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来源“86—4”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与新乡王屯科研组协作于1980年以“岱61”为母体,“86—1”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多年连续选择育成的抗黄萎、耐枯萎型品种,具有早熟性好、品质好等优点。二、产量表现: 经1984—1987年四年试验,“86—4”直播产量分别比“陕5245”、“晋7”增产37.8%—9.6%,在86、87年气候不利时和“晋7”仍是平产。经四年不同形式的麦棉套种,其丰产性表现的更为突出。据1987年42个农户统计,87.3亩麦棉套种田,  相似文献   

2.
双基因抗虫棉4 号是美国近年来推出 的棉花新品种,是唯 一的大铃抗虫棉。它 克服了以往抗虫棉前 期生长缓慢,铃小,晚 熟,产量低的缺点,综 合性状优于现有推广 的抗虫棉品种。该品 种高抗棉铃虫,抗枯 黄萎病,兼抗夜蛾类, 叶甲类和谷盗类害 虫。抗虫、抗病明显优 于目前所有单基因抗 虫棉,是集抗虫、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广为一体的第二代抗虫棉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抗虫棉4号,株型松散,株高100cm,后劲足,不早衰,叶片中等,铃卵圆形,铃重5.5g,大铃6~7g,衣分38~40%,纤维白,品质好。属中熟偏早…  相似文献   

3.
<正> 1.分布与为害。棉花枯、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危险性病害,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我国在上世纪30年代初因引种买棉而传入被发现,现已遍及全国各产棉省。据1982年全国普查记录。新疆自治区和甘肃省以黄萎病为主,其他大部分植棉省(区)都是枯、黄萎病混合发生,其中重病田、轻病田、零星病田的比例大致力3:4:3。 2.发病规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通过病菌的传播扩散的,传播的途径很多,主要是通过带菌种子的调运、带菌的土壤、流水、棉子饼、农具、病株残体等传播蔓延。病菌侵染棉株茎内的维  相似文献   

4.
信息博览     
小麦新品种豫麦49 优质、高产、强抗倒小麦新品种“豫麦49”的选育及应用课题由温县祥云镇农技站、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豫麦49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性强。参加黄淮生产示范平均单产461.7公斤,品质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和优质方便面标准。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该品种是将优质、多穗与抗倒结合于一体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经济效益突出。(沃 文)棉花新品种豫棉19号豫棉1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正阳县素有"全国花生第一大县"之称.为改善正阳县花生的品种和质量,正阳县科技局、正阳花生科研所率先从福建农科院引进了具有抗黄曲霉的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经过2003年至2005年三年的试验示范,已在正阳县引种成功.据市、县两级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组织的有关专家对"抗黄1号"的现场验收和评审鉴定,"抗黄1号"适宜在河南及以北地区种植,具有丰产、优质、高抗黄曲霉、中抗青枯病、耐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抗黄1号"种植后,只要采用配套栽培技术,产品完全可以达到欧盟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 抗枯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78160”和“78156”的生育特点是种子大,出苗好,整个生育期长势旺盛,植株高大,后劲足,不早衰,单株生产力强,增产潜力大,较耐瘠薄,对干旱不太敏感,生育期均较长,中熟偏晚。“78160”结龄性强,龄大。“78156”结龄性一般,但龄更大。这两个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GS豫668是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同年被定为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组抗病试验对照种,2003年获得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补助.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提高我省大豆产量和品质,改小粒豆为大粒豆,发展商品生产,扩大外销能力。1983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引进大粒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诱变号进行品比试验示范。通过试验选出了适宜我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抗倒、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1.感病严重的棉籽.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顽症之一,棉籽是病菌的载体,病菌可以随着种子迅速传播,因此,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严重发生区的棉籽,不能调入无病和病轻的棉田.  相似文献   

10.
致远 《河南科技》2004,(4):11-11
1.感病严重的棉籽、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顽症之一,棉籽是病菌的载体,病菌可以随着种子迅速传播,因此,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严重发生区的棉籽,不能调入无病和病轻的棉田。  相似文献   

11.
1.苗床的选择。选择比较肥沃的田块,避开火旱地、洼地、高亢地,不选择麦田使用过除草剂的田块和棉花枯、黄萎病严重的地块(麦田需喷除草剂时,将准备留做棉花苗床的地方空起来,不喷药)。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品种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培育新品种的种质基础。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必须广泛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鉴定、研究并加以改良和利用,使原始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及抗逆抗病能力,以期提高丰产潜力和籽粒品质的改善等。为了提供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迫切需要的抗源和优异材料,我们从1975—1986年对来自国内外的1300余份亲本材料,累计达4000—5000份次,进行了抗病性、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温棚农业的发展,日光温室茄子生产面积逐年增加,但茄子的枯黄萎病发生日趋严重,轻则大幅度减产,重则绝收,直接影响着温棚茄子生产发展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经汴岗乡温室蔬菜研究所两年的试验、示范,采用茄子嫁接换根方法提高了茄子抗病能力,克服了茄子枯黄萎病的浸害,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嫁接换根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日前,’*一上常*的接穗品种主要当地糙青茄(或本地”i:4f茄于品种)砧木为日本的托鲁巴母或韩同(IYP,布了与此研人有较好的不和件。二、育苗1、育苗时;司与:…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南农科院小麦所新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郑州8603,已经过连年广泛试种和品质分析,证明它是一个比较过硬的,适宜大面积水平栽培的优质小麦新品种。1992年9月通过中国首届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定。10月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一、郑州8603的选育经过与主要特征郑州8603,是从优质红粒春小麦品种“中作8131-1”中选出的白粒株系,1986年育成。春性,幼穗分化早,发育快,能晚播,且早熟。中抗条锈病,  相似文献   

15.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综合考虑生育期、品质、兼抗其它病害等因素,选择高抗、早熟、优质、丰产品种,如津优10号等.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选用丰产优质早熟品种小麦:早熟、丰产、抗病抗倒品种西安八号和予麦13号以及85中33等。西瓜:优质抗病丰产耐贮运管理方便,座瓜率高的品种金红宝、优红宝、新红宝等品种。棉花:春棉用抗病早熟丰产性好的中12和中117、夏棉选用抗病丰产的中375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小麦对连续一个月寒潮且平均气温突降10℃以上的适应能力,以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6个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绵阳进行单播和混播处理,并和当地小麦进行比较分析.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条锈病在单播和混播条件下的发病情况和寒潮对小麦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条锈菌的反应型差异显著(P0.05),不同近等基因品种单播和混播的枯芯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结合当年寒潮的影响,四川小麦品种适应当地异常环境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种子带菌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种子带病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往往造成严重减产,降低农产品的工艺品质和种子的播种质量。种子带菌是传播病害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已有700多种病虫害由种子传播。许多病害在我国本来是没有的,由于种子携带传入我国,如目著黑斑病、棉花黄萎  相似文献   

19.
<正> 予玉五号,原名新黄单85-1,是我所八十年代中期选育成的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经区域试验,多点示范及高产开发,其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该品种已于1989、199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为优良品种。本文对予玉五号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大向积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1987-1988年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早熟组)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20.
1.品种选择①接穗选择。应选择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品种,如新乡糙青茄。②砧木选择。应选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较耐黄萎病、与接穗亲合性好的品种,生产中常选用日本赤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