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界的昆虫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但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却对小小的蚂蚁感到兴趣,研究的论文接二连三发表,其原因何在,让我们从蚂蚁的生活谈起.一个繁盛的大家庭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过着大家庭群集生活.家族成员复杂,分工明确.有蚁后、雌蚁、雄蚁、工蚁、兵蚁.蚁后是大家族中的家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08,(10):27-27
有谁没见过蚂蚁呢?但你真正了解神秘的蚂蚁世界吗?主人公安特儿是一只蚂蚁,它历尽艰险,终于回到家中,当上了蚁后。可它面临的却是一个个可怕的灾难:天下毒雨,蚁粮被盗,食蚁兽侵扰,大象拔树要捣毁蚂蚁窝……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其他的蚂蚁家族选择了逃避,纷纷离开家园。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天寻寻觅觅的进食后,消灭了大约30000只蚂蚁或白蚁后,大食蚁兽吃饱了,它想找些水喝。不像其他大多数动物,大食蚁兽不能用它的舌头从池塘或小溪里饮水,它只能舔潮湿植物上的露水解渴。  相似文献   

4.
正有文化的蚂蚁有一天,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根骨头。这只蚂蚁很馋,想把骨头扛回家吃了。可是它的力气太小了,无法扛回家。它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小蚂蚁用自己头上的触角传信息给它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这些蚂蚁得到了信息,赶过来,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家吃了。它们吃的时候,还想到"先苦后甜"这个词语。这真是一群有文化的蚂蚁!  相似文献   

5.
1、引言我们知道,怎样从一个出众的纯种个体培育出成千上万象它一样的群体?这是遗传育种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育种工作者常用回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同题。所谓回交方法,就是让这个出众的纯种个体,起名叫A,与另一个体交配,叫做B,生出一代群体F_0;然后让A与F_0交配,生出一代群体F_1,再让A与F_1交配,生出一代群体F_2,…见图示。实践证明,回交若干次后(例如t次),生出的群体F_t中,纯种A的染色体所占的百分比P~((t))将迅速增大。我们将于本文用数学方法证明  相似文献   

6.
群体生活的蚂蚁经常独自外出寻找食物,有时走很远的路。从很远的地方回到蚁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小小的蚂蚁却有一套杰出的认路本领,即使浓云密布,或者地面上被破坏,它们仍旧会找到蚁巢,只不过要多走些弯路而已。为什么蚂蚁能够准确寻找归途,这个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5日早晨,我在家中做早餐时,打开一只鸡蛋,发现这只鸡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鸡蛋。这个小鸡蛋也是硬壳,呈圆球形,直径约4厘米,蛋壳的颜色与正常的蛋壳无异,上面有一些褐色的斑纹。它与大鸡蛋的蛋黄紧靠在一起,比蛋黄还小一半。打开这个小蛋后,发现里面无蛋黄,蛋壳内却有完整的壳膜。  相似文献   

8.
蚂蚁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忙忙碌碌,勤奋工作的,其实不然,在辛勤工作的蚂蚁群体中,也有奇懒无比者;猫咪要是瞎了眼,生活质量可就得一落千丈,运气好才能碰上只死耗子,鲨鱼却不怕害眼疾,为什么?要说这个正义感,一只小松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不小呢!本期暴走熊王牌组合搜索到的猛料,赶快先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一窝快乐的蚂蚁,各自分工都不同,蚁后的义务是生宝宝,兵蚁负责保护蚁窝,工蚁任务是找食物。可是,有一天,我们工蚁不快乐了。你看公平不?蚁后整天养尊处优,不干什么活儿,却总是吃得最多。兵蚁一天到晚也只是走来走去,却也毫不客气地大口大口地吃我们工蚁找回来的食物。于是,我们工蚁起来反抗。我们把寻找回来的食物统统藏起来,不让兵蚁和蚁后吃,让他们自己去找。兵蚁和蚁后找不到食物,兵蚁饿得走不动了,蚁后再也不生宝宝了。正在这时,以前想侵犯我们窝的蚂蚁来进攻了,我们招架不住,马上请兵蚁来帮忙。可是兵蚁饿得走不动,我们把藏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东亚钳蝎生殖器官的构造,并通过实验论证了一些重要的生殖特性。结果表明:蝎交配轴是能够再生的,再生期最快的约20天,再生的交配轴同样具有交配能力。♀蝎在每次生殖后需要再交配才能保持正常生殖。在一个生殖周期内♀蝎和蝎一般都只交配一次,偶尔可以交配2—3次。在一个饲养群体内,性比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蝎比数逐年减少,老年群体存活的大都是♀蝎。群体的繁殖量与群体的性比有关。初步认为,为了获得群体的最大繁殖量,群体的性比应保持在:♀=4:3为宜,至少也需1:1。此外,还观察了交配过程及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彭城刘氏家族指主要活动于南朝齐梁之际的刘绘,刘孝绰父子及其家族成员共七十人的庞大学群体,这一群体的学活动与学创作成就,在南朝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学家族相比,在这个家族的学活动中,出现了南朝最长的诗歌,有别具风采的女性作家作品等。他们不但是学创作的积极参与,而且,作为家族群体,他们具有与南朝世风相谐的家族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华跃进 《大自然》2011,(6):30-33
一只蚂蚁匆匆忙忙地沿着一枚叶片爬行,不时停下脚步四下张望,然后似乎发现了什么,又急匆匆地继续赶路。来到一个巨大“瓶子”的顶部时,这只长途跋涉的蚂蚁终于停下脚步,开始贪婪地吃起来,原来这个“瓶子”的瓶口处布满了香甜的蜜汁。然而,就在饱餐后的蚂蚁打算踏上归途时,突然脚下一滑,掉进瓶底,再也没能爬上来。这顿甜蜜的大餐竟成了蚂...  相似文献   

13.
罗爱东 《大自然》2011,(2):8+1-8
2009年,当第一次无意问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野象谷的雨林内见到一只小小的翠鸟时,我顿时被它那无与伦比的美丽和灵气所吸引,并开始有了想拍摄它的心愿。但是,拍它实在是太难!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雨林中的红色精灵——三趾翠鸟。  相似文献   

14.
蚂蚁搬马蜂     
正我在院子里玩耍时,看到一棵树下有一群蚂蚁在一只死了的马蜂旁转来转去,似乎要把它搬走。我大声问在屋里的爸爸:"爸爸,蚂蚁要搬马蜂,它们吃肉吗?"爸爸答应了我一声,但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手机走了出来,告诉我:"很多东西,蚂蚁都吃。它们比较喜欢吃甜食和昆虫尸体。"  相似文献   

15.
一只个子很小长得十分秀气的蚂蚁翻上我的窗台,钻过网格很细的窗纱,再爬过我的书桌,终于发现了我撤落在案边的一堆面包屑。它围住这堆面包屑转了一圈,顾不上自己吃一口,连忙又掉转头顺原路回去。当它钻出纱窗时,动作轻捷活泼,脸上带着非常愉快的神情,因为它发现了粮食,对蚂蚁来说,还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过了不大一会儿这只小个子蚂蚁又出现在窗台上,这次不只它一个——在它后边跟来了几十只同伴,像队伍行军一样整整齐齐地跨过纱窗,登上我的书桌,直奔面包屑。它们走得气喘吁吁,但步伐仍然显得矫健有力。一到目的地,领队的小蚂蚁又围住面包屑…  相似文献   

16.
学习蚂蚁     
<正> 也许这个题目让你觉得可笑,小小蚂蚁有什么可学的。其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与恐龙同时代生存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自然有其神奇的地方,研究蚂蚁实实在在也是一门学问。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由对蚂蚁肃然起敬。蚂蚁有旺盛的生命力,绵延的家族从恐龙时代到如今就是一个明证;蚂蚁有超凡的  相似文献   

17.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机器人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蚂蚁群体觅食行为的仿生优化算法。结合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特点,将确定性选择和蚁群算法的随机性选择相结合进行节点转移,每次循环后只对较优蚂蚁路径进行信息素更新,提高了算法收敛的速度;在寻找路径过程中蚂蚁无后继转移节点时,采用蚂蚁回退策略,增强了算法在复杂障碍物环境中寻找路径的健壮性。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在障碍物较复杂的情况下迅速规划出较优的全局路径。  相似文献   

18.
辛豫 《创新科技》2005,(1):44-45
对“蚂蚁场”的第一印象平淡无奇——一张4米长、3米宽的胶合板桌面.四角由铝质长杆支撑,桌面上铺了一层锡箔。但是靠近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个“蚂蚁场”上面爬来爬去的是一群小小的特殊动物——机器“蚂蚁”。它们一起寻找食物.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  相似文献   

19.
<正>移居火星"哟吼——我们就要移居火星啦!"我真是一只幸运的蚂蚁,我们的家族也真是幸运的家族。昨天我在家门口听到了一个爆炸性消息:"就这儿的土吧,看起来挺肥沃的,运到我们的火星基地去!"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数学不仅仅是人类的专利,而且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数学观念”。英国数学家亨斯特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死蚂蚱分成3块,第二块的重量比第一块大1倍,第三块的重量比第二块大1倍。当蚂蚁发现这些食物40分钟后,便有23只蚂蚁搬运最小的一块食物,有44只蚂蚁搬运中块食物,有89只蚂蚁搬运大块食物。蚂蚁的这种“分工”,没有一定的“数学头脑”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