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09,(8):F0002-F0002
作为中国最大的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由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博大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参与组建。1998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诺赛基因的基础上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9,(12):F0003-F0003
作为中国最大的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由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博大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参与组建。1998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诺赛基因的基础上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10,(2):F0002-F0002
作为中国最大的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由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博大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参与组建。1998年1O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诺赛基因的基础上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4.
见到沈岩院士,是在庆祝"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他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却并不愿多谈自己.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采用DNA序列测定、基因克隆、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等方法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大部分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谱、转录图谱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的分析。进而发现、克隆和研究了许多新基因,如青光眼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这些结果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并有助于从人灰基因组中去除有害基因。最后本文探讨了人类基因组研究可能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因研究成为世人瞩目焦点,上海正在迎头赶上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全球的生物学家和生物学研究机构都将目光集中在基因的研究上。1990年,美国率先开展了“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计划耗资30亿美元,用15年时间完成对人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11,(11):52-52
近日,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Bio Korea”)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组织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企业为核心的12家企业组成北京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团,联合韩国京畿道生物技术中心(GGBC)共同举办了“北京生物医药峰会”。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芝 《科技潮》1998,(6):32-32
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点位基因结构的研究》是国际人体基因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而被首都新闻界和两院院士共同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生命科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新科学技术之一。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它已连跨5个台阶,跃进到第六个发展阶段。正如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人之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基因组研究负责人沃森在总结其发展轨迹时所说:人类现正处于生命科学的第六阶段,即继孟德尔遗传学说、DNA 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基因控制和基因重组之后的人类基因组阶段——即人体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研究。所谓"人体基因组"是指一个人从他(她)的父亲和母亲身上获得的所有基因的总和。人体基因组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储存基因组信息的所有核苷酸(组成 DNA 的化学物质,共有4种)的排列顺序全部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王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新的心房颤动致病基因,这是该团队继2008年发现首个常染色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11,(11):52-55
北京市16区县科委协办北京峰会亮相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近日,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BioKorea")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组织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企业为核心的12家企业组成北京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团,联合韩国京畿道生物技术中心(GGBC)共同举办了"北京生物医药峰会"。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它不仅提供人类优质蛋白质,还蕴藏有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海洋环境的严酷性和条件的特殊性,开发海洋资源难度较大,只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关键的基因工程技术,才有可能持续地发展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从而为解决21世纪人类资源匮乏的问题开创新路。本文以长期困扰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班杆状病毒为例,阐述了该病毒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开展该病毒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性。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为防治养殖病害奠定基础。本文还强调了深海基因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潜在宝库,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开展深海基因资源的研究在我国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发现自己的缺点比发现自己的优点更重要,因为有针对性地改正缺点可以提高自己。同样,对于人类基因组研究来说,发现并研究正常的基因固然很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发现有缺陷的基因更为重要,因为正是这些有缺陷的基因导致了很多严重的疾病,诸如癌症、早老性痴呆症和心脏病等等。 当然,要发现所有有缺陷的基因的前提是发现所有的基因即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然后再在里边发现有缺陷的基  相似文献   

13.
据2月12日6国科学家公布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最新成果,人体共有约3-4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套,世界各国投入巨资寻找基因的研究实为一场“基因抢夺战”,“基因侦探们”在这3-4万个基因中逐个探索,一一破译,发现一个少一个,能抢一个是一个:谁占有较多的基因专利,谁就将在人类基因的商业开发方面(包括基因药物、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抢得先机。生物医药企业只有在获得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情况,现已对13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概念性翻译获得了8种蛋白质(或其亚基)的氨基酸序列,还对中华绒螯蟹的微卫星序列和序列表达标签开展了初步研究,总体上,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较薄弱,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加强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的广泛深入研究,重点突破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为中华绒螯蟹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迅猛发展,目前世界的研究焦点已集中到搜寻人类疾病基因的工作。然而,由于经济效益的日益突出,在过去一年内大大小小医药公司的卷入已导致了一场全球性“抢”基因大战。 找遗传病基因首先要从遗传病家系入手,因此,以下关系式已经清楚地形成,即:遗传病家系=基因=Money。我国地广人稠,遗传迁移较小,拥有极其丰富和理想的遗传资源。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采取各种方式企图掠夺这一宝贵资源。同时也应看到,这一资源是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经过全国16个单位19个课题组3年半时间的协作,近日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通过以中科院院士吴文教授为首的由10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八五”期间最大的研究项目,由两位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教授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SARS病毒进行基因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获得相关病毒比较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感染人类的SARS病毒起源于蝙蝠。该分析对引起SARS的病毒在人类及动物宿主中的传播途径进行了迫踪,其结论与SARS在2004年已被根除的主张相左。  相似文献   

18.
<正>简介:王志敏,生于1978年,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遗传学部研究组长、上海市疾病与健康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青年PI、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海席勒研究所执行副所长。在干细胞、肿瘤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和多基因疾病、生物医学转化应用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与地方各大项目、人才基金,参与多项973、863课题,发表文章30余篇。  相似文献   

19.
宏基因组是特定环境全部生物遗传物质总和,决定生物群体生命现象。特定生物种基因组研究使人们的认识单元实现了从单一基因到基因集合的转变,宏基因组研究将使人们摆脱物种界限,揭示更高更复杂层次上的生命运动规律。在目前的基因结构功能认识和基因操作技术背景下,环境细菌宏基因组成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环境细菌宏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筛选和基因系统学分析使研究者能更有效地开发细菌基因资源,更深入地洞察环境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27日下午,10万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100KPathogen Genome Project,100KProject)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在京师大厦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中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所、诺赛基因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科学技术处负责同志出席仪式,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