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蕾期用 PP333喷施马铃著,十余天后观察叶片和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PP333能使叶片增厚6.13%,栅栏细胞的叶绿体直径变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7.25%,同时,PP333抑制茎的各部分细胞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2.
用25ppmGA_3和50ppmPP333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①GA_3明显促进水稻第一叶鞘的伸长;而 PP333则抑制其伸长。②用 GA_3+PP333混合液处理,或先用PP333,过一定时间后再用 GA_3及先用 GA_3处理后再以 PP333处理水稻幼苗,结果均表明:PP333和 GA_3存在着相互拮抗作用,PP333是一种抗 GA_3的生物调节剂。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提高小麦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导率测定、保护性酶活性及MDA含量的检测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提高小麦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用PP333浸种后培养8 d的幼苗,经(3±0.5)℃低温胁迫后,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提高POD,CAT活性,减缓MDA的积累.同时,PP333处理可延缓幼苗生长,使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多效唑(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P333处理后黄瓜离体子叶节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PP333处理能显著地改变植物体IAA及GA的含量,提高植物体内ZR与ABA的含量,且在培养的第7d时显著抑制ZR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三种药剂对紫罗兰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P333、矮丰和水杨酸对紫罗兰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其对株高、花期、叶片长宽比、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P333处理的紫罗兰株型明显矮化,经水杨酸处理的紫罗兰花期显著延长,初花期提前,但矮化效果不显著.综合效果看,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2 mg/L的PP333对紫罗兰的作用效果较好(株高极显著矮化且未发生莲座化现象).叶面喷施水杨酸对提高紫罗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处理北斗苹果幼树,6月10日起,每隔一周叶面喷施一次,共喷3次.结果表明PP333可明显抑制北斗苹果幼树营养生长,增加树体短枝数量,促进花芽形成,达到早产丰产.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PP333溶液对苦荞进行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PP333对苦荞苗高、茎粗、主茎分枝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浸种对苦荞的苗高、茎粗都有抑制作用,对主茎分枝数有促进作用,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对苗高的矮化率在32.6%~50.1%,对茎粗的增粗幅度在11.7%~21.8%。  相似文献   

8.
用PP333和S3307处理盆栽榕树实生苗,两者都可以显著抑制其茎的伸长生长,使其株型矮化,叶片小型化,根冠比值增大,从而使盆栽榕树更符合盆景栽培的要求,PP333和S3307都能使盆栽榕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在每平方米有效成分30~120mg的剂量范围内,PP333和S3307抑制盆栽榕树茎伸长生长等方面的生理活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而S3307的生理活性明显强于PP333,添加GA_3,可以解除PP333和S3307对盆栽榕树茎伸长生长的抑制,将PP333施入盆栽榕树根际土壤或喷布于叶片表面,以前一种方法抑制盆栽榕树茎的伸长生长等方面的生理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PP333处理后,苗高明显矮化,根长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同时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苗高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9325);根长与POD活性呈不显著负相关(r=-0.4216)。用外源GA_3逆转PP333的抑制作用时,POD活性下降,同工酶谱带着色变浅,C_3带几乎消失,用NAA处理未见有逆转PP333的抑制效应,同时POD活性提高,同工酶谱带增加两条(B_1、C_2带)。由此可以认为:PP333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对酶的影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PP333对野葛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P333对野葛常温和低温保存的影响。方法通过常温培养法和4℃低温培养法探讨PP333对野葛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在常温和4℃低温下,添加PP333均可提高野葛试管苗的成活率。在常温下,PP333与2mg/L6-BA、1mg/LNAA组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要好,野葛的最佳PP333浓度分别为8mg/L(与2mg/L6-BA、1mg/LNAA组合使用)和5me/L(单独使用),180d后成活率可达80%以上;在4℃低温下,PP333使用的效果比常温保存使用的效果要好,野葛的最佳PP333浓度为5mg/L(与2mg/L6-BA、1mg/L NAA组合使用),180d后成活率可达98%。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宜浓度的PP333结合4℃低温可以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达到野葛离体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水稻幼苗溶液培养条件下,对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效应显然不同。苗高随着PP333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而根系生长则表现为低浓度(0.05~1.0ppm)促进,高浓度(10ppm)抑制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根冠比的增加和降低及有关生理参数的变化上。PP333对地上部的控长效应可能是通过对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矿质吸收、能量代谢)的调节而起作用。对PP33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施用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水培“特青”水稻幼苗经0.2及0.4ppm PP333处理5天,植株生长没发生明显变化,但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根系离子外流都发生变化.在根系,~(32)P及~(36)Rb(K)含量显著增多,~(45)Ca含量减少;在地上部,~(32)P及~(45)Ca含量增多,~(36)Rb(K)含量无明显变化.根系~(36)Rb(K)及~(45)Ca的外流显著地受到PP333的抑制.结果表明,PP333主要是提高了水稻幼苗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并抑制根系离子的外流.  相似文献   

13.
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干物质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及黑暗处理幼苗相比,蓝光处理的水稻幼苗较矮,第2叶鞘较短,第1叶片开张角度增大,叶片平展加快。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提高广西种源马尾松苗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原产地广西的马尾松种子,4月下旬在南京播种育苗,10月中旬以25和50mg·L ̄(-1)多效唑溶液淋灌处理,对松苗越冬有良好的效应,尤以50mg·L ̄(-1)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在越冬期间多效唑处理苗的电解质渗漏率低于对照,超氧物歧化酶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强,接近于抗寒性强的江苏种源马尾松苗。此外,多效唑处理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生物量(包括根和茎叶的鲜重、干重)均明显高于对照,而五个月的高生长增加量仅为对照的79%和55%。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榔榆盆景植物生长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榔榆盆景植物施用多效唑后,对其当年及第二年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浓度为50~200mg/L范围内,随处理浓度递增,使新梢生长量、冠幅、叶面积减小,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增加越明显。处理株与对照相比,叶片内源激素IAA的含量明显减少,ABA含量增加;边缘分生组织和板状分生组织的活动受抑;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表皮层增厚。应用多效唑可以改善榔榆的株型,并提高榔榆盆景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和多效唑对万寿菊生育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万寿菊幼苗上盆后,根灌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及多效唑,明显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降低内源吲哚乙酸含量,进而显著缩短节间,抑制其株高,减少叶面积,增加叶厚,增加花朵数,从而使其花艳叶绿,提高观赏价值.在低浓度下,烯效唑的活性明显大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17.
从1986年至1988年以7个亲本为材料在4个试验点的研究得知:1、在幼穗分化第5或6期施用PP333可延缓水稻抽穗期;2、不育系对PP333的反应较恢复系敏感,3、在0—200ppm浓度范围之内,pp333浓度越高,延缓效果越显著;4、一次施用200ppmpp333可使不育系齐穗期延迟5天,效果比较好,又省药物和人力;5、pp333对千粒重无不良影响,但增加包颈率、减少饱粒数;6、50—100ppm赤霉酸可逆转pp333的延缓效应;7、在生产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赤霉酸和pp333,使花期相遇,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苯酚溶液处理3个水稻品种,测定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叶绿素含量及根细胞电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苯酚溶液对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对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明显;高浓度苯酚溶液则降低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细胞膜透性,不同水稻品种受苯酚处理后的生理效应无明显差异。苯酚造成水体污染的临界浓度是0.5mmol/L,大于此临界浓度对水稻有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