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卢明 《科技资讯》2006,(16):234-23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到党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其中之一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基础上的多种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长期共存。那么正确兼顾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之所在。而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安排人事的职能以及统一战线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两个层次,一是任何政党都必须注意执政能力建设,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执政能力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性资源,在政治学意义上有着丰富的意蕴。增强执政能力,保持执政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稳定性是执政党的最高政治诉求。从政治学的视角,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整合多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治发展和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蒋巧云 《科技资讯》2005,(23):164-1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将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如此重要位置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的对应范式是社会整合机制,具体包括动力机制、利益均衡机制、社会流动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民主法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经验。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角度,分析当前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探讨了如何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劳动关系、职工权益是我们必须注意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在社会内部,利益矛盾的运动不断推动着利益的分化和整合。就个人而言,利益动机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同时也在塑造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对利益矛盾调控的水平将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和自身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考察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不难看出:评判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归根结底看的就是这个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开始进入利益分化的时代,我们却缺少制度化的利益博弈的机制,于是进行优良的政治设计,构建政治和谐尤为重要,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构建政治和谐,其核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党和国家的关系即改变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转型的问题,二是党和社会的关系即加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问题。只有现代的民主与法治,才能为千百年来实现政治和社会和谐的理想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建立对于现存的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政府的能力进行改革与提升。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地化解矛盾,造就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使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及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各种不和谐因素,归根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就是实现资源或利益的平等分配,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同时,社会公正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反映了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思想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做好各方利益的协调工作。当前中国转型时期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有效地处理这些利益关系问题.必须采取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途径来促进社会利益的协调和整合。  相似文献   

14.
试论经济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斌 《山西科技》2010,25(3):34-35
经济法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使命,以维护社会利益为特征,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益协调能力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施政能力,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与否。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利益协调能力,解决这些矛盾,才能够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从深化服务着手,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西藏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实现公共治理的和谐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快公共治理的改革,通过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治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建设西藏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以及相关保护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难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它已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体系和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健康运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讨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消除社会不公正现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公正、协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