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数林撷英”栏中《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一文介绍了饶有趣味的正交拉丁方的存在性问题以及有关的一些数学理论.除了必要的背景内容外,本文在取材上尽量避免雷同于其他已发表的关于拉丁方的文章,特别是本文介绍了拉丁方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数学工作者对此所作的贡献,可供数学爱好者一阅.  相似文献   

2.
马睿  吴南  田莫千  伍珍 《科学通报》2023,(17):2258-2268
作为维持社会公平规范的利他性行为,第三方惩罚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但其背后的动机究竟是惩罚违规者还是帮扶受害者,仍有待进一步厘清.本研究借鉴第三方惩罚的独裁者博弈范式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N=109)探查了7~10岁儿童在有利不公平条件下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动机及其年龄发展特征,实验二(N=122)进一步明晰在不利不公平情境下儿童第三方惩罚动机的表现.结果发现,多数7~10岁儿童在面对不公平分配时都愿意付出代价,做出维护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惩罚行为,且背后动机多指向帮助性的扶弱动机.此外, 7~9岁儿童第三方惩罚动机的发展轨迹受不公平类型的影响表现出两种模式,而9岁后发展轨迹趋于一致,即惩恶动机逐渐显现增多,与扶弱动机并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包头市学龄前儿童普通感冒的患病率及其与现代住宅室内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 2014年3~7月在包头市随机选取了37所幼儿园的4907名3~7岁儿童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儿童1年内经常患普通感冒(次数大于5次)的比例为4.8%,有过长时间感冒(1次感冒持续时间大于2周)的比例为6.1%.与低年龄段儿童(3~5岁)相比,高年龄段儿童(6~7岁)1年内患普通感冒次数大于5次的比例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成员有过敏史的儿童1年内患普通感冒次数大于5次和1次患普通感冒持续时间大于2周的频率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发现:有家庭成员过敏史、室内有凝结水现象(表明通风量较低)出现都会导致学龄前儿童患普通感冒的次数和患病持续时间增加的风险;经常晒被褥则是儿童普通感冒的保护因素.本研究表明包头市现代住宅室内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与儿童普通感冒的患病率和持续时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情绪面孔识别和理解的缺陷,是导致其社交/沟通障碍的核心来源.本研究选取了82名年龄在2~7岁的儿童,包括自闭症(ASD)儿童31名,典型发展(TD)儿童51名,基于多重因素混合设计实验,探索影响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主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分析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注视特征及加工模式,以及其对情绪面孔识别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类型、表情类别及表情强度对识别正确率具有主效应,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同时情绪面孔识别正确率及反应时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SD儿童对动态表情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2D和3D静态表情,具有动态加工优势.与TD儿童相比,ASD儿童存在特异性情绪面孔加工方式,对面孔区域的平均注视点及注视时间偏低,并且多关注嘴部及无关背景信息、较少注视眼睛等特征区域,倾向于局部特征加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表情材料、表情类别、表情强度及被试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共同作用并影响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并且具有动态加工和嘴部注视的优势效应;动态表情更符合真实生活情境,可以作为情绪面孔识别干预的有效训练材料;特异性的面孔加工方式及眼动特征有助于理解ASD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并可以辅助ASD儿童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二至六核高氧化态钼簇合物电子结构的计算和分子轨道分析,提出了该类型钼簇中存在多中心d-pπ这一新化学键形式的观点;导出了半定量计算d-pπ作用能的群轨道角重迭公式;讨论了该公式中的d_M~G轨道空穴数,桥原子能级(或电负性)和几何环境等因素与桥键强度、键长、键角及Mo-Mo'键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吕子旸  彭凯平  胡传鹏 《科学通报》2019,64(20):2114-2126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对于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预防大脑和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十多年中,研究者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对SES与大脑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现SES与大脑结构和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本文从大脑结构与功能两个层次出发,按照认知与情绪两大主题对SES与大脑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研究结果的异同之处.结果发现:(1)在脑结构上, SES水平与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前额叶(参与执行功能等高级认知过程)及皮层下结构(主要包括参与情绪加工的杏仁核等结构)可能存在相关;(2)在脑功能上,不同SES水平的个体在进行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等相关任务时,大脑活动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同时正性与负性情绪刺激所引发的大脑活动在不同SES水平的个体上可能有所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SES与大脑关系的研究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SES测量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大脑结构与功能自身发展和测量的复杂性、SES影响大脑机制的多层次性等.未来的研究需要应对上述的挑战,同时考虑文化差异等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SES与大脑的关系,并为中国社会治理政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CUDA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算法设计与程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由于其具有计算简单,天然并行,易于程序实现,易于处理复杂边界等优点而成为流体建模和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LBM的上述优点也使得其非常适合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进行大规模流体计算.基于GPU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编程平台,首先设计了相应的LBM算法,并以二维方腔流、二维圆柱绕流以及三维方腔流为例,着重探讨了存储器访问优化等优化技术的作用;此外,本文也对程序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取得了理想的加速效果,证实了GPU与LBM的良好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纵向设计,考察儿童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并探究PTSD各维度与抑郁关系的差异.研究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儿童修订版)和儿童抑郁量表,分别在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的3,15和27个月对当地的儿童(男452,女618)进行了3次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早期儿童PTSD和抑郁之间存在微弱的相互预测作用,创伤后期仅抑郁对PTSD显著预测.PTSD不同维度与抑郁的关系也存在差异:T1~T3阶段,抑郁对3个维度均具有持续的预测作用;而PTSD回避维度始终对抑郁无预测作用,闯入维度在T1~T2阶段有预测作用,高警觉在T1~T3阶段持续对抑郁有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抑郁与PTSD的关系是随时间变化的;PTSD不同维度与抑郁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的发现,心理干预应根据不同创伤时程侧重于不同的症状.未来研究需要比较不同时程、不同事件类型、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PTSD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德令哈地区树轮宽度指数与草地植被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吉成  邵雪梅 《科学通报》2006,51(9):1083-1090
利用德令哈地区五条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和1982~2001年逐月NOAA/AVHRR的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气候数据, 在分析树轮指数及草地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序列与草地NDVI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德令哈地区树轮宽度指数及草地NDVI深受6月份的水热状况, 尤其是降水的影响, DLH1~DLH5五条序列与草地6~9各月NDVI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中与8月份的NDVI相关性最强. 五条序列的第一主成分(PC1)与草地生长季各月NDVI值及生长季NDVI均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祁连圆柏树轮指数和草地NDVI变化的一致性体现了德令哈地区不同类型植被对水分胁迫的一致响应. 树轮指数与草地NDVI间的显著相关性为研究该地区草地过去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利用PC1重建了德令哈地区草地8月份NDVI的千年变化.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儿童乐园是以儿童游乐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公园.具有公众性、开放性、专类性、特殊特点.本规划在对儿童的身心特征、活动尺度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各类活动空间的设计和游戏设施的布置,本着开放公益,绿色生态,寓学于乐,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去设计,力求建造一个能让儿童快乐游戏、健康成长的,集游乐活动和公共休闲空间相结合的复合型公园.  相似文献   

11.
铅,即使微量也会影响儿童的智商吗?波士顿儿童医学中心和哈巴特大学的医师们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次调查的对象是马萨诸塞州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医师们收集并分析了拔下的儿童乳牙。在这以前的调查中多半是分析血中含铅量,尽管在血中含的铅能反映出在调查时的铅摄取量,但不能显示出长期的曝露量。而牙齿中的铅则可能判断拔下以前曝露的累计量。这就是这次调查的特点。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武洋萍 《科学之友》2005,(12):75-76
分析了职业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的必要性与构建原则,以及对分年级职业指导课的不同任务与作用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家庭加湿器拥有量的增加,加湿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了关注.为了解加湿器使用对儿童湿疹患病率的影响,2014年3~7月在包头市城区随机选取了37所幼儿园的5076名3~7岁儿童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加湿器使用与室内环境因素以及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包头市家庭使用加湿器报告率为52.8%,社会经济地位、室内空气干燥感觉、冬季室内舒适度、家庭成员吸烟等与加湿器使用相关.包头市3~7岁儿童医生确诊湿疹患病率为33.7%.使用加湿器的家庭儿童湿疹患病率是不使用加湿器家庭的1.3倍,同时,室内使用加湿器并出现潮湿现象使儿童患湿疹风险显著增大(a OR,95%CI:2.37,1.39~4.04),并且使用加湿器的家庭中潮湿现象越多,儿童患湿疹风险越大.本研究表明住宅内加湿器使用是儿童湿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唐晓晨  庞娇艳  罗劲 《科学通报》2009,54(22):3464-3474
蔡格尼克效应的存在说明人们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任务的记忆保持会更好, 而利用单侧视野呈现技术对顿悟的研究也表明: 人们在问题求解失败后, 如提示信息出现较晚, 则输入右脑的提示信息会比输入左脑的提示信息更能促成顿悟, 提示右脑在未解决问题的保持以及对相关提示信息的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 本研究利用汉字组块破解任务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技术, 研究和比较了大脑左右两半球在问题求解失败以及关键提示信息呈现两个阶段的活动状况. 结果发现, 问题求解失败在右半球激发了更大的P150成分, 而成功的问题解决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在提示信息呈现阶段对于P2成分波幅在问题类型(是否成功解决)和偏侧化的交互作用的分析表明, 左半球不受问题类型的影响, 而右半球的活动则是由不同的问题类型来调控的. 上述结果验证了先前的推测, 提示问题求解失败会引起右半球对相关问题信息的保持增强, 并最终导致右半球对相关提示信息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互动中身体运动的人际同步低于典型发展儿童.除身体运动外,头部旋转运动在互动中也传递了交流信息.为探索自闭症儿童头部旋转运动的人际同步是否也表现出这种缺陷,本研究招募了47名4~6岁的儿童,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23名、典型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TD)儿童24名,以及15名教师,采集了每名儿童与熟悉的教师间社会互动的视频,并比较了ASD组和TD组在yaw、pitch和roll三个方向上头部旋转运动的人际同步.为进一步理解头部旋转运动同步与自闭特征的关系,采用自闭症谱系商量表测量了自闭特征并与头部旋转运动同步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 ASD组儿童与社交同伴的头部旋转运动是同步的,但是yaw和roll方向上的同步程度低于TD组.儿童在互动中表现出的yaw方向上的头部旋转运动同步与自闭特征中的注意转换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头部旋转运动表现出人际同步缺陷,这一缺陷与其注意转换相关.本研究从注意的角度揭示了自闭症儿童在自然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交行为特点,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度,有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面层、基层厚度与弯沉指标关系的分析,指出我国弯沉指标分析在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议在路面设计中引入新的设计控制指标.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240名3~6岁儿童,通过2个实验考察共情关怀对学龄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一采用独裁者博弈任务,当儿童作为资源的分配者时,指向响应者的共情关怀如何影响儿童的利他分配行为?实验二采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儿童作为响应者,当共情关怀指向的对象做出了不公平分配,儿童是否会进行利他惩罚以维护公平规范?结果发现,共情关怀能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利他分配行为,但对于利他惩罚的影响表现出年龄差异.具体来说,无论在控制条件还是共情关怀条件,相比于更大年龄的儿童, 3~4岁小班儿童较少做出利他惩罚,表明3~4岁儿童的行为仍以自利倾向为主导,较少遵守和维护公平规范原则; 4~5岁中班儿童的利他行为以共情关怀为主导,当不公平的违规者同时也是共情关怀指向的对象时,他们更有可能出于对不公平违规者的同情,而不进行惩罚; 5~6岁大班儿童的利他行为以公平规范为主导,利他惩罚行为不受共情关怀的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学龄前儿童的利他行为经历了从共情关怀驱动到维护公平规范驱动的转变,并且4~5岁可能是这种转变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同龄面孔的知觉和记忆绩效要优于他龄面孔,这被称为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本研究通过操纵注意条件来考察注意资源是否会影响年龄偏差,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实验1采用听觉和视觉分心任务,考察成人被试在不同注意条件下对成人面孔和儿童面孔的再认绩效差异.结果发现,被试在完全注意条件下,出现了年龄偏差;而在分配性注意条件下,年龄偏差消失.实验2引入组合面孔任务检验了注意资源对于面孔整体加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完全注意条件下,被试仅对同龄的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分配性注意条件下,被试对同龄及他龄面孔都无法进行整体加工.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他龄面孔,人们对同龄面孔能更有效地利用注意资源,这种利用表现在对同龄面孔的整体加工上.  相似文献   

19.
李宏宙 《科学通报》1995,40(3):278-278
可计算复杂性类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是结构复杂性理论中主要研究的问题,而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类P和NP与指数时间复杂性类E和NE之间的关系更加引人注目.众所周知:如果P=NP,则E=NE.但反过来是否有:如果E=NE,则P=NP,仍是一个未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试图解决这个问题.Book证明了:E=NE当且仅当在NP-P中不存在Tally集;Hartmanis等证明了:E=NE当且仅当在NP-P中不存在稀疏集(sparse set),这就是著名的向上分离结果(upward-separation result).此外是相对化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章语奇  方溦  甘甜  黄淑滨  葛列众  罗跃嘉 《科学通报》2020,65(19):1936-1945
道德具身理论从感知觉的角度来建构道德加工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从视觉感知出发,旨在探究绿色感知与抽象道德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及其双向性.实验1采用道德Stroop任务,发现与其他5种彩色相比,被试对绿色及相近颜色的道德词的判断更快、对不道德词的判断更慢,提示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采用词汇翻译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更少地将绿色的希腊词和不道德含义相匹配,证明绿色感知能直接影响道德概念的语义加工.实验3采用颜色匹配任务,发现与蓝色相比,人们在判断绿色不道德词的颜色时,其反应时显著延长,表明道德语义加工能影响绿色感知.本研究证明,绿色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且具有双向性,揭示了视知觉加工与抽象道德加工的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