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的苦味是由苦味物质引起的,有较强的遗传性。采取以下十种方法,可以减少黄瓜苦味。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七年马庄大队栽培四亩四分九厘春季大棚黄瓜,平均亩产20316.7斤,其中第四生产队一亩零四厘大棚黄瓜,获得亩产25606.9斤的好收成.实践表明,大棚黄瓜比露地黄瓜亩产提高1-2.5倍,上市时间提前60天,供应时间延长(晚拉秧)24天,为克服蔬菜早春淡季作出了贡献.现以四队高产棚为例谈谈大棚黄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一年一茬制 1.黄瓜(黄瓜与白籽南瓜嫁接).9月19日播种黄瓜,9月23日播种南瓜,9月29日靠接,10月10日断根,10月17日移栽,11月15日上市,翌年6月拔秧清园.  相似文献   

4.
温室大棚辣椒套种黄瓜,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辣椒品种可以选用早熟、抗病、抗寒、株矮、丰产的优良品种.黄瓜选用主蔓结瓜,而且分枝少,同时又具有早熟、抗寒、抗病、丰产等特性的优良品种.为了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辣椒可于11月上旬播种育苗,来年元月份进行假植,3月上旬定植;黄瓜于2月上旬播种,苗龄30~35天时,于3月上中旬定植.  相似文献   

5.
<正> 日光温室黄瓜化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障碍现象。能引起黄瓜化瓜的原因很多,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仅就日光温室黄瓜化瓜原因及防治作一简单介绍。 一、黄瓜化瓜的症状 日光温室黄瓜刚座下的瓜钮或果实在膨大中途停止,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于瘪,最后干枯。 二、黄瓜化瓜的原因 1.品种因素。不同品种对肥水要求不同,化瓜率也不一样。 2.高(低)温引起化瓜。白天气温高于32℃,夜间高于18℃,黄瓜正常光  相似文献   

6.
<正> 黄瓜霜霉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温棚种植的黄瓜极易发生和流行,如不及时控制,5-7天发病率可达100%。现介绍其无公害防治新法。 1.诱导系统性抗病防治法。黄瓜开花前期叶面喷施圣丰·赐物4号1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促使黄瓜产生诱导系统性抗病的高效抗体,增强黄瓜本身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控制发病。 2.生态防病法。即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来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黄瓜生产中滥用农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力推广保护地黄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壤传染病害,病菌从根部侵入.不论是露地或保护地,各茬黄瓜均可以发生枯萎病,以保护地受害较重,一般发病率都在20%~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我省棚室越冬黄瓜栽培面积相对占比例较大,产量近年来仍排徊在亩产5000公斤左右,和全国高产地区差距较大.根据几年来对多地区的多点考察,认为产量低的根本原因是越冬后黄瓜植株早衰现象普遍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效益.究其早衰的因素,与土壤肥力差,植株前期结瓜过多,节间短,前期植株营养生长控制过头和低温寡照时期的棚室保温性能差等有关.若要提高产量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大棚空间搞吊盆黄瓜生产,不影响地里蔬菜的生长。从下籽到上市,仅用60天时间,比在同一大棚内地下栽培的黄瓜早上市20天。一盆可收5公斤左右,由于吊盆透水性能好,黄瓜不得霜霉病。其具体做法如下。 1.播前准备。播种前,把黄瓜籽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10小时左右,促使瓜籽发芽。  相似文献   

11.
黄瓜长势弱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性角斑病,继而导致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采用红糖发酵液防治这三种病害,成本低,效果好,无公害,又能刺激黄瓜植株生长,延长黄瓜采收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请菜农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2.
大棚栽培春黄瓜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促使农作物早熟,以满足市场需求。由于栽培技术的差异,造成春黄瓜的产量不一,因此找寻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对搞好春茬黄瓜早熟高产栽培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栽培优质高效的大棚春黄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1.作为增效剂防病害.将糖、尿素、水,以1∶0.5∶100的比例混匀,在清晨或下午4点后叶面喷洒,6天喷1次,连喷4~5次,对黄瓜霜霉病防治可达90%以上.或将1%糖水加入400倍病毒A与赤霉素及硼砂的6000倍混合液,每6天喷1次,连喷2~4次,对黄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霜霉病是温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最重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病情发生时一般可减产20%-30%,黄瓜不到半架就拉秧,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种黄瓜或其他藤类作物时,在旁边种点白萝卜,对两种作物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6.
郭超  亚平 《河南科技》1998,(2):13-13
温室黄瓜育苗嫁接技术要点汝州市农技中心郭超亚平丙林黄瓜嫁接栽培是黄瓜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它以黄瓜为接穗,其它瓜类为砧木,在苗床人工嫁接成活后,再移栽到塑料日光温室,也叫嫁接换根栽培。其好处是:抗病、耐寒、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塑料日光温室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7.
<正> 采用温室黄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可使黄瓜的品质明显提高,以其干净、色鲜、味美而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主要技术措施是如下。 1.选用优种,嫁接育苗。宜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津春3号、新泰密刺、中农5号、中农13号、冀早2号、中农早青、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马庄大队大棚黄瓜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七七年春栽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0316.7斤,高产棚亩产达25606.9斤;一九七八年春季大棚黄瓜全大队平均亩产21606.5斤,其中第四生产队的高产棚平均亩产32934.3斤(面积1.04亩),比去年增产28.5%。第四生产队的大棚黄瓜所以能突破亩产三万斤,是因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早育苗,提前定植,延长黄瓜的生育期;对种籽进行低温处理和药剂浸种,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增施磷、钾肥和微  相似文献   

19.
一、黄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经常出现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猝倒病若在种子发芽出土前发生,则造成烂种;若发生于幼苗期,则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当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病部收缩成线状最后倒伏.立枯病多发生于苗床,茎基部呈椭园形褐色凹陷病斑,当病斑绕茎一周时收缩、干枯.沤根是由低温高湿引起的生理病害.发病植株,根呈黄锈色后腐烂,幼苗萎蔫,不发新根和不定根.  相似文献   

20.
豫黄瓜一号新品种1991年参加全国秋黄瓜新品种区域试验,总评80.75分,居五个参试品种之首位。“豫黄瓜一号”与全国优良黄瓜品种“津研四号”相比有四大特点:1、早熟性:“豫黄瓜一号”比““津研四号”早熟3—5天,雌花节位低一节,前期亩产2267.9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