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未掺杂、电荷掺杂和C1掺杂的聚吡咯、聚呋喃、聚噻吩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自旋密度、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合物键长趋于平均化,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整个分子链而C1原子掺杂对聚合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C1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极子分布局域在C1原子附近的大约7个碳原子上,掺杂能够明显增强仃电子共轭性,降低能隙,从而增强导电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1YP/6-31G(d)水平下对主链含有30个原子的聚乙炔和聚硅烷在未掺杂和电荷掺杂及掺杂后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几何全优化,再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炔中,电荷掺杂后在链中间区域形成了极子,加电场后,极子偏离中间位置向链的一端移动,电场越大,极子偏移也越大:在聚硅烷中,电荷掺杂后形成的极子几乎遍及整个分子链,加电场后极子移到了链端.表明在同样的电场下极子在聚硅烷中的移动程度比在聚乙炔中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Xα方法(DV-X)α,对表面掺杂N原子后的NiTi合金表面TiO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各原子间的键级、电荷分布、Mulliken集居数和态密度.结果表明:表面掺杂后,在Ti原子的3d,4s,4p轨道和N原子的2p轨道之间发生了有效的作用,改变了表面膜的电荷分布,表面负电荷增加,从而抑制了C1-等阴离子的吸附,阻碍电子的失去,提高了其抗点蚀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体液中Ca2 、PO4在表面沉积形成羟基磷灰石,使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理论计算阐明了NiTi合金表面掺N后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Xα方法(DV—Xα),对表面掺杂C原子后的NiTi合金表面Ti0_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各原子间的键级、电荷分布、Mulliken集居数和态密度.结果表明:表面掺杂C后,在Ti原子的3d、4s、4p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之间发生了有效的作用,改变了表面膜的电荷分布,表面负电荷增加,从而抑制了CI-等阴离子的吸附,阻碍电子的失去,提高了其抗点蚀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体液中ca2 、PO34在表面沉积形成羟基磷灰石,使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理论计算阐明了NiTi合金表面掺C后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铝、硅和磷原子掺杂碳纳米锥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研究其场发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纯碳纳米锥相比,铝和硅原子掺杂对其场发射性能的提升意义不大,磷原子易于掺杂在碳纳米锥顶部,引起其费米能级附近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明显提升,功函数和离化能降低.计算结果表明,磷掺杂碳纳米锥体系是较好的场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_nGa~-(n=1~7)团簇的几何结构、相对稳定性、电子特性和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掺杂镓原子的铜阴离子团簇改变了纯铜阴离子团簇的结构。该团簇基态结构的平均原子结合能,一阶、二阶差分能量,HOMO-LUMO能隙,垂直电离能都表现出奇偶振荡的行为,偶数个铜原子的团簇比较稳定,Cu_4Ga~-的结构极其稳定。此外,通过分析原子电荷分布,发现团簇中的总电荷是由镓原子向铜原子转移。对团簇的磁性研究发现磁矩表现出奇偶振荡,而且团簇的总磁矩主要来源于镓原子4p轨道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石墨烯与关联单壁碳纳米管物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方法(DFT)对石墨烯和卷曲后的关联碳纳米管(8,0)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每行斜键键长呈AAB周期变化,关联碳纳米管斜键长度成AABB规则变化,竖键长度均不变.石墨烯的密立根电荷数值大小分布无明显规律,内部原子多为正值,外部多为负值.关联碳纳米管的密立根电荷分布相对较有规律.碳纳米管的内部碳原子也有吸引电子的能力,从而与其它原子形成离子性键.两者在费米能级态密度大部分均由p轨道贡献.但是关联碳纳米管的费米能级也有一部分来自于s轨道电子的贡献,而石墨烯则几乎没有来自s轨道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染料分子AQ310,AQ311,AQ312原子替换后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分子的几何结构、能级能隙、前线分子轨道、吸收光谱等参数对原子替换后的性质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原子替代后的AQ312共轭桥基团扭曲明显,分子对基底敏化时不易发生堆积.此外,AQ312的HOMO能级上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L2DZ水平上对CunGa(n=1-3)二元合金小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稳定结构.并对基态结构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平均结合能、最高占据轨道能级和最低空轨道能级以及两者间的能隙.结果表明CunGa(n=1-3) 团簇不易失去电子,掺杂Ga原子后使得团簇更稳定,其中Cu3Ga团簇稳定性较强,化学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超细金属和二元合金磁粉的制备及静态与动态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多元醇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属及二元合金磁粉,XRD和TEM分析表明,所制超细金属磁粉粒长为50nm左右,其形状近似为球形,Co粉和Ni粉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面CoxNi1-x合金粉为固溶体或Co和Ni的fcc相混事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静太磁性能测试,当0≤x≤1(mol)捍,比饱和磁化强度σ从18.8Am^2/kg变化到128.8Am^2/kg,而矫顽力Hc从14000A/m降至  相似文献   

12.
回顾无穷大的历史,提出现存的几个问题,展望无穷大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造纸、涂料和皮革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 (Tetrahymenashanghaiensis)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四膜虫在工业废水中的生长和繁殖速度明显受到抑制 ;废水经过过滤以后 ,悬浮在水体中的颗粒状有毒有害物质减少。毒性下降 ,对虫体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空间。他的兴趣对情报信息的现状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采用netscape的Navigator进行知识检索、查询与采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生产技术的研究范畴显然是很不相同的,但是其间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古代的西方,前二者,包括人文科学的研究在内,统称为哲学,而自然科学则称为自然哲学.在那时,研究的面一般都是很广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达·芬奇.他曾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从天文、地质、生物、解剖、医学、工程、建筑、绘画以至飞行,无所不包.我国古代也是如此.如《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也都是百科全书一类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立体有择法合合成了具有 Kaggin结构的过氧型杂多配合物 :α-M6- m Hm[Si W11Ti O4 0 ]·x H2 O,α-M6- m Hm[Si W11( Ti O2 ) O3 9]· x H2 O和βi-M6- m Hm[Si W11( Ti O2 ) O3 9)· x H2 O.( m=K、TBA;i=1 ,2 ,3 ) ;用 IR、UV、极谱—循环伏安、183 WNMR等测试方法对其性质、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它们都是具有 Keggin结构的过氧杂多配合物 ,它们对顺丁烯二酸的 H2 O2 环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浮选机组的主要性能、结构特点及在选矿厂的应用,实践应用表明,该设备设计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浮选效果佳,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立体有择法合合成了具有Kaggin结构的过氧型杂多配合物α-M6-mHm[SiW11TiO40]@xH2O,α-M6-mHm[SiW11(TiO 2)O39]@xH 2O和β-M 6-mHm[SiW11(TiO2)O39)@xH2O.(m=K、TBA;i=1,2,3);用IR、UV、极谱一循环伏安、183WNMR等测试方法对其性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具有Keggin结构的过氧杂多配合物,它们对顺丁烯二酸的H2O2环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普通念珠藻中水提、碱提多糖的分离、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前后分别用蒸馏水10.5mol NaOH溶液从普通念珠藻中提取,分离出水溶性多糖SP和JP,并对SP,JP的一些简单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完全酸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表明,SP含葡萄糖,JP含葡萄糖和木糖;将SP,JP进行种子发芽活性试验,结果表明:PS在0.5-2mg/L范围内对实验物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9%,5%,8%,而JP在0.5-40mg/L范围内对的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9%,7%,对SP,J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