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由于古本书的不同,王之涣《凉州词》诗中的第一句应该是“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从《凉州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黄沙直上”与《凉州词》的下三句构成了反映塞漠风光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而“黄河远上”似与下三句的意象不贯。  相似文献   

2.
中唐诗人李贺的《秦王饮酒》和《长歌续短歌》(以下分别简称《秦》、《长》),颂扬了“秦王”的威武,表达了对“秦王”的仰慕,素来脍炙人口,被收入各种选本中。但注家对“秦王”的理解颇有出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秦王”是秦始皇。诸家诠释中以此说最为普遍。如《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对《秦》的注解是:“古乐府有《秦王巷衣》歌名,这篇是仿古乐府所制的新题。诗中先写秦王(秦始皇)的威武,后写秦  相似文献   

3.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段有名的论战,很多课本和文选都收录了这篇文章。但是,对文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加”字的注释,各种版本却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加”字是“夸大、虚报”的意思,另一种观点认为“加”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我们认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加”字应该是“增加”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宋元间出现的“如积释锁”进行了探讨,分为3部分,对“释锁”的理解,对“如积”的理解,关于《如积释锁》与元裕细草问题,重点是对《如积释锁》这本书的研究以及对元裕细草可能形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治黄河是举世关注的难题 ,自《科技导报》1995年第1期发表了尹久的《治理黄河的战略设想———分流工程》一文后 ,近年又进一步发表了冯宏的《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李安民的《引黄入渭分流工程》、张泉的《“借渭通黄” ,造福于民》等文章 ,使分流治理黄河的战略日趋成熟、分流的利弊日趋明确。由于分流治黄利用了黄河的自然规律 ,其节水治淤、供水防断流、分流防凌和防洪的巨大综合效益 ,是南水北调工程无法替代的 ;是继小浪底工程后 ,下一步黄河开发治理的首选项目。但也将使龙羊峡为首的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水电富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释“一介之使”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各类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范文。在此文中,蔺相如对秦王讲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上海H版高一语文教材注“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有关的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等,“介”字的义项中都有“通一个”之说,举的例子多为《尚书·秦誓》“如有一介  相似文献   

7.
欧美间又在“吵架”,而且是罕见的论战。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话题和争论颇引人注目,“欧美矛盾已经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亚洲周刊》);“欧美联盟已开始失去根基”(《朝日新闻》);欧美“团结几乎突然之间就消失了”(《纽约时报》)。一位美国前政府官员对此不无感慨道,“在9.11事件前,美国和欧洲是在缓慢地分道扬镳,但现在它们似乎走在一条将迎面相撞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8.
王维《相思》是“秋来发几枝”还是“春来发几枝”历来颇有争议。本文试图通过这首诗版本演变过程的探究,说明应该是“秋来发几枝”。  相似文献   

9.
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大量的数据事实表明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和华北地区 ,解决缺水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为此 ,一些专家学者围绕“水”提出了节水(如滴灌)、调水(如南水北调)甚至空中运水(如人工增雨)等好的建议。笔者认为 ,《科技导报》2000年第6期发表的《“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一文 ,确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所谓“借渭通黄”工程 ,主要是打通西秦岭构造对黄河水的阻挡 ,在黄河上游西倾山和鸟鼠山筑坝引黄河水入渭河 ,借渭河通道引黄河水由潼关进入黄河下游。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 ,结合黄河中上游引水固沙、小流域治理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同“民族心理特点”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关系,认为民族心理素质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表现在民族成员的脑的机能上而不是表现在民族文化上.本文关于民族心理素质的辨析,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和《辞海》民族分开上的同一概念的辞条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1.
意象主义是西方现代诗歌的开端。而意象主义创始人庞德关于“意象(Image)”的定义的翻译在中国却有多个版本。本文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赵毅衡、裘小龙和郑敏的译文逐一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译文都不准确。之后本文结合庞德的诗学主张,对于“意象(Image)”定义的原文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正确的译文。之后,本文根据这一定义,分析了庞德的意象诗作《地铁车站》。最后,本文认为庞德对于意象的这一定义并无太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1,(Z1)
新浪网首席执行官王志东,在最近一期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大陆富豪前5。名排行榜”上,位居前列,据称资产总值达57。。万美元。但走近他,你才知道王志东曾多次一无所有。 王志东是一个典型的“中关村’,式人物。 他曾经说过:“我走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别人可能认为这条路上风光挺好,但是我走过来,已经是一道道伤疤了。” 他的“一无所有”,还得从辞去方正集团的工作说起。 1 991年,王志东的产品一.一仅化wIND0ws版本多个系列在方正被压下来后,他的创新冲动受到了极大伤害,顿时倍感失望。 真相在一本名叫《新浪模式》的书里被…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才》杂志1991年第1期在“探讨与争鸣”专栏里刊载陈澧晖同志题为《关于“人才断层”的分析》的文章,摘要如下。前一段,在一些报刊上关于“人才断层”的问题谈论得比较多。根据统计和调查: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80%以上,个别单位甚至高达90%以上,再过10年,到2000年,这一大批人将因超龄而退出工作岗位,而目前在岗的35~45岁这一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又奇缺,届时,将无法替补退下的人员,因而,将出现一个“人才断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唐诗《渡桑乾》的作者问题,大都认为是贾岛的作品,后来注释唐诗的人也均从此说。刘逸生先生所著的《唐诗小札》(修订本)一书,也持这种说法。我认为《渡桑乾》不是贾岛的作品,应该是刘皂的作品。理由如下:(一)刘皂是唐代咸阳(今陕西成阳县附近)人,“归心日夜忆咸阳“一句中的“咸阳”是他的故乡,与他的生平联系得上。(二)《全唐诗》存其五首诗,诗的语言和风格皆与《渡桑乾》诗象似。(三)在《全唐诗》中《渡桑乾》诗名为《旅次朔方》,作者为刘皂。当时编辑《元和御览诗集》的主编是令狐楚,他的年龄比刘皂大,他们之间有过交往。当  相似文献   

15.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从他对旧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中,使人们醒悟到,重视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么重要。他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至今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自然人”和“自然教育”问题,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一、关于卢梭的“自然人”的问题卢梭认为应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从《爱弥尔》问世起,关于“自然  相似文献   

16.
近年,程兆奎先生连续在《文史知识》上发表了《肥城陶山范蠡墓》、《肥城陶山范蠡墓补正》、《“陶”不是“定陶”》等三篇文章。中心思想是:“陶”不是“定陶”,而是原属山东平阴县,今属山东肥城市的陶山。范蠡墓就在陶山。 关于范蠡葬在什么地方,古代本来就有曹州定陶县、济州平阴县陶山和荆州华容县三种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17.
释“静者”     
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这是杜甫《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一诗小序中的几句话。关于这段话中的“静者”,郭老在《李白与杜甫》第248页(平装本)中曾作过这样的解释:“静者”的意思,杜甫在别的诗中曾下过界说,即“静者心多妙”(《寄张  相似文献   

18.
隋末唐初著名隐逸诗人王绩,号东皋子.对于“东皋子”之来由,古今论者一致认为因地名而来,即王绩躬耕、隐居之地叫“东皋”.吕才《东皋子集序》、两《唐书》本传,《唐诗品汇》、《全唐诗话续编》、《全唐诗》、《全唐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或云躬耕东皋,或云归隐东皋,或云著书东皋,或云游东皋,都毫不怀疑地认为王绩故里有地名“东皋”.唯《唐诗纪事》与《唐才子传》未云“东皋”,只云王绩“自号东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东皋,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作者隐居对此,因自号“东皋子”.山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王绩集校注》也持此说.古今各书所言略同,实则皆本王绩《自作墓志文并序》:“常耕东皋,号东皋子.”  相似文献   

19.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竞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相似文献   

20.
《鸬鹚》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虽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将其删掉,但其它版本的教材中还保留着这篇课文。一次外出听课时,听了一位教师教学《鸬鹚》一文时,心中总有着一种困惑,教学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挖掘出文本中本来没有的“人文性”,然后渗透“人文性”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