神的动物"展开争论,形成了"工具论"和"理性论"两大传统。奥特加·加塞特提出人并非天生的"工具动物"或"理性动物",人的本质并非即成的、被给予的,而是需要通过专属于人的技术活动不断获取;人通过技术在建构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生活。但技术并非人的本质属性,而是生活中"第二性"的创造活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奥特加追问的是"人做什么",而不是"人是什么",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争论,从人的存在出发思考技术,并面向人类生活建构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20.
他立足于基层工作岗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辛勤耕耘20余年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是湖北省高等院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思政管理工作者,他就是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授陈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