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让古人“复活”,听他们“讲故事”吗?想和骷髅“聊天”吗?想对着木乃伊的耳朵说悄悄话吗?这些好像都是考古学家们经常干的活儿。但是,为了让充满好奇心的男生女生们从盗墓小说中走出来,从考古电影里回过神来,今天,我们要带领大家来一次“现场派”的考古,好好过一把考古的瘾!  相似文献   

2.
感谢挑战     
“哈哈,我们又能出去玩喽!好棒哦!”刚进教室门,“灵通人士”嘻嘻哈就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广播开了。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是去共青森林公园吗?”“去锦江乐园吧?”“一定是浦东世纪公园!”“噢,对了,肯定是新建的科技馆!”大家七嘴八舌地围着嘻嘻哈猜着。“同学们,我们这次要到上海近郊的东方绿洲去。”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唐森老师为大家揭开了谜底。“不过,和以往的春游、秋游不一样,这次我们将要去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要在那里度过三天两夜的独立生活,还要和日本小朋友比赛一番!这可是一次挑战自我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王奉友说,“再给我两年,我一定能把蚁力神做大!” 两年后,王奉友说,“(听了我讲话后)大家全面地,快速地回家做安抚解释工作(向其他养殖户),谁也不要来(公司),公司一定会给大家钱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猴子的抱怨     
早晨5点,w出去为自己家的葡萄园雇工人。一个猴子争着跑过来,w与猴子议定一天10块钱,就派猴子干活去了。7点的时候,w出去又雇了山羊,并对他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吧。一天给你10块钱。”山羊就去了。9点和11点的时候,w又出去雇了金鱼和麻雀。下午3点的时候,w又出去,看见大象站在那边,就对大象说,为什么你站在这里整天闲着?大象说 :“因为没有人雇我们。”w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吧。到了晚上,w对他的下属说:“你叫所有的雇工来,分给他们工资,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大象首先领了10块钱。最先雇的猴子心想:大象下午才来,都挣10块钱,我…  相似文献   

5.
李维奇 《当代地方科技》2005,(4):100-102,104
最近在参加一个直销公司组织的年会的过程中,遇见了很多因各种原因而来参会的新人。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来之前的动机和心态各一,但从他们最后会心的微笑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某种寻觅已久的东西。就在我用脑电波搜索这个“东西”是什么时,我突然感到头脑一震。电光火石间,我莫名想到了去年圣诞期间上演的一部美国电影——《极地列车》,我以最快的速度去买到了这部片子的DVD,然后一个人仔细从头到尾品味了一遍它的细节。最后,我震惊了,同时还有激动。我想说,《极地快车》是专门为直销人拍的一部片子。  相似文献   

6.
“哎哟~哎呀~”玉米博士的诊所里挤满了没精打采、哼哼叽叽的同学。他们这都是怎么了!哦~玉米博士说,他们都得了“暑假病”,怎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去“游逗诊所”里瞧一瞧吧!  相似文献   

7.
冷战     
一场大雨把正在训练的我浇回了家,爸爸、妈妈看球赛去了,我拿着那把陌生的钥匙,开门老半天,门锁还是不听我使唤,我只好去了同学家。晚上8点多我才回家,爸爸、妈妈满脸怒色, 妈妈先发起攻击:“你上哪去了?”我说:“我去同学家了,我没开开门。”“你还有理了,这么大的人连门都开不开!”爸爸也开始了:“走,出去,把门关上,自己开,开不开就别进来!”我泰然处之,岿然不动。爸爸硬把我拉出去,把门关上。我站在外面,眼泪夺眶而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门终于开了。我刚想进去,爸爸又把我推出来,把门关上。就这样反复了三四次,爸爸终于让我进去了。我…  相似文献   

8.
两面人     
站在我面前的人,咋这么眼熟,莫非他就是违章受过处分上过报纸的石头,怎么摇身一变竟成了安全标兵?弄得我一头雾水。
  没等我开腔,石头呵呵笑了两声,冲着我说:“嘿!你不是煤炭报的孙记者吗?”说着,他伸出粗糙的右手,狠劲攥了攥。“怎么,不认识了,我就是石头,你不是采访过我吗?”  相似文献   

9.
2月15日,小雨。听说今天柏林要举行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的示威游行,下午便冒着蒙蒙细雨前往柏林市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观看。平日冷冷清清的广场,今天却是人头攒动,难以置足。招展的红旗和翻动的标语牌不由人联想起十几年前柏林墙倒塌、两德实现统一时的盛况。遗憾的是,标语牌上却用德文清晰地写着:“要和平,不要战争!”我没有想到今天会有50万柏林人走出家门,加入示威的行列;我没有想到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有1000万人也在发出同样的呐喊。但我对此并不感到惊讶。欧洲人民,尤其是德国人民饱罹战争的创痛,他们也许比…  相似文献   

10.
张瑰萍 《奇闻怪事》2005,(11):41-42
幼儿在吃餐后水果时,忽然胡淳钟大叫起来:“张老师,杨梅汁弄在李鑫磊的衣服上了”。这么一叫,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到李鑫磊的衣服上,有的说:“真糟糕,回家妈妈一定要批评了。”王伊倩说:“多漂亮的小花呀,就像画上去一样。”“对呀,张老师,杨梅汁能画画吗?”我说:“我可没听说过,你们想试一试吗?”一个“有趣的果汁画”探索活动,由此萌生了。  相似文献   

11.
多余的知识     
12岁那年,父亲要教我学游泳。隔壁住着一位体育老师,我去串门的时候,发现一本小册子,似乎叫《水上自救法》,便借回家阅读。没翻两页,父亲下班回来了,看见这本书,一把就夺过去,锁进抽屉,说:“儿子,我们游泳去!”约三、四天时间,我就能够“狗刨”了。经过一个暑假,我已能在水上玩得欢。后来的一天,父亲就将《水上自救法》还给我。我满怀兴趣地看了一遍,当夜,就按书中列举的一些险情做了几个惊恐的梦。6年前,我们当地一名富商回故乡投资,想在风景秀丽的山脚下建一所疗养院。他找到当地一位名医,请教此举的可行性。名医经…  相似文献   

12.
3月15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日本电影展》在北京新世纪影院拉开序幕。说起日本电影,被我们第一个想起的人可能会是黑泽明。作为日本最具世界知名度的电影大师,黑泽明在电影界常常被大家尊称为“黑泽天皇”。黑泽明曾说:“从我身上减去电影,那等数大概就成了零。”  相似文献   

13.
一天,地主巴依、库克和阿凡提一起走在大沙漠中。走着走着,他们遇到一个神仙。神仙说:“我是神仙,我能满足你们每个人三个愿望!”巴依一听乐坏了,抢着说:“我第一个愿望是要很多的钱。”神仙说:“这个简单,满足你!说说第二个愿望吧。”巴依说:“我还要很多的钱!”神仙满足他的愿望后,巴依又说了他的第三个愿望:“把我弄回家!”神仙说:“没问题。”于是巴依带着很多的钱回了家。  相似文献   

14.
报载:1996年儿童节前,杭州一家电影院在报上刊登消息:“六一”前后一周内,免费为孩子们放映电影,欢迎学校来联系。结果没有人来。1997年儿童节前,该电影院又在广播电台连续两天发布消息,欢迎学校前来索取赠票,并且公布了电话号码,结果也没有反响。电影院经理说,即使登门送票,有时也会被谢绝,最后还得找熟人开“后门”请人看电影。1儿童电影市场怎么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以为,撇开其它因素(诸如儿童片创作资金匮乏、发行渠道不够畅通、社会上不少方面对少年儿童实施电影教育的问题认识不足等等)不论,主要还在于儿童片…  相似文献   

15.
让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铺天的巨浪却无法冲垮那盖地的豪情,来回疾驰的冲风舟、红色的救生衣和那一身身橄榄绿在群众视眼中模糊了,是用血肉,用生命筑起的墙啊!风浪面前,他们站在了最前线,如何能忘记;危难当头,他们走在了最后面,如何能忘记;生死之间,他们把所有生的希望给了群众,却忘了自己,站在死神触手可及的风头浪尖,如何能忘记。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电影《雷锋》结尾,雷锋说过的话被放大……  相似文献   

18.
开心乐园     
《少儿科技》2009,(8):32-32
公交车上人很多,没有空位。当一位女士上车时,坐在门边的男子想要站起来,但女士把他按回了座位上。“谢谢。”她说,“但请别为我让座,我完全可以站着。”“但是,夫人,请让我……”男子开口说。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当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锡德宣布他那“每年复制500人”的计划时,人们除了把他当成疯子看之外,并不理会他关于复制人的思想。然而,锡德的计划无疑与他把克隆视为当代长生不老之术有关,他说:“我的意思是人类将有能力开发长生不死的科技!” 在复制人方面,象锡德那样无所顾忌者似乎绝无仅有,但热衷于此项事业的并非个别人。据报载:美国一家名为“2001年”的公司说,他们将发射一枚火箭,把人类基因送到其它星系中去。按照这项计划,将有450万人的DNA被封存后送入太空--与锡德不同的是这家  相似文献   

20.
 我是怎样想到周期律的呢?周期律又是怎样和博士生的攻博有关的呢?这源于我的一个奇怪的想法——每天,人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一个中国,13亿人,地球上几十亿人,忙忙碌碌,这种现象充满生机,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为政治不为战争(这里只是说投入“政治”和“战争”的人极少),这些应该归因于什么呢?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公众,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他们在地球上美好地生活过,在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