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研究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与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采用RNAi技术沉默Caco2细胞的ANXA2表达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水平,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NXA2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线粒体正常膜电位发生改变(P0.05),线粒体结构受损;同时,形态学检测结果表明,ANXA2表达被抑制后细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凋亡样特征。结果提示:ANXA2在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的高表达能一定程度地促进细胞生长,抑制ANXA2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凋亡样形态特征,但不足以引起细胞广泛而明显的凋亡;推测ANXA2表达水平并不是唯一影响瘤细胞凋亡的因素。该结果支持关于ANXA2具有作为肿瘤靶向诊断、治疗靶分子潜能的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ANXA2对人肝癌细胞F-actin表达的调节,通过siRNA技术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ANXA2表达,以免疫荧光法观察了F-actin表达及细胞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抑制ANXA2基因表达后,细胞聚合成束的F-actin明显减弱,并由聚集分布变成弥散分布,且细胞的伪足、微绒毛等微结构生长受到抑制.结果提示,ANXA2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改变了SMMC-7721细胞F-actin的表达、聚合、重排与分布,从而导致细胞的细胞骨架重建,进而引起细胞的运动力与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上述结果对进一步阐明ANXA2如何影响F-actin的动态组装以及ANXA2在细胞骨架系统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溶质载体26 A3(solute carrier 26 A3′SLC26A3或DRA)在Caco2细胞中细胞内定位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构建pIRES2-ZsGreen1-SLC26A3质粒,转染Caco2细胞,G418筛选获稳转pIRES2-ZsGreen1-SLC26A3 Caco2细胞。设立未处理的Caco2细胞组(Caco2组)、转染空质粒的Caco2组(NP-Caco2组)、转染SLC26A3质粒的Caco2组(SLC26A3-Caco2组)、LPA处理的转染空质粒的Caco2组(LPA+NP-Caco2组)和LPA处理的转染SLC26A3质粒的Caco2组(LPA+SLC26A3-Caco2组),以LPA与Caco2细胞共孵育12 h为观察时间点(LPA浓度为100μmoL/L),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Caco2细胞中SLC26A3的定位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Caco2细胞中SLC26A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结果显示LPA+SLC26A3-Caco2组SLC26A3细胞膜定位较SLC26A3-Caco2组的略有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PA+NP-Caco2组的糖基化SLC26A3蛋白表达量较Caco2组与NP-Caco2组的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相对β-actin的表达量,LPA+NP-Caco2组vs.Caco2组:0.83±0.446 vs.0.14±0.050,P=0.018;LPA+NP-Caco2组vs.Np-Caco2组:0.83±0.446 vs.0.29±0.032,P=-0.044)。由此可知,LPA可促进SLC26A3在Caco2细胞的细胞膜定位和蛋白表达,从而为LPA作为治疗结肠炎相关性腹泻的候选药物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形态及细胞内[Ca~(2 )]i的影响,揭示龙葵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AO/EB双染HepG2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Fluo-3/AM单染HepG2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 )]i的改变.结果发现龙葵碱作用于HepG2 48h后,细胞形态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细胞内[Ca~(2 )]i浓度明显升高.表明龙葵碱升高细胞内Ca~(2 )浓度启动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5.
探讨Exfoliazone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细胞株,应用MTT比色法检测Exfoliazone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料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形态;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的表达;Annexin V/PI双染检测Exfoliazone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Exfoliazone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抑制,在药物处理24、48和72 h后,半数细胞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16 和8 μmol/L.进一步研究表明,Exfoliazone可诱导PARP切割,细胞出现核质浓集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Annexin V/PI染色证实Exfoliazone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且以早期凋亡为主.Exfoliazone可能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赤参水提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接种入96孔板,24 h后加入赤参水提物,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法,计算肝癌细胞生长存活率;Acridine orange/ethylene dibromide(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p5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赤参水提物可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1.0 mg/mL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荧光染色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细胞;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后,Bcl-2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而Bax和p53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检测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M患者26例,子宫肌瘤患者34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术前检测MMP-9,ANXA2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血清MMP-9,ANXA2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MMP-9和ANXA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系列联合检测AM的特异度为85.29%,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82.35%,5.88%,73.53%,47.06%)(P0.05),同时约登指数(0.622)和准确度(81.67%)最高; ROC曲线显示: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单独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检测MMP-9、膜联蛋白ANXA2可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洛铂(LBP)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洛铂加入对数生长期的CNE-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细胞生长状态;四甲基氮唑蓝(MTT)法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洛铂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CNE-2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洛铂作用CNE-2细胞后出现明显的凋亡学形态特征.MTT法显示洛铂能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洛铂能使CNE-2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洛铂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可能与调节Bcl-2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模拟微重力效应对神经组织形态结构、骨架系统和凋亡的影响.原代培养人脑癌旁细胞7 d后,一组回转,另一组静置.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微细形貌;用TRITC标记的二抗和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分别显示β-tubulin和F-actin的分布.回转时间延长至7、14 d后细胞体明显变大,细胞对基底的贴附能力显著下降.14 d回转组胞浆内细胞器结构变少,线粒体断裂同时相互离散,并有大量空泡.回转组胞质内β-tubulin和F-actin表达明显减少,F-actin绕核呈环,分布紊乱,且1个细胞核解离成几个微核.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一周能明显影响神经组织细胞的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同时引起骨架蛋白的高度紊乱并伴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海马表面形态学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马表面形态学来研究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海马表面的萎缩形态特征.首先,对57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基线和第12个月两个时间点的结构磁共振影像进行预处理,分割出海马体.接着,计算海马表面两个时间点的贝尔特拉米指标.最后,用独立成分分析提取海马表面贝尔特拉米指标的局部特征.实现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海马表面的形态学特征提取,并用于分类.贝尔特拉米指标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贝尔特拉米指标能够检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海马表面的萎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时MAP2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细胞培养6 d后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AP2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点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AP2表达呈阳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AP2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即随诱导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结论 NGF成功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体外细胞研究提供细胞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叶青根多糖(RTP)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0.65、1.25、2.5、5、7.5、10 mg/mL)的RTP作用于肝细胞L-02不同时间(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出对肝细胞L-02无毒性的RTP质量浓度.对肝细胞L-02无毒性质量浓度的RTP作用于HepG2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出RTP对HepG2细胞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和时间.最佳质量浓度的RTP干预HepG2细胞一定时间(最佳作用时间)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P21、Cyclin D1、Bcl-2、Bax、E-cadherin和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51表达水平.转染miR-151抑制剂抑制HepG2细胞中miR-151表达,检测抑制miR-151表达后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及细胞中P21、Cyclin D1、Bcl-2、Bax、E-cadherin和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低质量浓度(0.65、1.25、2.5 mg/mL)RTP对肝细胞L-02无毒性.RTP作用HepG2细胞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25 mg/mL、48 h,1.25 mg/mL的RTP及抑制miR-151表达均可降低HepG2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细胞中Cyclin D1、Bcl-2和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HepG2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P21、Bax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且RTP可抑制HepG2细胞中miR-151表达.过表达miR-151且同时用1.25 mg/mL的RTP作用HepG2细胞时,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数及细胞中Cyclin D1、Bcl-2和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P21、Bax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RTP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iR-15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3-D培养和shRNA技术首次建立了VEGFR2低表达的人源性多囊肾CRL2830细胞体外模型,进一步考察该基因表达抑制对多囊肾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细胞相比,VEGFR2表达抑制虽然不影响细胞生长速度和侵袭能力,但能引起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和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容易形成团状结构;3-D培养结果表明VEGFR2低表达能显著延缓囊肿的生长速度,有效诱导囊肿细胞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刺参多糖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生Wistar大鼠24只,经胰酶消化分离可得星形胶质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S-4对细胞的毒副作用;采用伊红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检查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特征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 DI的表达;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结果 HS-4浓度在0.1~100μg/mL,作用时间为3,5 d时,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HS-4浓度在100μg/mL,作用时间为7 d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体外培养的细胞与HS-4单独作用,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HS-4与FGF-2联合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蛋白GFA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S-4在1μg/mL和5μg/mL时,GFAP表达升高了169%和183%;对照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 DI表达最低,FGF-2单独作用后,Cyc DI表达略有升高,当HS-4与FGF-2联合作用后,Cyc DI表达明显升高;对照组BrdU阳性率最低,占细胞总数的12.9%,FGF-2单独作用后,BrdU阳性率略有升高,占细胞总数的16.4%,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HS-4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与FGF-2联合作用,BrdU阳性率明显升高,占细胞总数的28.5%和5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静息状态星形胶质细胞无迁移,HS-4与FGF-2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迁移明显.结论 HS-4与FGF-2能有效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其活化机制主要是强化细胞增殖与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醇提物(EP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1/2发生巨泡式死亡的机制及对荷鼻咽癌转移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MTT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PS对CNE1/2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设计荧光示踪实验,设置空白组、荧光黄处理组、荧光黄+EPS处理组、荧光黄+EPS+细胞松弛剂处理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细胞荧光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fos、ARF6、DUSP1、p-DUSP1、ERK1/2、p-ERK1/2等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小分子c-fos抑制剂T-5224及DUSP1抑制剂BCI分别处理细胞并孵育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EPS处理过表达ARF6及c-fos的鼻咽癌细胞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在蛋白水平进行验证.最后通过荷鼻咽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研究EPS在体内的抑瘤作用,瘤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相关蛋白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S能明显抑制CNE1/2细胞的活性及增殖(P0.05).荧光黄+EPS处理组与荧光黄+EPS+细胞松弛剂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细胞松弛剂并不减少细胞对荧光示踪剂的摄取.与对照组相比,p-ERK1/2、c-fos、p-DUSP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使用c-fos及DUSP1抑制剂后,巨泡式死亡现象消失,过表达ARF6及c-fos也能逆转液泡在细胞内集聚.体内实验显示EPS能抑制荷鼻咽癌移植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组瘤组织中c-fos、p-DUSP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一致.结论:EPS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并通过抑制ARF6/ERK1/2/c-fos通路和DUSP1磷酸化诱导人鼻咽癌CNE1/2细胞发生巨泡式死亡.  相似文献   

16.
探究石蒜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加或不加SS31情况下,石蒜碱对HepG2细胞凋亡比例的影响;用核酸染料Hoechst 33342评估凋亡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用Western blot分析技术检测PARP片段的表达情况.成功构建靶向线粒体的Mito-Grx1-roGFP2转基因稳定株肝癌细胞系HepG2. SS31作为线粒体ROS的定向清除剂,能够改善石蒜碱引起的HepG2细胞形态学损伤及细胞核内PARP切割,抑制石蒜碱诱导的细胞凋亡,降低反映线粒体ROS含量的405 nm/488 nm荧光比值.研究结果提示,线粒体内ROS水平的改变是石蒜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石蒜碱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潜力药物,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对象,研究了用多糖处理后培养细胞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多糖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对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用1.0×10-2g/mL的多糖处理培养细胞48h后,出现典型的形态学凋亡现象和明显的DNA片段化,细胞凋亡率达到40%左右.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生,BCL-2蛋白的表达下降,而BAX蛋白的表达上升.因此,结果表明多糖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龙葵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龙葵碱对3种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大肠癌细胞Ls-174的细胞毒作用.并从细胞凋亡角度揭示龙葵碱对敏感细胞株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观察龙葵碱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AO/EB双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confocal)观察龙葵碱对HepG2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PI单染,流式细胞仪测定龙葵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龙葵碱作用于HepG2、SGC-7901、LS-174的IC50分别为14.47μg/mL、(50μg/mL、(50μg/mL;在形态学观察实验中,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0.003 2μg/mL、0.016μg/mL龙葵碱使细胞外周呈微弱皱缩状改变,0.08、0.4、2μg/mL龙葵碱使HepG2细胞出现大量碎片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凋亡率测定结果表明5个剂量龙葵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14.4%、17.3%、18.9%、32.2%,0.08μg/mL喜树碱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率为21.9%.细胞周期观察发现龙葵碱各组G2/M期均消失,S期明显升高.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比较敏感,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将HepG2细胞阻止在S期,影响肿瘤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成分L2.3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测定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G-2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2.3对HepG-2细胞表现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43.0 μg/mL;处理组细胞中出现致密浓染亮蓝色凋亡小体.较高质量浓度的L2.3处理细胞后,caspase-3、8、9的活性均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1),且Fas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L2.3对HepG-2细胞有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并介导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改变及Fas蛋白表达的上调,以此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发生时间及其形态学结构变化.采用胎龄为11,12,14,15,17 d的Wistar大鼠胚胎,石蜡切片,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毛囊胚芽的形态学发生.结果显示:第11天的胚胎周皮仍呈单层,未见毛囊形态发生;第12天胚胎可见数量较少的毛囊胚芽形成;随着胎龄的延长,毛囊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形态上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时间为胚胎第12天,是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向真皮突出形成,其周围有间充质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