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唐诗》卷帙浩繁,加上新出的二册《外编》,搜罗不谓不富,而遗珠难免。近年又不时闻见辑佚之作,以此知拾遗补缺之事尚可为也。以往辑佚重点似乎主要放在敦煌、日本、金石、类书方面,所谓“轶在桑岛、湮于金石”。当然有些先生也已搜集到某些省通志、府州志中的材料。我以为今后唐诗辑佚的重点应该是各种方志,特别是范围较小的州县志和名气不大的山、寺志。与敦煌、日本的材料相比,它们简直可以说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从方志辑佚的好处是:方志中往往有关于作者情况的材料,可补正史之未备(特别是《全唐诗》未收的作者,如文中的亮阇黎);二是能得到好多可供校勘的异文,其依据之本有比《全唐诗》更好的,如张又新的诗。但方志代代沿袭或东增西补,又限于某些修志者学识,  相似文献   

2.
禅宗文献《景德传灯录》(以下简称《灯录》)中保存了为数不少的唐五代佚诗。除了《一钵歌》已被童养年先生从《鉴诫录》辑入《全唐诗外编》外,其它作品至今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灯录》第二十九、三十两卷内诗歌作者的署名,大都采用别名、别号,而古代和尚的别名有好几个人相同的情况(如文中的“石头和尚”、“腾腾和尚”等),给确定作者带了不少困难。《灯录》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①里面不可避免地收入北宋初的材料,如卷三十《坐禅箴》作者“杭州五云和尚”(五云山华严道场志逢)。就是由五代而入宋(908—985)的人。根据《全唐诗》收诗体例,由五代而入宋者,只收其作于  相似文献   

3.
《全唐诗》之编纂,主要抄自胡震亨《唐音统签》与季振宜《全唐诗》,由于成书过速,搜罗不广,遗漏在所难免,尤其是各种地方志中的唐五代佚诗。有些方志在当地随处可得,如拙文提到的《歧海琐谭》、《奉化县补义志》等,外地就很罕见;而清代仙居人王魏胜编的《安洲诗录》就是集浙江方志之大成的《浙江方志考》(收录浙江方志二千余种)都未提及。因此,从方志中辑佚的工作还是由当地的人来做比较合适,况且使乡邦文献不至于湮没无闻,丧失它的价值,亦是当地人的责任。下面是本人从几部浙江方志中辑录的二十余首唐五代佚诗,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李孝光佚文佚诗补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作品颇多散佚,近人续有辑佚之作。兹复从诸书辑得佚文7篇,佚诗1 3首,予以校录。其中一些佚作对考论李孝光家世、生平、交游、思想及创作主张极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萧山任氏家乘》收有高则诚的佚诗一首,另有署名刘基、苏伯衡、顾硕等而与高则诚密切相关的文章若干篇。这不仅表明诗文真实可信,而且表明:高则诚任江浙行省掾时,除刘基外,还与陶凯、王等过从甚密;至正十一年六月之前,高则诚即因意见不合而离开了浙东帅幕府,在萧山开馆授徒,任原礼是其最亲近的学生之一。至正十二年后,高则诚虽因绍兴路总管府判官、四明都事等职而活动于绍兴、宁波等地,但与萧山任氏仍有密切的联系,至正十五年,更是曾长时间驻留萧山。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作家之籍贯,典籍所载时有错讹或令人疑惑者,有的则未见记及。今就阅读所及作一考索,或于文史研究有所裨益。殷闻礼之郡望与籍贯《元和姓纂》卷四陈郡长平县下有殷闻礼,另又有殷践酞。颜真卿《曹州司法参军秘书省丽正殿二学士殷君墓碣铭》云:“君讳践猷,字伯起,陈郡长平人。五代祖不害,高祖英童,曾祖闻  相似文献   

7.
院庆三十周年暨执教十九年邢凤脚迎春正是惜春时,欣话落红添沃土,芳林芳春应有本,最是阳光雨露好,敢遣春风入我诗。喜看嫩绿出新枝。香藕香莲岂乏丝。残霜压处见雄姿。三十周年院庆喜赋黄半文三十春秋创业艰,神州此日风光好,缤纷桃李向阳妍。展翅鳗鹏庚九天。殷花碧水映丛林,四化征程千万里,隐隐高楼学海深。相思湖畔竞飞奔。琶江天际透红霞,喜庆南疆新气象,百越群英汇一家。风和日暖育春华。院庆三十周年有感韦日高①②热泪盈眶喜庆功,无拘读破万千卷,十年风雨挺苍松。为首坑儒囚禁笼。湖光淡荡映层楼,自矜不悔当年誓,悠闲画尽春和秋。永作…  相似文献   

8.
在汉至唐五代的漫长历史阶段,道教给哀悼诗带来积极的影响:以其贵生恶死的生命观和超越局限、改造自然的精神吸引了众多包括哀悼诗作家在内的芸芸众生,以其修道成仙、长生不死的信念淡化了存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增强对生命的乐观,以其清静无为、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远离纠纷、排除烦恼,以其古奥的语汇、离奇的典故丰富了哀悼诗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想象。道教对哀悼诗的巨大影响与封建政权对道教的大力扶持和道教乐生、成仙的精神内涵有关。总之,道教通过哀悼诗给人们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和不朽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厉鹗(1692—1752)是清代杭州著名的诗人和学者,早巳为世所公认,用不着再做什么介绍。厉氏创作的诗、词、曲和散文作品,收入《樊榭山房全集》,该集有乾隆四年原刻初印本和光绪十年汪曾唯等辑较重刊本,以后者收录较全。但由于厉氏“生前文字,散佚不少”(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故直到今天,还可偶然发现厉氏的佚作,下面将要介绍的厉鹗的两首佚诗,就是我在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曹豳是南宋后期一位著名作家。刘克庄称赞他的诗说:“古风调鬯,流丽得元(稹)、白(居易)之意;律诗精切,帖妥拍姚(合)、贾(岛)之肩。非若小家数然”。《千家诗》中他的《春暮》,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今天他的诗虽留传不多,但仍散见于宋人的《梅(石间)诗话》、《诗林万选》、《齐东野语》以及清人的《宋诗记事》。他的词也写得很好,虽只残存两首,既见录于宋代的《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和《庶斋老学丛读》,今天除收入《全宋词》外,又分别被选进《唐宋词选》和《宋词纪事》。在宋代词人如林,词作近两万首的盛况下,是难能可贵的。这些都说明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适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南宋学者刘宰说:“水心叶先生之文,如涧谷泉,挹之愈深。”(《漫塘集》卷二四《书夏肯父乃父志后》)清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美叶适说:“文章雄瞻。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家。其碑版之作,简质厚重,尤可追配作者”;“能脱化町畦,独远杼轴,韩愈所谓文必己出者,殆于无忝。”(卷一六0《水心集》)  相似文献   

12.
晏殊是北宋政坛、文坛、教坛的卓著人物,被号为神童、词仙.本文从他的两首佚诗——少儿时的言志诗谈起,阐述他从幼儿起便立下志向,发愤读书,直至病亟仍勤学不懈.简述他敢于直谏、提倡改革、大兴教育、荐贤举能的政绩;诗词的创作成就和对宋代文化发展的功绩.  相似文献   

13.
宋版四灵(徐照、徐现、翁卷、赵师秀)诗,家集早失传。由叶适编选、丁故增补,陈起刊入《江湖集》丛刻的选集,因“江湖诗案”书版遭劈。全集则因绿云楼失火被毁。其或天灾,或人祸,几经磨难,散佚颇多。经过几代人的搜辑、补遗、考订,至1985年由陈增杰先生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永嘉四灵诗集)},按录最为完备。虽然如此,还是有佚诗佚句遗漏。近来翻阅书籍,辑得若干四灵佚篇散句,现抄录如下。清溪阁徐照叶脱林梢处处秋,壮怀易感更登楼。日斜钟旱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人似仲宣思故国,诗如杜老到前州。十年前作金陵梦,…  相似文献   

14.
32年前的初冬时节.陈方发表<"曹雪芹佚诗"辨伪>,揭开了一桩红学疑案的黑幕.近来获知陈方即陈迩冬与舒芜的化名,其中陈迩冬的诗词创作与红学随笔均颇见造诣.陈方的质疑集中在材料的来历问题上,一举击中了"曹雪芹佚诗"的要害,为查明事件真相作出了突出贡献.前些年又传出一首"陈迩冬佚诗",其原始来历不无蹊跷.根据陈方所强调的辨伪原则.对这首结句为"商量脂砚到湘云"的剥皮诗,理应暂且存疑.  相似文献   

15.
年来研究朱彝尊,发现若干清人诗文词,为作者本集所未收。兹将其中部分名家作品较易校核者辑录于次,略加考订,厘为一束。至朱彝尊本人,因其篇什特多,笔者已为之别作《曝书亭集外诗文拾遗》,此处则仅以所余词话一则附焉。  相似文献   

16.
古文选本,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文学批评体裁。民国初年,在现代教育体制的确立、西学思想的渗透及语言文字的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古文选本的编选形态、体制、文学观念等方面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体现出古文选本这一文学批评体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近年来,学界对此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初步展开,但系统的文献整理工作尚付阙如。因此,本文汇辑历年来所见民初古文选本十五种,以时间先后依次叙录,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杜荀鹤诗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苟鹤(846—907),唐贵池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字彦之,因居九华,自号九华山人,杜牧的庶子,早著诗名。他是继杜甫、白居易之后的现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本文主要从音韵学的角度考察杜苟鹤诗的用韵。苟鹤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乡,他的诗韵颇能反映晚唐时期皖南方言的一些语音现象,我们亦可由此窥见,汉语音韵由晚唐至宋语音变化的轨迹。杜诗共存326首,其中五律127首,七律141首,五绝4首,七绝52首,句二韵。特点是颇多借韵,时有出韵。研究时主要使用中华书局的《全唐诗》,同时参考《四库全书》、《贵池先哲遗书·唐风集三卷·补遗一卷》、《唐四名家集》等,以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中,女性作者所写诗歌的数量是极少的。而由女子所写的题壁诗则是在明清之后才大量出现,本文就明清女子所写的题壁诗这一文学现象做深入的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19.
薛道衡的诗歌流传不多,但通过与《广韵》相对照,考其韵部分合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切韵》时代的薛诗多数已经反映出了《广韵》的用韵规律,如:尤侯同用、支之脂同用、歌戈同用、寒桓同用、唐阳同用、灰咍同用、先仙同用、真谆同用等。还有一些诗韵与《广韵》同用独用规律有不同之处,如薛诗中尤月同用、青与清庚同用、支齐职同用、豪叶同用、东职同用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青与清庚同用,反映了当时韵的特点,体现了《广韵》系统之前诗人们用韵的一些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华容县志》辑有田九龄七律《章华台》一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