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鑫 《科技咨询导报》2013,(34):210-211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宁夏南部山区8县土地规模的的影响因素,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的角度,筛选出影响土地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调查方法:访谈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认为种植面积和资金投入是最影响宁夏南部山区规模经营的因素,其次是劳动力和家庭人口,年龄不能影响宁夏南部山区的土地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005--2009年宁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现状,预测了2010--2020年宁夏城镇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宁夏沿黄城市带、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3大区域间人口转移的规模,从宁夏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的数量增长预测了宁夏区域间人口地域转移趋势,提出了优化人口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结果表明,在“十二五”期间,宁夏中南部地区规划迁出27.41万人,区外迁入宁夏15.55万人,沿黄城市带规划迁入42.92万人.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限制因子的分析,认为“贫困型”的区域特征对该区生态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是缓解脱贫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固原地区贫困探源与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原地区地处宁夏南部,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文章分析了造成固原地区贫困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不协调,进而提出了实一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同时又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将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民众生态环境意识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业已有所发展,但对生态旅游资源尚未进行科学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旅游管理,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放在首位,实行生态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6.
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贫困丘陵山区的统计资料,对本区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近10年来鄂南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鄂南丘陵山区耕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北部平原丘陵地区下降快,南部丘陵山区下降慢;近10年来,鄂南贫困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主要受经济因子、人口、房地产政策及耕地开发强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济、人口因子强烈影响耕地面积的变化,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这为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耕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海固包括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原州区(原固原县)等6县,是宁夏和中国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陇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性分析了西海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其传承方式、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宁夏南部山区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场馆周边体育资源的利用、体育人口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了场馆合理化运营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建立以固原市体育馆为中心的"西海固"地区体育文化圈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对西部偏远地区体育场馆的合理化应用和特色经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极端降水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利用2005—2020年宁夏2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区域暖季(5—9月)小时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小时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呈自北向南逐渐增大的特点,小时极端降水强度相反。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大部分区域的白天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均较夜间偏少,而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偏多,南部山区尤为明显;除零星点外,宁夏白天降水强度均强于夜间,昼夜差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宁夏有16.7%的站点极端降水量增加趋势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有70.8%的站点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宁夏三个区域小时极端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中部干旱带极端降水量增加趋势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次8月最大,而北部引黄灌区7月最大;5、6月小时极端降水强度自北向南递增,7、8月北部引黄灌区降水强度最大,9月中部干旱带小时极端降水强度最大。南部山区逐时极端降水量主要由极端降水频次贡献,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逐时极端降水量由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薛鹏举 《科技信息》2009,(29):I0403-I0404
依据宁夏1951—2008年降水及气温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气候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近半个多世纪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年降水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多年平均温度南部山区低于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最高。降水、气温变异系数均较小,极端事件较少。1990年和2000年是气温的突变点。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的概率均为75%,引黄灌区迭71.4%.全区降水减少的概率达到733%。全区气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南部山区气温升高的概率均迭100%,引黄灌区85.7%,全区为86.7%。宁夏有趋于暖干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干旱区消除农村贫困人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环境特点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入手,分析西北干旱区,特别是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山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消除贫困人口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与生育文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状况和生育文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区域贫困与生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转变生育观念、摆脱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贫困的基本概念和贫困形成的有关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提出了贫困形成的新理论,并分析了我国及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反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苏北地区扶贫战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此提出贯彻扶贫到户、养畜主导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化筹资、基地式扶贫的策略,结合劳务输出、实用技术推广和小城镇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广西民族地区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旅游扶贫功效的发挥必须保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选择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方式、协调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提高贫困人口人文素质,方能有利于广西民族地区贫困缓解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经济林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而言,经济林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文章论述了那坡县经济林产业化发展情况,同时随机挑选了212户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南方贫困山区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收入结构以及经济林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同心县贫困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探讨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同心县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宁夏吊庄移民所发挥的扶贫和区域开发双重效益入手,通过大量例证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