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的化学气相沉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建造10MW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的研制是高温气冷堆的关键技术之一。TRISO型包覆燃料颗粒是由燃料核芯、疏松热解碳层、内致密热解碳层、碳化硅层和外致密热解碳层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选用乙炔、丙烯、甲基三氯硅烷和氢气作为反应气体,在直径为55mm锥形流化床包覆炉中制备包覆燃料颗粒。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摸索出疏松热解碳层、致密热解碳层和碳化硅层的最佳包覆工艺条件,总结出经验公式,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包覆燃料颗粒的微观结构,制备出满足设计要求的TRISO型包覆燃料颗粒。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快速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中球状热解碳的形成机制,实验发现,当沉积温度950℃,炉压6.6kPa,沉积气体流量小于0.1m^3/h时,形成层状热解碳,而沉积气体流量为0.4~0.8m^3/h形成球状热解碳,热解碳形貌随工艺条件的变化是碳沉积前过饱和度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微波激励氙(Xe)发射的真空紫外(VUV)光作光源,乙炔(C2H2)作反应气体,氮(N2)、氩(Ar)和氢(H2)气为稀释气体,采用直接光化学汽相淀积(CVD)工艺,在硅(Si)、钼(Mo)及玻璃衬底上进行了类金刚石碳(DLC)膜的淀积生长。通过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与观察,研究了在同样工艺条件下不同衬底材料对DLC膜成膜初期碳原子的吸附、凝聚及成核过程。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较低气压下进行了金刚膜的沉积工艺研究,发现CH4气体的浓度可适当提高至CH4/H2=0.8。所得的Raman谱图证实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膜比在CH4/H2较小情况下得到的膜含有更多的金刚石相。  相似文献   

5.
化学液相沉积法(简称CLVD)是一种快速致密C/C复合材料的有效工艺.利用自行研制的沉积装置,以碳毡为预制体,研究了其在不同工艺下的致密化行为.并对复合材料的密度、孔隙率、致密化速率及显微形貌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沉积装置可实现C/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在1 050℃下经1h沉积后制备出密度近1.6g/cm~3的C/C复合材料,致密化效果显著.沉积的热解碳以碳纤维为轴形成同轴层状结构,沉积温度升高,致密化速率加快,热解碳由光滑层向粗糙层过渡,并向有序的石墨结构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4,4-二氯-8,11-二甲氧基三环[5,4,0,0~(3,5)]十一碳-7,9,11-三烯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组成为C_(13)H_(14)O_2Cl_2.测定并讨论其质谱,~1H和~(13)C核磁共振谱.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核磁共振谱测定结果和一些实验事实,并结合影响碳负离子稳定性的因素分析表明,简单烷基碳负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不是:C↑-H3〉CH3C↑-H2〉(CH3)2C↑-H〉(CH3)3C↑-而是:(CH3)3C↑-〉(CH3)2C↑-H〉CH3C↑-H2〉C↑-H3。  相似文献   

8.
包覆法添加烧结助剂制备Al2O3/SiCp复相陶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包覆的方法将烧结助剂Y2O3均匀地加入到陶瓷粉体中,用无压烧结制备Al2O3-SiCp复相陶瓷材料。在Al2O3/SiC混合粉体上覆一层Y(OH)3后,素坏结构均匀,且有利于提高素坏致密性。在较佳条件下,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强调分别达到96.8%和364MPa。  相似文献   

9.
用水热法SiO2致密包覆封闭锐钛型TiO2表面的光化学活性点,以Cr2O2-7的还原反应考察包覆层的致密性及包覆效果。讨论了TiO2浆液的浓度、温度、pH及保温熟化等反应条件对SiO2致密包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直流平面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含氢非晶态碳膜(α-C:H),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确定了它的光学常数n,k与禁带宽度,包括刚沉积(AD)与经真空烘烤450℃40min(HT)的α-C:H膜。红外透射谱、拉曼光谱与电子衍射等分析表明:α-C:H为无定形碳与金刚石共存物。热处理后,C-H与C=O键减少,而C=C键增加。α-C:H作为减反射膜的α-C:H/渐变SS-C/Al选择性吸收表面,具有太阳吸收率α≈0.93(HT).发射率ε≈0.06(80℃)。  相似文献   

11.
简要地介绍了流化床中NO,N_2O的来源,以实验室规模进行了N_2O随床温变化的排放规律及沿炉膛高度的N_2O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对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制一种按间歇法工作的沸腾床水煤气气化炉.该炉不用制氧设备,可使用各种粉煤生产水煤气,其工艺流程和固定床水煤气气化炉基本相同,完全可以替代固定床气化炉,特别适用于我国中、小型化肥厂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3.
Cobalt ferrite nanoparticles (CFNPs) were prepared via a reverse micelle method. The CFNPs were subsequently coated with carbon shells by means of thermal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CVD). In this process, acetylene gas (C2H2) was used as a carbon source and the coating was carried out for 1, 2, or 3 h at 750°C. The Ar/C2H2 ratio was 10:1. Heating during the TCVD process resulted in a NP core size that approached 30 nm; the thickness of the shell was less than 10 nm.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fabricated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elected-area diffraction. A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was used to survey the samples’ magnetic properties. The deposited carbon shell substantially affected the growth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FNPs.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arbon coating and revealed that the deposited carbon comprised graphit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diamond- like carbon. With an increase in coating time, the intensity ratio between the amorphous and ordered peaks in the Raman spectra decreased, which indicated an increase in crystallite size.  相似文献   

14.
煤流化床燃烧过程中大颗粒的碎裂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燃烧中破碎特性影响了焦炭的燃烧.利用下行气流振动床代替流化床,研究了煤的碎裂特性.根据岩相的不同,把大同煤分为亮煤(C)和暗煤(D),以了解床温、停留时间和振动强度对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岩的碎裂不同;较高的温度、较长的停留时间、较大的振动强度可以强化碎裂.  相似文献   

15.
 环形流化床热裂解反应器结构紧凑,热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环形流化床内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利用解析法,构建了环形反应器稳态传热的计算模型,并用C语言进行编程和求解,得出了反应器各参数随流化气速变化的关系.同时,应用数值法得出相应流化气速下反应器热量损失与壁面温度,并与解析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反应器在流化气速为0.02~0.24m/s下工作时,随着流化气速的升高,总传热系数上升,燃烧室外壁面温度降低,保温层表面温度升高,单位长度上的热损失呈上升趋势.与传统流化床反应器相比,环形流化床反应器的热损失较低.解析法与数值法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吻合性,对于流化床反应器内传热效果的分析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修春 《山东科学》1992,5(3):45-49
本文综述了流动粒子炉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流动粒子对流态化的影响以及流动粒子炉在加热、冷却和化学热处理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几种新型流动粒子炉装置,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流化床水煤气汽化炉返料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体物料返料装置是流化床水煤气汽化炉的重要部件 ,针对目前流化床水煤气汽化炉的返料装置存在的固体颗粒循环量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 ,自行设计了一种流动密封阀形式的返料装置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立管内负压差移动床压降的关系式 ,指出了立管最小直径的确定方法 ,建立了水平孔口压差与固体颗粒循环量之间以及物料输送室压降的关系式 ,分析了流动密封阀阻力特性 ,并提出了返料装置设计及校核计算方法 ,为流化床水煤气汽化炉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燃煤流化床热风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该炉的燃烧和传热特性。试验表明: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通过燃煤直接加热空气,可减少能量转换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该炉体结构紧凑,可提供不同温度范围的热空气以满足干燥、烘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气体浓度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气体组分反映了燃烧过程,影响了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水冷探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气体浓度分布进行了热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操作条件下沿炉膛轴向和径向气体浓度存在差异,高循环流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严重的混合问题,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中心区存在三角形的贫氧区.二次风的穿透力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增加二次风速可以使混合问题得到改善,飞灰含碳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