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泛的工程实践中,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使它成为了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中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斜坡工程具有地域性、时空效应和多控制因素综合影响等特点,其稳定性分析主要有定性的、定量的、确定性的和非确定性的评价方法.该文主要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斜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以工程地质为基础,岩土力学与数学分析为基本工具,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为研究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旭东 《科技资讯》2014,12(17):130-131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价大多针对工程的单个指标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成分过多,且多集中在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尚未形成全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工程特性、社会政治因素和风险性等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利用熵权原理进行权重的确定,消除了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对古交市炉峪口煤矿斜坡的工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了影响该斜坡稳定性的四类20项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炉峪口煤矿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斜坡的实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4.
位移监测在滑坡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变形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的结构和成因,评价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等提供丰富的信息,综合分析位移监测资料及滑坡地质勘察资料,能达到滑坡评价预测的理想效果,实例分析表明,位移监测能准确地确定滑坡的滑面,位移速率及位移方式等的空间差异,可用于分析滑坡体的结构,位移监测资料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为研究滑坡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将位移监测资料与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起来,能更多准确地判定斜坡的变形阶段,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模糊信息分析法对兰州市的大面积典型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文中以岩性、斜坡坡度、斜坡高度、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动参数及斜坡结构类型等数种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最后参照本计算结果并结合工程地质比拟法求出了兰州市其它斜坡的稳定性,编制了1:50万50年及100年10%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影响下的兰州市斜坡稳定性分区图,为兰州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要介绍了斜坡稳定性因素分析及其评价方法,通过基础理论分析及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和解析。  相似文献   

7.
以黄河南岸Ⅳ级阶地伏龙坪段前缘高陡斜坡为例,在分析坡体结构和灾害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 3D有限差分方法对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伏龙坪段大部分坡体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性较差状态,在降水和地震等条件下,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很大.根据兰州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提出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工程治理,根据边坡高度和坡体结构,选择坡体挡墙或抗滑桩支挡,坡体根据相对高度采用一级或分级的锚索格构加固,辅以截排水工程,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进行城市区斜坡坡体整治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进行坡体绿化,提高城市绿地,达到消除灾害隐患、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斜坡震裂变形发育分布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山体出现震裂变形,潜在危害严重.以青川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实例调查统计以及振动台模拟研究,初步分析了斜坡震裂变形的基本形成机理,系统总结了斜坡震裂变形的发育特点和分布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影响震裂斜坡稳定性的内因和外因,初步提出了危险性分级评价标准.震裂斜坡具有不同于一般滑坡的独特变形特点和规律,其危险性预测方法也有别于一般滑坡,建议结合已经全面开展的应急治理工程对震裂斜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岩堆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FAST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定岩堆的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用于计算岩堆稳定性的具体规范。由于岩堆是否稳定具有多因素和不确定性,所以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具有快捷、准确的优点;而评价过程是否合理的最直接因素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标准的建立,这里采用定性评价指标与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合理的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并以FAST工程台址岩堆为例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结合模糊数学和突变理论的新方法,评价路基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冲刷稳定性,在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边坡冲刷稳定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避免人为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主观性,将突变理论运用于边坡综合评价中进行多准则评价决策。选取底层评价指标并根据隶属函数进行标准化计算,运用突变模型中的归一化公式得出边坡冲刷的总突变值,进而实现对边坡安全稳定性的评判。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结合了模糊数学和突变理论的优点,能有效减少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高校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权重、评价等级、隶属度向量,建立了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开发了完成该数学模型的计算软件,用于进行高校的课程质量评价.并用实例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和该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和突变级数评价法,分别对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均显示规划实施成效明显。通过分析2种方法的评估过程,可以得到突变级数评价法评价过程客观,结果真实可靠,反映了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但对各指标实施情况的反映不明晰,且与规划本身相关度不高;而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评价过程偏主观,与规划相关度高,评价结果的预测性色彩较浓,可反映规划实施的总体和各指标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高校教师招聘中的人才素质测评进行定量分析.在提出高校教师招聘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高校教师招聘测评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通过实证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陶晶  李勇 《科学管理研究》2021,39(1):155-162
印度曾是英国重要的殖民地,其行政体制受英国影响较大,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也深受英国的影响,近年来印度高校评估体系历经多次改革日趋完善.阐述印度高校评估体系70多年发展历程,并根据2017年最新修订版的印度高校评估体系框架,综合归纳了高校评估的具体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分级标准,综合比较2013年与2017年评估指标和权重的变化趋势,最后剖析了印度高校评估结果测量方法,以期从评估指标体系、测量方法、评估方式及评估过程等4个方面为我国"双一流"大学综合评估体系构建和完善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化工环境腐蚀性的模糊综合评判[4 ] ,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环境腐蚀性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储层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出信息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并将该方法应用于LS油田长4+5储层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基本原理对研究区长4+5储层10个样本的高压压汞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孔喉均值和分选系数5个参数作为评价因素集。应用信息熵权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使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试油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区长4+5储层主要为Ⅱ类和Ⅲ类储层,长4+5储层试油井产量可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说明运用该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可应用于其他储层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7.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判方法,建立结构损伤度函数及隶属函数模型,结合专家提供的各评估对象的因素权重,对在役桥梁结构损伤的状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通过比较桥梁损伤度隶属函数值的大小来确定其对应的受损程度等级.结合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糊数学评判方法可以较好地运用于桥梁结构受损状态评判,且其评判结果与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简称CBMS)应用软件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管理就是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应急管理中确立符合政府与民众利益的价值标准,实现政府评价与民众评价的良性互动,其根本在于重视民众利益;避免突发事件演化成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决策和应急管理的效率,最终取决于民主与法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需求驱动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文章建立了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某型汽车作为实例,利用建立的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进行了实际评价,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汽车的整车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矸石山绿化方向,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建立矸石山绿化评价模型。选取影响评判矸石山绿化的因素(坡度、地表组成物质、覆土厚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土壤肥力)为评价因子,选矸石山绿化适宜性评价模式(林地、耕地、果园、草地)为评价等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矩阵,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是草地评价。分析新邱区矸石山绿化草地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实际,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为矸石山绿化提供比较合理的绿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