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十八世纪中国清代服饰与西方罗可可风格服饰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了中西文化交流对当时服饰带来的影响 ,论述了这两种服饰在结构、纹饰、形制等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可可之乡加纳是举世闻名的可可之乡,种植可可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可可”这一作物的名称原意是“神的食品”。追溯起来,可可树最早生长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后来被引进西非的圣多美和费尔南多波岛。一八七九年,加纳铁匠特特·夸谢从费尔南多波岛带回六颗可可种子,栽种在离首都阿克拉二十多英里的地方。由于加纳南部气候湿热,适应可可生长,年复一年,可可便逐渐繁殖起来。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加纳在很长的时间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可可被称为“绿色的金子”。它在加纳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可出口通常占加纳每年出口外汇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可可出口税占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加纳约三分之一的人口  相似文献   

3.
在全世界公认的三大饮品——咖啡、可可和茶叶中,咖啡的消费量占首位,可可算是老二,茶叶只能屈居第三。小朋友对巧克力不陌生吧,它就是由可可做成的。可可从何处而来,巧克力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本书的作者巴特利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可可研究专家,长期从事野生可可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所以很多信息都是他亲自收集整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巴特利博士不仅从事可可的育种和栽培工作,还从事可可种质资源收集、性状描述整理工作,本书是他长达40多年从事可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结晶,也是他对世界可可研究卓越贡献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艺术发生学致力于建立普世性艺术理论,艺术人类学追求艺术现象或艺术感受的人类学基础,二者殊途同归。艺术发生学乃艺术人类学之基点,其实质是从仪式到艺术的观念发生。艺术人类学将艺术学与人类学结合,使艺术发生学从仪式到艺术的理论建构具有学理性。  相似文献   

6.
正"可可,市里新建了一座植物园,好多原来生长在外国的珍稀植物都被移植进去了!"星期日早上,小雨一脸兴奋地拍着手中的报纸,对趴在窗台上晒太阳的魔法猫可可说。"我们去看看吧!"可可耳朵动了动,猫爪一挥,周围立刻就变成一片茂盛的丛林,"步行逛植物园没趣,我带你‘坐飞机’!"可可的话音刚落,小雨发现周围的景物都变大了——不,是她和可可变小了!""看,我们要乘坐的‘观光飞机’就停在前面面。"可可向前一指,不远处果然停着一个庞然  相似文献   

7.
在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心理与艺术鉴赏力已走向成熟。某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垄断潮流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现代人追求个性的表达。有各自的审美观,这也使得艺术日趋多元化。而绗缝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工艺特点、艺术形式、表达形式。广泛地吸收其它各门类艺术的精华,在保留自身原有的特点上不断的发展,这也为绗缝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品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艺术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备课艺术、导课艺术、教态艺术、 应变艺术及结课艺术方面来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艺术命名的源起为艺术创造;艺术命名的过程为发现和赋予意义;艺术命名的结果为命名艺术及其样式表现。艺术命名,要把握艺术创造的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认知艺术命名过程中的"追认"性、艺术及其样式表现的差异性,从而为"艺术命名"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新媒体艺术与信息艺术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进行探讨,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与交叉,并且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今商品经济时代,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手段,正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任何成功的广告,都是语言及其它非语言形式如色彩、声音、画面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体。本文以奥斯汀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探讨广告的言语行为表现方式及技巧,从而揭示言语在广告效果上是如何起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远在苏格拉底之先,古希腊文论中就出现了一定的神性和人性因素。在毕达哥拉斯那里,神性为主;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人性占上风;到了德谟克利特,人性居绝对优势。这两种倾向分别来源于古希腊的两种宗教俄尔甫斯教和奥林匹亚神教,并对后世文论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对美和装饰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装饰艺术造就自然界,与自然界紧密结合。本文以装饰的自然属性为出发点,围绕装饰艺术的自然属性,展开对装饰艺术的涵义,装饰艺术的提炼和理解等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今城市户外广告中存在的弊端,从而从公共艺术的视角对户外广告给予重新的审视和界定,并且如何解决好户外广告中的公共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城市户外广告整体艺术水平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陈方既关于书法美的本质的观点进行商榷,并提出"书法是一门艺术,应该具备艺术的基本属性,书法美是一种艺术美,必然符合艺术美的本质特征;书法美的本质在于充分利用书法的特有元素表现出形式美的悦目和内容美的赏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观照东西方美术,希求从中发现美术的内在规定性,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的本质精神的比较,找到东西方美术精神的相同之处——“气韵生动”。中国哲学中的“气”与“道”和西方哲学里的“理念”与“生命冲动”都是对艺术本质的不同的描述。“气韵生动”成为连接“气”与“道”、“理念”与“生命冲动”的艺术本质。艺术家正是发现和表现人类及世界万物之中的“气韵”这种艺术本质来达到和完成其使命的。艺术从而成就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自由沟通和表达。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的意义在于他对现代性的一种特殊的批判路径及相应的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多角度论证“天人合一”理念赋予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及在当代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以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发展观看待“天人合一”,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显现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在艺术设计的各项环节,扩展于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在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它不仅是对设计对象形式的升华,更是对设计对象内涵主题的丰富和有机提炼.  相似文献   

19.
根据音乐美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声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对中外理论的分析,可知“音乐的本质是抽象”的.  相似文献   

20.
汉画像石艺术图像中的描绘,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汉代各种文化的内容、形式、艺术特色,而且更深层地反映出汉代天人思想在其中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