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粮食主产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为例,在研究区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73-2019年日均温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五日滑动平均法计算了温度≥10℃积温等喜温作物农业气候指标,利用线性回归和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四盟市农业热量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近47年中,温度≥10℃平均积温和平均持续日数...  相似文献   

2.
一 今春“倒春寒”概况 1、汉中市今年3月12-14日出现了一次明显“倒春寒”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在前期15.6度的情况下猛降到2.6—3.8℃,最大降温幅度达13℃。这三天平川最低气温达到-0.6~0.3℃,山区达到-5~-7℃。伴随这次强降温,各县区还出现了连续两天的中到大雪,积雪厚度大都在2~5厘米。  相似文献   

3.
一水稻的生态条件西江三角洲大致包括以羚羊蛱为顶点,崖门、横门的联线为底边的三角形范围,面积约2000方公里。占珠江三角洲面积五分之一。三角洲内,水稻广布,如中山、新会两县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91%以上。水稻收成好坏,关系全省商品粮的供应。如何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种植面积,是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上的关键问题。西江三角洲气候优越,热量丰富,日均温≥10℃(水稻开始生长的临界温度)的积温达7200—8000℃,连续期300—350天;日均温≥15℃(水稻结实的临界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海总有一定面积的后季稻遭低温为害,不能安全齐穗,影响产量。这里介绍一些有关后季稻抽穗开花期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上海气候条件有利种植双季稻,发展三熟制上海位于长江口沿海地区,春季回暖早,夏季炎热,秋季降温慢,作物生长季节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作物生长期,平均有232天左右;高于15℃的喜温作物生长期,也有185天左右。绿肥茬双季稻,从早稻(晚熟品种)播种到后季稻安全齐穗,共需165~170天。而上海春季日平均气温高于11℃到秋季平均气温开始低于20℃的双季稻安全生长期,十年中有  相似文献   

5.
日平均气温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平均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有2种计算方法: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气温平均.为了比较2种方法计算的日平均气温是否有显著差异,说明何种方法更接近实际日平均气温,选择我国8个气象站冷年、正常年、暖年的日气温资料和北京密云1991年中28d每日整点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日均温差异显著,但极值平均温与实际日平均气温(24h整点气温的平均)、四时平均温与实际日平均气温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四时平均温接近实际日平均气温的程度略好.另外,2种方法的差异基本无年际间的差别,但在各个季节和地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王治清  王金修 《科技信息》2007,(32):150-151
秋季即将过去,冬季就要到来,工程施工将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因施工分项工程不同,要求有所不同。冬季施工的起止日期为:当冬天到来时,如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d的第一天为进入冬季施工的初日,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5d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C以上,则此5d的最  相似文献   

7.
周晓平 《科技潮》2003,(3):44-44
很多人往往习惯把阳历的3月~5月作为春季,6月~8月作为夏季,9月~10作为秋季,12月~2月作为冬季。这样划分季节比较简单易行。而气候学季节划分的标准是以5天为一候的候平均气温为标准的,当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按照这个标准,北京大部分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的3号-5号进入春季,北部山区晚一些,在4月10号前后,最晚的要属延庆县的佛爷顶,那儿要到5月末才迟迟迈进春天的门槛儿。北京的春天是短促的,城近郊平原地区的春天仅有50多天,只有在山区春天才较长。  相似文献   

8.
棉花喜温、好光、怕冷,是典型的喜温作物,一个地区能否种植棉花,主要决定其热量资源,无霜期大于150天,全年≥10cI=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开花结铃期间平均气温在24℃以上。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5—30℃,一般在1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19—20℃以上才能现蕾,适宜气温是25℃左右,开花结铃的适宜气温是25—30℃,但气温在35℃以上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都不利,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桢 《科技信息》2011,(5):I0295-I0295
冬期施工时间: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为冬期施工开始日期;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为冬期施工结束日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熟悉掌握各部位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把各种费用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21年黔东南部分基地的奥尼尔、夏普蓝等早熟蓝莓出现早花,因遭遇后期持续低温导致近三分之一的花不能坐果.利用蓝莓基地气象自动观测站点逐日气温、降雨、日照资料与蓝莓开花和花后坐果所需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蓝莓在需冷量满足的情况下,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 d以上≥12.8℃,即可进入始花期;开花后,如果遇日平均气温<10℃、日最高气温<12.2℃、最低气温<8℃的低温天气持续7 d或以上,则不能坐果;开花后能耐连续3 d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5℃,并且中间可有1 d日最高气温<10℃的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11.
1气候对棉花的影响 2003年北疆棉区棉花生育期≥10℃的活动积温为34926℃,较历年平均值减少486.8℃,6-8月平均气温比历年低108.5℃.冬季气温偏高,降雪量仅17.8cm,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幅度大,直至5月29日,气温才稳定转入正常,是历年来所罕见的恶劣气候,导至北疆棉区播期推迟10-15天.由于播种至出苗期气温的大起大落,以及阶段性低温、冷害,有63%因低温冷害造成烂种、烂芽进行重播.37%的面积因干旱缺墒进行补种补水,还有10%的棉田重播2-3次,同一棉田形成早、中、晚三苗争温、争光、争养分,影响棉苗的正常生长发育.5月平均气温为18.6℃较历年值低2.43℃,降雨量不足3mm.5月22-25日出现一场大风风速19.8m/s、沙尘暴、降温、降雨天气,气温降至9.1-12℃.直至5月29日气温才稳定通过20℃比历年偏晚10-15天,棉苗生长缓慢,到6月15日才开始现蕾.  相似文献   

12.
石亮 《黑河科技》1997,(1):19-20
黑河市地处寒冷地区,冬龄时间长、冬期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关于对进入冬期施工的期限,我省作了原则规定,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观经资料,凡室外的日平均气温连续在五天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0℃肘,就按进入冬期施工。并从地理位置和时间上又作了具体规定:在北纬48℃以北地区,从十月二十日到翌年的四月二十日;北纬46度——48空地区,从十月三日至翌年的四月五日;北纬46度以南地区,从十二月五日至翌年三月三十一日,为计算冬期施工时间。在上述规定时间的前15天为冬期“预警期”。黑河市地处北纬48度以北,冬季长达6个月之久,充…  相似文献   

13.
节气早报9月     
《科技潮》2006,(9):50-50
白露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开始进入秋季。  相似文献   

14.
陇中马铃薯气候生态条件分析及适宜种植区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种植生态气候区划,为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马铃薯生育期气候生态条件 1. 1 热量条件 马铃薯喜温凉气候,既怕高温,又不耐冻。经过休眠的马铃薯块茎,在日平均气温4℃左右时开始萌动发芽,7~8℃时幼芽生长缓慢,10~12℃时幼芽生长较快。马铃薯茎叶生长期适宜气温18~21℃,块茎生长期适宜旬平均气温16~18℃。当温度超过25℃时,块茎膨大受阻。全生育期150~160天,需≥5℃积温2000~3000℃。 1.2 水分条件 马铃薯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全生育期需水约350~400mm,马铃薯生长期初期由…  相似文献   

15.
在荷兰住了一个时期,看到了这个西欧小国的一些特点,一时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姑且把它概括为天、水、地、风、花、城六个字。说天,荷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她虽地处北纬50°至53°之间,1月份的平均气温竟为摄氏1.7℃,腊月时分,遍地仍然绿草成茵。我国的北疆城市满洲里,比荷兰要靠南 3°,但同期的平均气温却为摄氏零下26℃。然而,温带的海洋性气候也给荷兰带来了另外一面:阴雨连绵,阳光不足;平均一年只有65天的光照期。特别是春天,气候经常骤变,一位在这里居住了多年的南美朋友对我说:“对荷兰的天气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否则5分钟之后就会使你难堪。”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北京遭遇了5年来最大沙尘天气,仅4月16日一夜就下“土”30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数学家分析.以北京市1500万人口计算,人均约20公斤土。气象专家认为.由于北京上游地区内蒙古高原、外蒙等地出现了强大的风暴和沙尘暴天气。沙尘随后被大风扬向空中.并顺着空气气流飘逸到北京上空。造成了北京的浮尘天气。无独有偶。厦门这个东南海滨城市.从2006年3月31日至4月4日.空气质量连续5天达到或接近轻微污染的程度。主要污染物均是可吸人颗粒物。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羽化规律及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 ,找出了影响羽化及产卵的关键气候因子。即连续 5d日平均气温达到 1 2℃、RH在 6 8%以上时 ,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 ;连续 5~ 6d日平均气温高于 1 6℃时 ,出现羽化高峰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1 5 7℃时 ,出现羽化低峰。雄成虫比雌成虫羽化始期早 8d ,羽化末期晚 5d ;雄成虫趋光性和飞翔能力强于雌成虫 ,但存活时间短于雌成虫 ;雌成虫的产卵量受产卵环境影响 ,不交尾的雌成虫产卵量极少  相似文献   

18.
利用GIS技术对安徽省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分布和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松树萎蔫病主要发生在年均温15~15.5℃,1月均温l~3℃,7月均温28-29℃,日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4900-5000℃。干燥度0.9~1.0,年降水量在l000-1400mm等降水线之间的广大区域内.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州市1961年1月—2012年1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福州近52年来夏季气温、高温日数、极端高温的演变特征,利用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22℃的标准研究福州夏季日数变化,探讨了福州夏季及夏季最热时段气温指标的年代变化和凉夏、酷暑的分布特征;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研究福州夏季最热时段气象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日数、≥35℃的高温日数、≥37℃的高温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线性增长速率分别为6.6d/10a,4.5d/10a,2.6d/10a;7~8月最高气温线性增长速率为0.25℃/10a,夏季最热30,15,7d平均气温的线性增长速率分别为0.17℃/10a,0.19℃/10a,0.22℃/10a;近12年为酷暑高度集中频发期,12年中有11个酷暑年;近52年福州夏季最热时段人体舒适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人体的感觉是越来越闷热,甚至达到炎热.  相似文献   

20.
以1951-2013年信阳市城区日均气温为研究对象,运用5日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对四季开始及持续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63年,信阳市城区平均入春、入夏、入秋、入冬的时间分别为:3月26日、5月29日、9月19日和11月20日;(2)春季长度具有增加趋势,冬季长度具有缩短趋势,意味着1951-2013年信阳市城区年均温具有升高的趋势,与IPCC报告的结果相一致;(3)四季开始的时间及长度具有短的波动周期(10年内);(4)未来信阳市城区四季开始及持续时间变化趋势将延续过去63年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