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建立宪法监督体制是保障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根本任务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走向宪政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宪法监督模式的有益经验,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藉此推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建立宪法监督体制是保障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根本任务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走向宪政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宪法监督模式的有益经验,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藉此推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是宪政秩序的核心要素。在宪政实践中,不应局限于宪法学者通常论述的二者间的制约、抗衡关系,而应积极构建相互合作、互动的良性秩序。宪法是宪政的前提,这就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以此衡量中国现行宪法,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规范上的缺陷,为创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间的宪政秩序,须尽快实现中国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之转型。  相似文献   

4.
宪法典具有有限性,不能苛求宪法文本表述的完美而频繁修改宪法,宪政制度应该对于追求人权与自由具有宽容性。加强行政审判独立和加大对公民权益保护的力度这两个基本问题容纳了行政诉讼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发挥行政诉讼对符合宪法精神的宪政制度的建设功能既可以促进宪政发展,又可以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修改提供宪政空间。  相似文献   

5.
宪法文本是宪法研究的依据和起点,要解决我国的宪政问题,必须把宪法文本的含义定位于我国当下即秩序稳定情形下的宪法文本,在空间上限定为中国,在时间上限定为当下秩序稳定的时期内。宪法文本价值无涉的中立定义就是要为不同的宪法分析装置提供一个比较纯洁和原初的面貌,以尽力避免在原点标准上就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以求在同一个问题意识下用不同的方法完善,追求我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了保障人权,而人权保障要真正得以实现则依赖于宪法和宪政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其中违宪审查是现代宪政国家保障人权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违完审查是实现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违宪审查和人权保障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学理关联,只有通过实施宪法、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20年的行宪历程,我国宪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宪政立法不完备,未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等。在我国没有必要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解决宪法适用不充分的问题须立足现实,适应中国基本情况,应以促进宪政立法取代法院造法,并促成宪法监督机构的专门化,同时,大力培植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宪法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宪法的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8.
宪政建设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以宽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以司法审查为保障的一种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只有建设宪政国家才可能实现法治,目前,我国宪政建设有所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在宪法至上、宪政建设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违宪审查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词语,在宪法学界的研究中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我国目前宪政架构中关于违宪审查的制度并不完整,我国的法治基础和法治进程决定我国的宪政建设必须"取他山之石,依本土之源,攻实用之玉"。本文认为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或完善应当祛除其舶来品的外衣,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的现状,从全面的本土化视角来研究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论司法独立     
独立作为起源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宪政原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我国一项宪法原则,适应我国追求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应该推进司法改革,改革与其相适应的各项制度,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各国宪政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无不建基于各国的本土文化传统之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必须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培育宪政精神,构建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服务热线     
宪政建设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以宽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以司法审查为保障的一种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只有建设宪政国家才可能实现法治,目前,我国宪政建设有所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在宪法至上、宪政建设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1996年和1997年的中国宪法学界,出现了关于"良性违宪"的热烈讨论,这次讨论的主题对于中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中国宪法的理论,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的宪法观念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一直阻碍着中国宪政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法治建设。本文因此对"良性违宪"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思考我国宪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十年来,中国的宪政与法治进程,亦即民主政治法制化的事业,在不懈的探索和不息的争议中逐渐推进。宪法的修正无疑是这十年间中国宪政法治建设工程的蓝图或枢机。步入新世纪前夕的1999年3月,我国现行宪法进行的第三次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宪法是在《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奠定了其成长的观念性基础,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其成长的社会结构基础,宪法的规范性结构为宪法的稳定与变化创造了条件。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分权制衡的宪政模式及越权无效、私权利神圣、程序优先观念的确立对美国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以法治为特征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合理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是加强宪法实施监督的重要举措,是宪政的必由之路。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首先就是要从宪法至上理念的培育、理性地看待人性、权利的保护、权力的制约、违宪责任的追究、人民主权的合理定位等方面寻找出构建一套行之有效机制的理论或理论的支点。探讨此问题,不仅有利于宪政理论的完善,而且有利于推动宪政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为主旨,从"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宪法保障人权的路径、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宪法效力可以表现出两种程度不同的形式,相应的宪法适用也存在着两条途径,分别是司法适用和违宪审查。但目前容易出现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情况。促进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一定只有让宪法由司法部门来直接适用,可以借鉴美国宪政实践并根据我国现行的宪法架构,分步骤、分阶段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宪法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