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论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主要包括船舶强制保险和设立国内油污赔偿基金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阐述世界各国不同的船舶油污赔偿机制,探讨在中国建立有效油污赔偿机制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包含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和船舶油污赔偿基金的船舶油污赔偿制度,给出一些建立和完善船舶油污赔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船舶碰撞的油污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碰撞造成的海上油污损害是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船舶碰撞和油污损害的性质界定,原则是漏油船舶的所有人和经营人先予赔偿,而建立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沿海以及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船舶溢出石油造成污染损害的危险不断增加,相应的赔偿也将呈上升趋势。国际船舶油污损害机制下的赔偿主体构成为:根据侵权法原理确定的民事责任人、依据强制保证要求承保的责任保险人、依据法规设定的赔偿基金。三者共同构成两重赔偿主体机制。我国立法现状不能适应油污损害赔偿的要求,赔偿主体单一,赔偿风险不能有效分散,损害得不到有效赔偿。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建立两重赔偿机制,合理分散赔偿风险,使损害得到有效赔偿。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颁布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要求建立船舶油污损害基金制度.主要比较一些航运大国的油污损害基金制度的不同运行模式,分析基金制度运行的优劣,为建立中国油污损害基金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国际油污赔偿法律体系下环境损害的定义进行分析,明确了国际油污赔偿机制下可予赔偿的"环境损害"的范围;进而,对我国《民法通则》、《海商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涉及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一般法律规定以及对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原则性规定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得出结论:我国船舶溢油事故中海洋环境损害的赔偿范围应限定在"实际已采取或行将采取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现状,提出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赔偿只能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且排斥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提出应由漏油船舶所有人先行赔偿油污损害,再向碰撞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现状,提出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赔偿只能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且排斥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提出应由漏油船舶所有人先行赔偿油污损害,再向碰撞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9.
公证错证赔偿的性质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公证事业发展迅速.但公证质量普通下降的现象令人担忧。公证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公证错证赔偿进行立法。建议建立公证错证赔偿的法律制度。公证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不属于国家赔偿,也不属于民法中的代理和保证行为的赔偿制度。而是中介赔偿。公证错证赔偿的形式可以有:返还财产、赔偿捐失、上缴国库、罚款、通报批评、警告、停止公证业务、撤销公证员资格等。公证的经济赔偿不应是全额赔偿,参照其他中介法律规定,赔偿公证费用的1~5倍。支持公证赔偿款采用设立公证赔偿基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埃克森油污事件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该民事赔偿案件历经十几年,惩罚性赔偿金额从最初的50亿美元天价降至最后的5亿美元。本文着重结合案例分析了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决定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数额认定,以期在环境侵权中建构一个更合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船舶燃油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保证对船舶燃油污染损害及时得到合理的赔偿,我国已加入《燃油公约》.研究并明确该公约的适用范围,该公约的主要内容以及该公约下强制保险及《燃油证书》等问题,分析并明确公约在我国的适用以及强制保险的数额两个问题,具有十分迫切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防沙治沙是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并以此加大林业资金投入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治沙投入有所增加、财政补偿逐步提高、治沙绩效相对显著,但现有补偿模式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均、补偿标准亟待完善、来源无法保证和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必须对治沙补偿战略重新定位、推进补偿方式创新、改进财政补偿标准、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和改革治沙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环境补偿的理念,提出了建立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探讨了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等相关问题,并结合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国家层面的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具体建议。缓解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矛盾,调动上下游合力治污的积极性,对流域水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噪声污染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无形杀手”。为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健康权,必须对环境噪声污染进行标本兼治。在处理因环境噪声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中,确定环境噪声污染损害赔偿的相对标准是必要的,以使加害人依法负有的损害赔偿责任实际承担有法可依。并可设立环境噪声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确保遭受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无辜受害人届时能依法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5.
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必须采取多种救济制度相结合且互相协调的方式,采取任何单一制度都有失偏颇且难以为继。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由环境责任保险、提存金、互助基金、政府救助基金等组成,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形,从而形成对受害人全方位的救济。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仍是我们设计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的主要选择。同时,还应采取"行业性企业互助基金"与"综合性政府救助基金"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基金制度,从而实现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和受害者权益的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16.
阐述船舶避难场所制度对海洋环境、周边居民的安全、沿岸国经济和社会利益产生的潜在影响,介绍中国针对该制度在立法和管理框架上的现状,给出一系列针对船舶避难场所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一个综合的海事机构,修改现行法律,建立损害赔偿基金,预先指定避难场所,建立国家层面的海事数据库,引入海事交通控制图像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探索原油生产任务分配和资金投入的最优方案问题,给出了油田的能力模型和石油部的挽划模型;同时,又考虑了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接口。这样,由规划模型和需求模型分两路前馈,反复协调、优化,最后得出既适合油田能力,又尽力满足国家要求的原油和资金的最优分配方案。从而为石油部在给各大油田分配原油产量和资金作决策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for oil spill damage, there have been many discuss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is regime. Based on the existing two regimes, the writer tried to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regimes and foresee the trend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of 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