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送礼的代价     
送礼的功利色彩越来越重,而且价码档次越来越高,所谓“礼轻情谊重”已成为一种浪漫,离现实中的人们越来越远,不送礼办不成事或是难以办成事却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的风俗。有权的人,有钱的人或是咬咬牙也能拿出钱的人,送礼往往送的是厚礼,为的是能办成事;送礼给医生,是为了家中的病人得到好的待遇;送礼给老师是为了孩子得到比别的孩子更多更好的关照;送礼给政府官员是为了办一些通过正常渠道办不了的事;送礼给公检法是为了办一些超越法律的事。问题是送礼产生的交易费用太高,对于衣食住行费用在收入中还占相当比例的中下阶层的人,就是一个负担,摆在这些人面前选择只能是:要么不送礼,要么牺牲生活费用送礼,无论哪种选择都是艰难的。在当今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交中交易费用如果太高,无疑对社会中下阶层是一种不公正,是对社会中下阶层的正当权利和社会福利的剥夺,加剧了不平等。一是在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4,(3):7-7
正1《2014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发布1月16日,胡润发布《2014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旨在揭示中国富豪阶层的品牌认知、消费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偏好。报告发现,受厉行节约之风的影响,富豪一年的平均消费下降15%,主要的消费领域是旅游、日用奢侈品和孩子教育。在送礼方面,富豪送礼的比例比去年减少了25%,顶级茅台酒和高档手表不再是千万富豪青睐的送礼佳品,但配饰仍然是富豪最喜爱的送礼类别。在娱乐方式方面,富豪最喜欢旅游、书和品茶。在投资方式方面,房地产仍是富豪投资首选,其次是股票。投资黄金的富豪有所减少,对亿万富豪来说,投资艺术品和做一些另类投资的更多。  相似文献   

3.
林南 《世界博览》2014,(4):60-61
正我们在送礼时不要落入贪多、求大、求贵的误区,这不仅是为了送礼人着想,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礼品能送到对方的心坎上。"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崇其宠章,备其礼物"……作为礼仪之邦,我国素有赠送礼物的传统。通过礼物,人们表达情意、促进了解、增进友谊、传递祝福,不管是在严肃的外交场合,还是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一份礼物总是承载着一段段故事和一份份心意。在刚刚过去的春节,"礼物"成为百度的搜索热词。与"礼物"有关的人均搜索次数最多的分别是丈母  相似文献   

4.
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是穗、深、港经济走廊的中心,总面积66.6平方公里.全镇常住人口不足3万,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却有约14万人,房地产置业的香港业主也有15万人之巨.樟木头由此得来"小香港"之誉.  相似文献   

5.
<正>"亲、诚、惠、容"是2013年中国外交最鲜亮的外交理念,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周边外交的概念性纲领。稍有遗憾的是,对"亲、诚、惠、容"的各种理解和议论很多,却未能见到"权威"的解释。《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  相似文献   

6.
梁实秋被不少学者称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批评,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文学批评、把文学批评作为专门学问、专门事业的人".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强调文学要忠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但对人性观念也有未解释清楚之憾.  相似文献   

7.
正"变"是大自然永恒的主题,你看那日升日落,花开花谢……"变"也是所有艺术的主题:有了音符高低、长短、强弱之变,才有了一曲曲美妙动听的旋律;有了色彩冷暖、浓淡、明暗之变,才有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文章也需要变化。只有"变",才能体现出无穷活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袁鹰筏子(节选)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足以使人胆惊心悸。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的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  相似文献   

8.
<正>策士指封建时代投靠君主或公卿为其划策的人,也泛指有谋略的人。战国时代的策士大多是才智过人的饱学之士,熟谙纵横之术,凭借智慧、口才,四处奔走游说。"说"既是他们的特长,也是他们用以立身扬名的手段。这些策士说话有哪些技巧呢?1.自信。策士游说时充满自信,才可能说服服对对方方,获得赏识。张仪在游说秦王时,尤其显示出他很自信。他说:"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以成  相似文献   

9.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自"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作一统领,接下来的几段都在阐述言行谨慎的表象和结果。谨慎是中国人的优良作风,也是儒家很推崇的  相似文献   

10.
徐奎 《科技信息》2007,(27):236-23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见梁襄王"一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其中,"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课本及教参的解释均为"走近他也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  相似文献   

11.
《论语·公冶长》篇"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之"久而敬之"被认为有二解,一是"晏子敬人";二是"人敬晏子"。分歧主要出现在"久而敬之"之"之"的指代上。从字与句式以及晏子的事迹上分析,"久而敬之"之"之"应指代的是晏平仲。  相似文献   

12.
邓爱华 《科技潮》2011,(2):52-53
如果你要"黑"一个人,请使用"网络水军";如果你想捧红一个人,也请使用"网络水军"。章子怡的"泼墨门"、"诈捐门";郭德纲被"黑";"新红楼"被"黑",都有"网络水军"的参与。"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以发帖回帖为主要手段、为雇主进行网络造势的网络人员,有专职和兼职之分。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送礼时,总是在礼品包装纸上写上“粗品”二字以表示客气,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商店经常备有印着“粗品”字样的包装纸,以供人们送礼之用。在应酬上,“粗”字还有许多用法,例如主人设宴招待客人时,常常说些寒暄的话:“舍下简陋,粗茶、粗酒、粗菜,真是抱歉之至。”用的多有“粗”  相似文献   

14.
朝鲜——朝鲜人很少邀请陌生人来家作客。如您有幸被邀请,千万不能空手去,送礼须等主人单独在家时送。印度——印度人喜欢客人赠送洋酒,尤其是威士忌。因为它在印度是一种"崇高地位"的象征。此外,其他舶来品,如法国香水,澳大利亚围巾,意大利玩具等也很受欢迎。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不喜欢别人送酒,因为他们认为美酒意味懒惰和不求上进。他们喜欢的礼物是笔。澳大利亚——目前最受欢迎的礼品是标有世界各大城市时间的"世界钟",含有生意做遍全球的意思。如果您是到至爱亲朋家作客,那么礼物千万别送得太重,否则  相似文献   

15.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由于该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现代社会一般要求其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世界各国的立法中均有体现,我国《合同法》也对赠与合同做了相关的具体规定,其中,第186条有关赠与人之任意撤销制度颇受关注,不仅在于其内容也在于其在司法适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合同法》第186条出发,探讨赠与合同之任意撤销制度及赠与人之任意撤销权行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差不多算是知晓几微了吧!有了过失,未尝不知道,知道后未曾再犯。《周易》说:‘离开不远即返,无大悔,大吉。'"颜回是孔子最赏识、最器重的学生。孔子在此处称"颜氏之子",就可见一斑。在古代,"子"是对人的尊称。比如孔子,大家又尊称"孔夫子"。因此"颜氏之子"一句,表明孔子对颜回的情感超越了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关于"媚兹一人",多数学者将"媚"看作动词,释为"爱、爱戴",也有学者认为应释为"好";"应侯顺德"之"应侯"有学者将其看作专有名词,理解为"应国之君",另一些学者却将它们分别看作两个词。故训资料、《诗经》句法特点及中古出土文献材料表明,"媚"当释为"好","兹"与"哉"同;"侯"与"乃"同,"应"通"膺",有"承、当"之义。"媚兹一人,应侯顺德",相当于"媚哉一人,膺乃顺德",意即"多好啊这个人,承受了先王美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8.
价值作为一种实践性事实,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并得以发展的一种对象性存在。价值关系虽负载于客体却灌注着人的主观目的,是"主观见之客观"的现实性的实践关系。价值不是"实体之有""属性之有",而是"关系之有",不能将之归并到主观世界里或客体属性上做直观的理解。相反,应将之归属于人的生存关系并进行实践把握。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者因不能理解实践活动对"人的解放"的根本意义,故而遮蔽了价值关系的生存本质和人学意涵,不懂得从社会生活的内在本原处敞开人之为人的生存命义。  相似文献   

19.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又是一个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留给后人许多论著,但他关于教育对象、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论述,至今仍对当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教育对象层次的划分及其影响朱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o.这个分段,是以年龄和智力发展为准的,因此在学习内容和培养要求上,也有所不同,两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他说。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克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O"古人由小学而进人…  相似文献   

20.
<正>《易》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说:"公在高墙上射中了隼鸟,获得它,没有什么不利的。"孔子说:"隼,是禽鸟。弓矢,是射鸟的器具。射隼的是人。君子把器具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怎么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沉稳而不急,所以一出手即有所获,是说具备了现成的器具然后行动。"这段话源于雷水解卦上六爻的爻辞,是一副很美的狩猎图画,卜到这一卦,代表大吉大利、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