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琼斯矩阵详尽地分析了光纤各种不同性质的双折射对光纤环形腔特性的影响,江纤的双折射和扭转使普通单模光纤环形腔的带阻输出特性中的谐振峰分裂为两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偏移量正比于双折射参数g,两组谐振峰物相对幅度取决于光纤的双折射参数和输入偏振态。调整输入偏振态为双折射光纤本征偏振态之一时,就仅出现一组谐振峰。光纤的双折射与扭转对环形腔的精细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利用气流仪测定棉纤维和化学纤维细度的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用不固定称量法测定的棉纤维细度与标准测试方法之间的换算式;提出了用改变试样重量以保持空隙率不变的方法,使一台气流仪能测定各种圆形截面化学纤维的细度。最后并对气流仪测定非圆形截面化学纤维细度的可能性和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黏度聚丙烯熔体的表观黏度与切变速率、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不同黏度聚丙烯熔体制得的皮芯型纺黏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越大的聚丙烯熔体的表观黏度减小速率越快;随着切变速率的加快,熔体的表观黏度不断减小。在相同的纺黏工艺条件下,低黏度的聚丙烯熔体制得的皮芯型纤维更细,断裂强度更小;与机械牵伸工艺相比,聚丙烯复合纤维的解取向程度改变不明显,黏度越小的聚丙烯复合纤维取向度和结晶度越大。采用不同黏度聚丙烯熔体制备的皮芯型纺黏纤维,仅部分纤维截面会呈现皮芯型结构。  相似文献   

4.
荨麻纤维可纺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天然野生植物纤维--荨麻纤维的可纺性.测试了荨麻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和柔软度等指标,分析了荨麻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的纺纱性能;采用不同的纺纱系统和纺纱工艺,对其可纺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荨麻纤维的主体长度较短,细度和长度离散较大,纯荨麻纤维无法成纱,与棉混纺时可以成纱;但成纱质量并不理想.为开发野生荨麻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对苎麻细纱的毛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纤维细度,纺纱支数、细纱捻度、变性苎麻纤维与细纱毛羽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纤维细度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纤维支数愈高,毛羽愈少。 2.纺纱支数对毛羽的数量有一定影响。支数愈高,毛羽量愈少。 3.提出了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回归方程。 4.变性苎麻纤维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 5.提出了S_0=KN_1L_1d_0是衡量苎麻纱毛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环形光纤不同于普通光纤,它的内包层折射率比芯子和外包层都大。我们用贝塞尔函数及其变形函数的精确模式分析了它的传播常数、弯曲损耗、色散和制造容差,首次指出了其较普通光纤有抑制非线性效应明显和实现单模低色散方面具有传光功率强、传光面积大、控制参数多和制造容差大的优势,也提到了其在实现大负色散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纤度PAN纤维预氧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表征手段及纤维密度、皮芯结构测试方法,考察了不同纤度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晶体结构和皮芯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后期,相同的预氧化温度下,纤度较小的PAN纤维发生了更多的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相对环化率和略高的密度;纤度较小的预氧化纤维具有较小的芯,相对容易获得均质结构。  相似文献   

8.
短纤维增强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慧娟 《山西科技》2012,(6):104-107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二异氰酸酯(MDI)、扩链剂(BDO)为原料,利用一步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对短玻璃纤维表面进行了偶联剂处理,将处理过的玻璃纤维添加到聚氨酯中,并改变玻璃纤维的添加量,研究了添加量对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玉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为世界上位居第二位的玉米产量大国,研究和发展玉米纤维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玉米纤维的研究和开发在国际上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成本高,进入市场的产品极少,因此降低成本是为要务。为此,通过研究玉米纤维概况、技术路线(包括纤维原料高分子聚丙交酯的合成研究等)和性能,认为玉米纤维具有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着色性能好,完全生物降解等特性,具备生态循环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纤维,可以从聚合与成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纺织纤维断裂研究的有关成果。纤维的断裂形态可以归纳为8种基本类型;纤维断裂的产生区域随纤维的结构及所受破坏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纤维在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断裂形态各具特点;纤维微裂纹的产生主要有3种机理;研究纤维的断裂有多种近代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泥中分别加入碳纤维和镀膜碳纤维所制成的导电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导电性能,探索其用于智能水泥的可能性.经过对含有不同短切长度和含量的碳纤维、镀膜碳纤维导电水泥试样进行测试和分析后发现:碳纤维和镀膜碳纤维加入到水泥中制成的试样,其电阻随着压力和剪切载荷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镀膜碳纤维试样比碳纤维试样表现得更为敏感,并且都反映了试样受到压力后其内部裂纹的闭合和扩展情况,利用这种特性,使其有可能作为一种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在碳纤维制备过程中,预氧化碳化工艺参数对碳纤维抗张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抗张强度随预氧化纤维鞘面积含量增加而提高,在一定速度范围内(4m/h26→m/h)随碳化速度的加快而提高。当预氧化和碳化工艺相匹配时,才能得到高抗张强度的碳纤维。  相似文献   

13.
通过牌号为5000s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较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研究了共混物及其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变差,共混物纤维的强度由6.21 cN/dtex提高到8.8cN/dtex,共混有效地改善了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醇纤维和维尼纶纤维为增强纤维,研究了水化时间、养护方式和纤维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水泥石力学性能提高;养护方式影响素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但较小影响纤维增强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少量纤维加入到水泥基体中,能有效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较高强度模量的聚乙烯醇纤维的增强增韧效果优于较低强度模量的维尼纶纤维。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腈热氧稳定化纤维鞘芯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考特尔—3K原丝,在烘箱中模拟连续预氧化过程,研究了氧化温度和时间对纤维鞘芯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仅当四段实施的氧化温度分别都低于每段进口丝的初始放热温度(DSC结果,5℃/min)时,才可获得无芯的稳定化纤维。  相似文献   

16.
金属纤维是一种新型多用途工程材料.利用多齿刀具在普通卧式车床上加工出了连续铜纤维,通过与拉拔法生产的铜纤维SEM观察对比,发现多齿刀具制造的铜纤维具有粗糙的茸状形貌表面结构特点.并应用切削试验对比了采用不同切削用量时铜纤维的表面形貌,研究了切削用量对于铜纤维的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于铜纤维的表面形貌影响最大,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影响较小.因此为获得具有茸状形貌表面结构特点的连续铜纤维,应该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并根据当量直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相似文献   

17.
紧密纺纱线中纤维的捻度分布及内外转移情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示踪纤维技术对紧密纺和传统环锭纺纱线中纤维的排列和转移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比。在实验中,用美国科视达公司研制的Hi-scope视频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纤维在纱线中的三维空间坐标,作出纤维在纱线中的空间分布图。另外还对纱线中纤维的径向住置和半螺距进行了测量,计算出纤维的内外转移系数和捻度的径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了化学合成短纤维线密度的检测原理,并设计研制成功了纤维线密度智能化测试仪器,试验分析表明,测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实现自动检测纤维根数和计算线密度值。  相似文献   

19.
用聚丙烯腈纤维经化学镀铜再电镀镍制成的导电PAN/Cu/Ni纤维作填料,与HIPS树脂熔融共混,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对纤维表面镀层的形态结构、导电性及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包括导电填料量、混炼时间及纤维表面处理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同时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助脱剂处理浓度、茵液处理时间和不同茵种对苎麻脱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茵种的培养液处理苎麻,处理后苎麻残胶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助脱剂处理浓度之间对苎麻脱胶效果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三个处理因素间的互作都不显著;脱胶助剂三聚磷酸钠的适宜处理浓度为0.30%,而茵液处理苎麻纤维的适宜处理时间是1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