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这是美国近三十年载人航天活动中的一次重大挫折。美国载人航天从1958年开始迄今,基本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和试验载人航天的可行性,其有关活动主要是在六十年代进行的,实现往返月球的旅行是其高潮。其间规模最大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进行了11次载人飞行,登月5次,耗资250亿美元;第二阶段是自1972年至今由探索试验逐步转到实际利用,以研制航天飞机与航天站为重点。初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11,(11):28-29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3.
1970年4月11日,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次登月行动是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9年之后进行的,首次登月的成功鼓舞了士气,但也让人们误以为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电视台已不准备转播"阿波罗13号"飞船的登月过程,直到戏剧化的一幕改变了他们的决定。飞船从发射升空到环绕月球轨道飞行,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但是第三天晚上,在离地球  相似文献   

4.
李云贵 《奇闻怪事》2012,(12):12-13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8,(7)
人类登上月球之后,登上火星这个在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红色星球便提到了人类航天活动的日程表上。要想登上火星,首先要解决飞行工具问题。在第一个载人人造卫星升空,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载人飞船试验成功,尤其是美国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后,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关键的问题是火星比月球离地球远得多,来回一次需近两年时间,因此宇航员能否在飞船上安全有效地工作生活两年,便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返月球     
今年7月20日,是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30周年纪念日。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30年的漫长岁月后,特别是美国发射的“月球勘察者”号1998年初探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可支持生命的大量冰态水以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这次的计划要比上次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把月球建成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前哨基地。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3,(6):18-19
许多人或许会对人类探月史感到不解,为何30年前登月后就停滞不前,近日《今日新闻》发表文章,透露了其中的秘密。根据报道,自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1972年12月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太空人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太空总署(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最近在一次报告会上,向听众解释了“阿波罗”登月的美国国旗在月球表面飘舞之谜。他指出,照片上美国国旗飘舞,恰恰是“阿波罗”成功登月的“真实写照”。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插下旗杆时,可能用力过猛,瞬间松手造成旗杆左右摇摆,旗  相似文献   

9.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绕地球低轨道的飞行,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迄今为止,已有500多人次进入了太空。前苏联用“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相继支持了“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美国在用“阿波罗”飞船实现了登月飞行之后,又研制成功了航天飞机,在此基础上,正在和西欧、加拿大、日本合作,研制“自由”号空间站。32年的载人航天活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无疑对今后的载人航天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列出几条已取得较多共识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正>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嫦娥五号"将去月球啦!它将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要去采集一些月壤带回地球,让科学家研究。月球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土壤",叫月壤。从月球取月壤返回,是对航天器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地面各系统能力的综合考验,美国和苏联已完成。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第一次实施载人登月。当月20日,"阿波罗11号"在静海着陆成功。当月24日,"阿波罗11号"带回了21.55千克月壤。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首次探月计划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讲座中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并对我国即将进行的首次探月计划做了详细说明。据欧阳院士介绍,人类第一次探月高潮是1958年至1976年,这期间,共发射了83枚探测器,其中45枚获得成功;共有6次载人登月、3次不载人登月取样,取回月球样品382千克。在经历了1976年至1994年的宁静期以后,人类拉开了重返月球的序幕,很多国家都纷纷制定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3.
尹成荣 《奇闻怪事》2012,(11):40-41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到阿波罗17号就终止了,然而现在有重要人物揭露,阿波罗20号登上了月球,执行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任务!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登月可以说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受到全球注目。从1969年7月阿波罗  相似文献   

14.
“一些人认为美国旗帜不可能在月表的真空环境里。随风飘扬,从而断定登月的录像和照片是在实验室假造的,殊不知正是这反常细节证明了其真实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贵阳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向听众解释了“阿波罗登月”的美国国旗在月球表面飘舞之谜。  相似文献   

15.
“军”“民”间的技术差距大苏联工业技术的显著特征是:航天军事部门的技术与民用部门的技术发展不平衡,二者之间的差距悬殊。苏联从1957年成功地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连续创造了好几个“世界第一”,如发射到达月球的探测器,发射并回收载狗人造卫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等。在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后,苏联在航天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1,(9):17-18
在2010年底,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个科学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第一次月球漫步虽然被称为“人类的一大步”,但是其实在月球上行走的范围只不过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内。担任“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指令官,  相似文献   

17.
王瑞良 《科技潮》1994,(3):59-61
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已24周年,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看来不久月球将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热土。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直到24年前,美国宇航号阿姆斯特朗等人首次跨上月球,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最近兴起的月球开发热,要比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将月球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基地。  相似文献   

18.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后,中国接下来的目标将是载人登月。有消息称,参加今年10月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全是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目前,平均年龄为30岁的14名航天员正在北京市郊的航天员飞行训练基地接受三个阶段的载人飞行训练,预计神舟五号最终将搭载3名航天员。如果中国成功进行载人飞行,接下来的目标依次是载人登月、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和建立太空空间站。为了与日美两国正在联合开发的导弹防御系统和据传台湾将部署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成功。飞船上的三名美国宇航员中,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登月舱着陆,先后踏上月球,迈克尔·柯林斯驾驶指令舱在月球上空飞行。阿姆斯特朗踏上月面时所说的"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无人不知。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O日,是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28周年纪念日。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O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最近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