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有许多方面与病毒相似。近年来,已有学者证明细菌L型感染与某些肿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而细菌L型能否通过垂直感染方式由母体传播给胎儿,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国内外均无系统研究。某些病毒及弓形体的致畸作用已得到公认,细菌L型的致病特性有许多方面与缺壁微生物相似,且L型菌的原生小体大小与中等病毒相同,从理论上推测细菌L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培养L型菌检出率的方法,了解L型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为防治L型菌所致的肺部感染提供检测依据.方法:对200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与L型菌培养的检测,对分离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细菌39株,其中L型菌21株,占53.8%,普通细菌18株,占46.2%;L型菌以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多,各占42.8%.药敏试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部分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结论:L型菌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比例较高,应将L型菌检测作为常规实验开展,以减少漏诊.同时,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L型菌的产生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耐药性。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32例 ,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 2 .0 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 m L 中静脉滴注 bid,疗程 7~ 14天 ;分离的细菌用纸片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 :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总有效率为 94% ,细菌清除率为 83%。结论 :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细菌耐药性低。  相似文献   

4.
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在门诊检验时,一般靠镜检来进行诊断。但单纯依靠镜检,容易漏诊或误诊,给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带来困难。因此,在患者尿常规异常的情况下,还应做尿培养,以便合理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下面,谈一下尿培养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诊断、用药、疗效观察等方面的意义。诊断方面:患者有泌尿系感染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尿常规改变,在未用抗生素之前,留取早晨中段尿做尿培养(因若用抗生素后,药物大量在肾脏排泄,尿中含量增高,而使细胞变成L型,不易培养)。根据细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常见致病菌L型的实验室诱导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纸片弥散法和试管稀释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进行L型菌的抗菌药物实验室诱导。结果: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均可不同程度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形成相应的L型细菌,相同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未诱导出。结论:部分抗菌药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某些细菌失去细胞壁转为L型菌,继而发生生物学性状的改变,临床诊断治疗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对唐山某养猪场流行的一种以腿部关节肿大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纯化、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发现此病是由α溶血型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此细菌具有致病性,但是细菌的种群未测定出。建议猪场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需氧恶性杆菌和海栖热袍菌基因组中第珠ATG规则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第一AGT规则用于需氧恶性杆菌(A.pernix)和海栖热袍菌(T.maritima)两类细菌基因组中,用已知的ORF(包含已知基因编码区)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以ATG起始的ORF序列,正确率分别为100%,89.9%,并对两种细菌基因组中L-Ter第一ATG之间的距离作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ATG起始的ORF中,L-Ter第一ATG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以ATG起始的4至5倍,很可能是非ATG起始的ORF的一个重要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细菌终止密码在L-Ter和Ter中的使用频率,发现在Ter中终止密码子使用的偏置程度比在L-Ter中大。  相似文献   

8.
致病细菌的检测对保障人们的健康和饮食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渐增多的医院内感染、水质和食品污染、生物反恐等都需要灵敏、有效的细菌检测手段。近些年来,细菌检测领域发展很快,不同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5,(7B):84-84
临床表明,进入夏季以来,女性泌尿系统遭受细菌侵袭的几率明显增加,比冬季增加50%以上。而尿道炎是将尿从膀胱排出体外的管道——尿道的炎症。据了解,尿道炎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对于女性来说,细菌一般是从阴道侵入尿道。在20-50岁的人群中,女性感染是男性的50倍,5%左右的青春期女性发生过这类感染。尿道一旦受感染,便会有排便疼痛以及尿频,尿急感。  相似文献   

10.
嗜热乳酸杆菌T-1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产L-乳酸的一株细菌T-1进行了营养缺陷型的初步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鉴定出蛋白胨中的某些物质是它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后,在同样时间下比不加蛋白胨时菌体量明显增长;蛋白胨含量为15g/L时,发酵L-乳酸产量达到85.0g/L,比不加蛋白胨时的产量提高了48%;转化率为81.0%,比不加蛋白胨时的转化率提高了25%,从其发酵特性试验得出了T-1的最适发酵条件。发酵液中L乳酸的纯度为99.396。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科技》2008,(2):22-22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猪瘟。春夏之交各种细菌、病毒开始繁殖,猪容易感染猪瘟病毒,要防猪瘟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后对照组COD为6.45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53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52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mg/L;25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mg/L,90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g。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证明,空气中存在大量灰尘、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未消毒的普通动物手术室内空气被大量细菌污染,≥0.5μm的粒子高达30万粒~200万粒/L,而空气中的浮游菌与≥0.5μm的粒子在数量上大约有1:10万的关系。这种手术室空气环境较差,常造成手术感染,而避免手术感染是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浸矿细菌抗镉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镉离子,确定浸矿细菌对镉离子的抗性以及镉对浸矿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细菌的生长和活性起不同的作用.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低于0.1 mmol/L时,镉离子是浸矿细菌的营养物质,对细菌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高,对细菌的生长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浸矿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镉能力,镉离子浓度在高达8 mmol/L时,浸矿细菌仍然生长,保持好的活性.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为10 mmol/L时,浸矿细菌的生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标本直接涂片及L型培养的重要性,以达到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细菌学检验资料。方法对216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尿培养标本采取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普通培养+L型培养,并试行分级报告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L型培养阳性率为60.2%,高于直接涂片(34.7%)和普通培养(25.9%)。结论尿标本直接涂片及将L型培养列为常规检验是尿液细菌学检验所必须的,是尿液细菌学快速检验及提高实验室的阳性检出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病原菌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患病三疣梭子蟹样本中的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及zobell2216E海水营养琼脂分离患病样本中的病原菌。采用细菌常规生化鉴定方法,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采用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采用人工感染实验的方法,证明分离菌株是三疣梭子蟹致病病原菌。该菌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型,在低于10 g/L的NaCl胨水中不生长。16SrRNA和gyrB基因与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同源序列具有99%的相似性。分离菌株对三疣梭子蟹有明显的致病性。需钠弧菌是引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石桥镇九里村三疣梭子蟹严重死亡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制酒废水替代成本较高的传统培养基进行细菌型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并对5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无机氮源可以作为细菌生长和絮凝剂合成的外加氮源,促进细菌的生长和絮凝剂的合成,5株细菌都在C/N15∶1~25∶1时有度为9000mg/L。X15经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特征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在制作单一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例严重感染的小鼠,因此,对其感染机 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 从严重感染小鼠的阴道内分离得到真菌与细菌,经纯化 3 代后得到 15 个真菌样本和 19 个细菌样本,对于真菌样本进行念珠菌的显色培养基鉴定,对于细菌进行了 16SrDNA 提取、PCR 验证和 PCR- DGGE 分析,对不同种细菌的 DNA 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分离出 1 种真菌和 4 种致病性细菌,证实了小鼠阴 道重度感染是由 1 种真菌和 4 种细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结论 我们所发现的小鼠阴道重度感染模型,是由白色念 珠菌( Monilia albican) 与 4 种细菌,即变形菌( Proteus vulgaris)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产 碱杆菌( Alcaligenes Castellani&Chalmers) 和芽孢杆菌( Bacillus) 的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马杰 《科学世界》2007,(6):87-87
现在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有四五条鞭毛,形成螺旋状旋转运动,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胃癌、胃溃疡。有研究报告指出,人类在大约5.8万年前即已感染这种细菌,那是人类从东非向世界扩散迁徙的同一时期。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的基因,也许可以知道人类大迁徙的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 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I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I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