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针对目前全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同类型气象节目及相关联性节目的数量大幅增加;受众需求不再单一;电子科技和智能化电子发展带来的冲击,使得电视气象节目的收视率逐年得到削弱等。从国内几家电视台优秀创新案例出发,探求一条电视气象节目的新出路和更高要求:即从传统文化角度解读天气现象,探寻文学知识包装下的气象节目,寻根传统文化与气象元素之间的影响.关联。  相似文献   

2.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成为人们每天必看的节目,气象专题片融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向电视观众展示气象科普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信息多层次的需求.该文对气象专题片的选题、主线、拍摄要点、表现主题和后期编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制作气象电视专题片,向观众提供科普知识、展示多元化气象节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气象科普宣传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收视率高的观众基础和电视的时效性、连续性、形式多样性,及气象影视中心的超强制作团队等优势,把电视气象节目办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让各种气象信息更加及时、周到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雪冻雨天气的发生,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气象电视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本文从气象电视的形式品种、节目质量、服务领域等方面展开论述,对气象电视服务策略进行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漳州电视气象节目中植入广告画面的现状分析出发,提出增强电视气象节目与广告画面和谐度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漳州气象影视节目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海民 《科技信息》2010,(4):355-355,35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民素质的日益提高,气象信息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天气预报又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三维可视化方面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思路、方法,希望对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兰鑫 《科技信息》2011,(22):I0271-I0271
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各类电视气象节目基本覆盖了各个电视频道,播出次数、节目时长和预报时效都在加强。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单薄的天气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电视天气预报所负担的传统的功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邱媛媛 《科技资讯》2011,(33):234-234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都对电视气象节目的质量效率与公信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对电视气象节目在播报内容、话题与预报时机以及播报人员筛选这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公信力在电视气象节目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象影视服务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当前我国电视媒体向社会和民众发布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气象影视节目对我国防灾减灾、服务大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滨海新区气象影视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滨海新区影视专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滨海新区气象电视节目的改进思路与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每天必看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观众的要求是很高的;怎样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气象信息多层次要求,有效地提高气象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由WIN-XCG和EDUIS两个系统软件构成,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播出天气预报节目的关键是对这两个制作系统的技术应用,一个有创意的气象影视节目作品,除了有前期策划,更要通过视频技术设备WIN-XCG和EDUIS两个软件来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气象影视节目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深入地研究本地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到适合气象影视节目的改进思路,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气象节目虚拟主持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立杭  林秀芳 《科技信息》2010,(36):385-385,387
本文分析了电视气象节目虚拟主持人的产生因素、技术特点及优缺点,从而提出气象节目虚拟主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简要地作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普的对象是社会公众,目的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因此,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学校师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应尽量体现参与性、互动性、普遍性和实用性,实现寓教于乐,使气象科普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图书和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成海民 《科技信息》2007,(24):573-574
目前全国各省气象影视部门还没有一套专门用于气象影视节目制作的完整的软硬件创作系统。本文就可视化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创作系统的开发背景、开发内容等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气象领域来说,气象行业主要以普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象变化知识为重点,想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宣传力度,就必须要加强与新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手机等渠道进行宣传。基于此,本文重点从3个方面探究气象科普特色品牌的构建途径,包括: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区、开展主题气象科普活动、实现与新媒体融合,旨在构建气象科普特色品牌,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54511气象观测站的太阳辐射数据为基础,分别用该气象站2003年实测太阳辐射数据、Elman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2003年太阳辐射数据和标准气象年太阳辐射数据,以斜面上累计太阳辐射总量最大为目标,分别计算太阳能平面接收器的最优安装角度,得到了3种情况下月最优安装角度、全年最优安装角度、夏半年以及冬半年最优安装角度.以按实测数据求解所得结果为基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按神经网络预测数据计算的最优安装角比按标准气象年数据计算的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4-2014年间发病期的气象因素为自变量,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为因变量,借助神经网络的函数映射能力,采用Fletcher-Reeves算法的变梯度反向传播算法,建立了小麦赤霉病的气象预报模型.由于神经网络无法提供直观的函数来反映病穗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函数关系,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模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平均预报精度达到99%,但只提供病穗率和气象因子之间的拓扑关系;偏最小二乘预测模型可以得到病穗率和气象因子之间直观的函数关系,模型平均预报精度达到97%.2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热协调(electro-thermal coordination,ETC)潮流模型能够同时获得电网潮流和线路温度的计算结果,可为电网运行分析和决策制订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现有ETC潮流模型忽略了线路气象变化的随机性,无法描述线路气象对电网潮流和线路温度的随机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线路气象随机性的ETC潮流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对线路气象进行随机模拟,再以此对导线热平衡方程和潮流方程开展耦合求解,最后得到潮流分布和线路温度变化的统计规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ETC模型能够反映线路气象随机性对电网潮流和线路温度的影响,同时有效获取电网运行时的线路过热风险,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展电网调度理论研究铺设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本文从承德市气象局利用大洋D3-Weather5600A非线性影视编辑系统制作天气预报节目出发。通过片头模板、云图趋势模板以及城市镜头模板的制作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非线性影视编辑系统在地市级天气预报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沙尘暴成因的气象因素作了主成分分析,得到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风速、气压和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