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记述的是发现于山东泰安的古菱齿象臼齿化石,其特征接近于诺氏象。但该标本M_3齿型较宽,釉质层褶皱不强,磨蚀中后期呈长条行,定为诺氏古菱齿象相似种。根据含象化石地层中的孢粉分析资料,说明诺氏古菱齿象相似种生活在温湿的山地森林环境中;鲁中、鲁南地区更新世晚期的间冰期阶段,正是处于分布着成片森林的温暖潮湿的低山丘陵环境。  相似文献   

2.
描述和对比了天津蓟县晚更新世地层发现的纳玛象、诺氏象第二门齿及第三臼齿化石,由于4处化石发现地均在天津蓟县,相互之间距离很近,且都在山前丘陵和平原区内,故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小范围内发现古菱齿象属的2个种,在北方具有一定代表性,说明在晚更新世温暖期中,蓟县由于特殊地貌所形成的森林茂盛、淡水充沛、气候温和的特点,更适合象及其他如鹿、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89,(2)
身世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地球上生活着两种象——非洲象和亚洲象.这两种象来自不同的近祖,亚洲象的祖先是曾经生活于南亚的一种真象,而非洲象起源于一种古菱齿象.一般认为,生活在五百万年前的脊棱齿象是这两类象的祖先.早在几百万年前,象类曾经是一个极其繁盛的家族.其中有脊棱齿象的祖先——具有丘形结构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现豕脊齿象属头骨化石象类化石历来引人注目, 但大部分的发现都是一些零碎的牙齿, 完整的头骨少之又少。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世骐和邓涛报道了发现于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2007,14(4):404-404
中美科学家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发现了一对保存完好的蜀兽科哺乳动物化石。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产自宁城道虎沟地区髫髻山组中部的凝灰质粉砂岩中,化石从头到尾长约11cm,保存了头颅和头后骨骼,分为正模和副模。根据其形态特征,科学家将其归入蜀兽科,并命名为:粗壮假碾磨齿兽(新属、新种)。化石有上颌门齿2颗以上,犬齿1颗、前臼齿5颗、臼齿3颗;下颌门齿4颗、犬齿1颗、前臼齿5颗、臼齿3颗。其上臼齿的3个齿尖呈三角形模式,下臼齿以三角座的三角形齿尖模式为特征。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是我国研究燕辽生物群的经典地区之一,产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马吃肉     
马儿吃草不吃肉,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它的身体结构都与吃草不吃肉相适应,比如马有发达的象小铲子的门齿,便于咬断草根;臼齿齿面有棱脊,齿冠很高,适于磨碎草料;由于不吃肉,马没有捕杀猎物用的犬齿,也没有锋利的爪.相反,却具有适于在草原上奔跑以便逃避食肉动物袭击的细长的四肢和蹄子.这是它长期适应草原生活的结果.可是,藏北高原上的马与众不同,既吃草又吃肉,这是我们在藏北考察中见到的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安微巢县等地第四纪沉积中哺乳动物化石群同属淮河过渡区中的古菱齿象——披毛犀动物群。根据性状接引原则的论点,淮河过渡区这一生物地理分异具重要演化、生物迁移和古生态意义。自然史工程的主要内容指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相邻生物区及过渡生物区中亲近种的长期接触导致了新种(或新亚种)的产生。对生物系统分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田鼠类臼齿的形态变化和种类演替.方法 运用经典的古生物学方法,包括化石标本的形态学分析和测量统计等.结果 田鼠齿列中M3和ml的长宽比值是其中最大的,其第5齿峡Is5相应的由宽变窄,趋于封闭,第6齿峡Is6从无到有,逐步变小.结论 在田鼠臼齿中,M3和ml由于特殊的形态及位置使它们容易延伸变化而成为形态学分析的重点,其形态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趋势,研究区及其附近,田鼠类更新世以来的演替顺序分析为Allophaiomys(Q1)-Predromys(Q1)-Microtus(Q2).  相似文献   

9.
正胡氏贵州龙生存于距今2.37亿年前的中三叠世,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它对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胡承志发现贵州龙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的浪幕山上采集到第一件被当地老百姓叫做"四脚蛇"的小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随后,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研究员受中国科学院古脊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1989,(1)
板齿象是生活在一千多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现在已经绝灭了.世界古生物学家们曾在苏联、蒙古、巴基斯坦、法国、美国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发现过它们的骨骼化石,但没有一具是完整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工作者们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发掘出了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巨貘化石提供的线索贵州省六枝特区文化馆的同志将当地桃花洞中发现的一块动物化石送到省博物馆来鉴定.化石被胶结在坚硬的黄色粘土里,仔细观察,牙齿所具有的乳白色和周围几点炭痕依稀可见.它是什么动物的牙齿呢?奇怪的是为什么周围还带有烧痕?经过精心修整后,原来是一枚巨貘的臼齿化石.它生活在三百万年前的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古象群展大厅,你会看到一具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米的古代黄河象的化石骨架。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具古象的化石,它出土于1973年1月,地点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当时,这里正集结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和干部在兴建水利工程,引黄河之水灌溉农田。在马莲河畔挖砂  相似文献   

13.
刘迪 《大自然》2014,(4):70-71
丹江口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南北过渡地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恐龙蛋化石、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古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淅川中原鸟和"郧县猿人"等众多重要化石以及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丹江口库区在古生物学和考古学领域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臼齿磨损度与牙齿牙骨质生长线年龄鉴定法,对福建南平采集的一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种群42例成体样本进行年龄结构及相关特征的研究.臼齿磨损度是对左侧第1上臼齿磨损情况进行测量,以臼齿齿冠磨损面的宽度与臼齿外侧牙龈线至中间齿尖的高度之比估算,再根据其分布人为划分4个磨损年龄组.同时对标本左侧第1上犬齿切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以观察其牙骨质生长线,用以鉴定其年龄.最后综合比较分析二者结果,探讨了2种方法对年龄鉴定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利用牙齿磨损度推算的蝙蝠年龄与牙齿生长线鉴定的年龄基本一致,但是前者对头骨和牙齿不产生损伤,操作简单方便,是科学可行的鉴定蝙蝠年龄的方法.同时也表明福建南平种群应为稳定型种群,在繁殖期间雌雄比近似1∶1;雌性个体一般在2龄及以后才参与繁殖.此外,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无法通过外形指标和头骨指标对成体中华菊头蝠进行年龄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对1987年“北京丰台地区新发现的一具人枕骨化石”进行初步探讨。我们对枕骨、骨壁、枕外脊、枕脊三角小区,枕脊及枕外粗隆等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对照和研究,从而推导出这样的结论:该枕骨化石的年代不会少于一万年,它可能处于化石智人向现代人过渡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巫山蓝家寨遗址春秋时期的灰坑发掘中,发现有1枚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右上第1臼齿(右M1)。该枚标本齿冠面具有"剪切型"功能,齿冠中裂较深,齿冠面泛黄,形态特征为典型的金丝猴臼齿特点。金丝猴臼齿标本上,保存有人类行为造成的破损,还有小家鼠(Mus musculus)的啃咬痕迹。该金丝猴臼齿标本的发现,反映三峡地区距今2 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曾经分布有金丝猴,三峡古居民曾开展有专门针对金丝猴的捕猎行为。臼齿标本上的小家鼠啃咬痕迹,证明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小家鼠与人类伴栖;小家鼠还会对人类居室周围丢弃的动物骨骼进行改造和利用。这一现象对分析古居民居室环境、伴栖动物及居住点环境卫生状况等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瓮安数以亿吨计的动物胚胎化石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在瓮安磷矿区七、八米厚富含"笼脊球"的岩层至少经历了数百万年甚至是千万年的沉积。我们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又要到哪里去?针对这些灵魂拷问,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收藏的瓮安生物群化石标本为人们探知生命演化、解读生命密码提供了历史线索。二十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在甘肃省宝积山盆地上三叠统南营儿组采集到了2种有节类化石,似木贼属短齿似木贼和新芦木属霍尔新芦木,以此2种化石为材料,利用多幅图像3D恢复的方法来重建有节类化石茎干的3D形态.在多幅图像3D恢复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图像处理语言来实现短齿似木贼和霍尔新芦木3D模型图的提取处理.结果能很好地重建研究区当前化石的3D形态,对古植物学形态研究及其与计算机3D恢复技术的交叉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仪和扫描电镜对红腹牧草蝗Omocestus haemorrhoidalis(Charp.)消化道内壁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食道内壁前端有齿.嗉囊包括两部分,前端的一个小的膨大部分,由V-形区和两侧的V-形脊组成;后端为一个大的膨大部分,由柳叶脊、扇形脊和不规则脊组成;脊的上缘有齿.前肠内壁主要为单生齿,除贲门瓣上齿的齿尖指向前方外,全部齿尖指向后方.后肠的齿主要分布于幽门瓣、结肠和除直肠垫外的直肠内壁.后肠的齿主要为丛生齿,除直肠内壁齿的齿尖指向附着环外,全部齿尖指向后方.回肠和直肠垫无齿,其内壁特化成筛网状结构.肛门区的内壁布满了圆球形凸起.  相似文献   

20.
张景华 《科技潮》2000,(9):40-41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在北京宣武区下斜街的一处工地上,出土了两块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臼齿化石,经专家认定可能是未经搬运的原地埋藏。果真如此的话,就意味着北京在1万年前曾是个天寒地冻的环境。这一发现在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北京地貌气候变迁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长鼻子大象是我们大家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巨大的哺乳动物。现代象有2种,即生活在亚洲的亚洲象和生活在非洲的非洲象。令人痛心的是,象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它们很可能是一批正在走向灭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