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伦堡是苏联的一位名作家及诗人,尤长于写报告文艺的作品。当西班牙内战时,他曾为「消息报」写过不少美丽的通信;当巴黎陷落时,他正在巴黎,目睹了法兰西的悲剧,他现在所写的一本长篇小说:「巴黎之陷落」,就是拿法国的崩溃来做主题。德苏战争爆发之后,爱伦堡曾写过一封致全世界作家的信,号召全世界的作家起来反对法西斯,和为保护文化而战。我地所译的这篇文章,也是他在这次战后所写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创造社元老之一的张资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多产作家之一,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他的作品曾风靡一时,拥有大量的读者。但是,由于他后来依附了日本帝国主义,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文人,致使人们谈虎色变,几十年来对他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诗人流沙河作品颇多,《流沙河诗集》是他的代表作品。该集主要辑录了诗人20世纪50到80年代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地刻着时代的年轮和诗人情感的印记。其诗集的主要特色是浓厚的古风韵味和甜甜的民歌情调;明快的语言和内涵深邃的哲理。  相似文献   

4.
陆沉:昌耀21岁时写下的《月亮与少女》,是他所有诗歌选集里必选的一件作品,也是在形式上模仿《诗经》的四言句型写下的唯一一件《诗经》体作品。它可以被视为是昌耀在他诗歌的发声练习的阶段,对中国古典诗歌源头的一次自觉的回溯。尽管他回溯的路程远远不及木心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煌煌诗集《诗经演》那么悠长、宏远。我信服李  相似文献   

5.
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界,恐怕没有谁能拿得出比肖甘牛更杂的东西了,他一生的作品,让评论研究家们既感到困惑,又使他们着迷。早在三十年代,肖甘牛就编过辞典,写过话剧。五十年代中期,他根据民间文学整理编著的故事,曾引起过人们褒贬不一的争论。后来,他又试图闯入小说领域,写一点触及现实生活的作品,可是,仅仅因为一篇小说,他就遭到了评论界近似苛刻的责难。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又回到他熟悉的民间文学天地里辛勤劳作,在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的交叉地带播种耕耘,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当历史往前走了一大段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对肖甘牛的作品进行一番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夕,邹荻帆写政治讽刺诗时,曾用过一个笔名:史纽斯,其意是历史与谬斯的合称,以表明他的讽刺是历史与诗的结合。一九四九年诗人在香港自费印刷过一本讽刺诗集《恶梦备忘录》,署名史纽斯。(这是本十分希罕的诗集,当时仅印了五百本,由三联书店代为发行.由于时局的迅速的变化,这诗集很快被埋没了,成为历史了。)集中的诗歌正麦明了诗人的这一诗歌主张,今天读着《恶梦备忘录》,仍可感受到那个时代强烈的战斗信息,它真不愧为是时代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7.
一个成熟的诗人,必然拥有一个稳定的诗艺领地,一本优秀的诗集,也必然营造着罗辑性的诗绪世界,唐是和他的诗集《遐思——诗与美》就是如此。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65年至1985年间所写的84首十四行诗,“内容丰富、广阔,有怀今故友、抒发对生活的感慨,或是  相似文献   

8.
吕本中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诗论家,《东莱诗集》是他的诗歌别集。在大量史料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东莱诗集》的书名、卷数、解题内容及版本形式进行了梳理、阐释。  相似文献   

9.
序跋面面观     
序跋对于一本书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早年,俞平伯曾认为出版诗集不必有序,他尤其反对“恃序以诠诗”的做法。因此,他对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冬夜》初版时,曾冠以两序——朱自清序和自序,而感到后悔,以为它们是“如象之巨座,蛇之赘足”;故而到了诗集《西还》出版时,便不再作序跋(散文集《燕郊集》出版时也是如此)。但是后来,他终于发现“不带一点披挂以求知遇”的《西还》,“果然不为世所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诗歌,被誉为“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四)诗歌卷中收集了作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写的六百六十八首诗歌(不包括译诗)。最近通读了他的诗集,感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大众诗人,又感到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没给陶诗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缺漏。郭沫若曾经说过;“陶行知  相似文献   

11.
苏曼殊(1884—1918)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位颇有影响的文艺家。他原名戬,字子谷,学名玄瑛,曼殊是他削发为僧后自取的法号。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译著曾以专集、合集、全集等形式,一版再版。学术界曾一度出现过“研究曼殊和尚比研究《左传》、《公羊传》更饶有兴味”的“曼殊热”的现象。八十年代以来,苏曼殊诗歌笺注和小说专集,又有数家出版社竞相印行。研究他的思想与作品的论著,也屡见发表。此外,在日本、英国、美国、苏联等国,不但译介他的作品,而且还为他叙谱立传。总之,苏曼殊是一位蜚声中外,很引人重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2.
盘妙彬是广西诗坛的"独行侠",从80年代到现在仍保着持良好的创作势头,他的诗歌优美、自然,在他的诗里行走,仿佛每一句诗句都是一阵自然的风,奇异灵动;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山水画,给人新视觉、新感受、新体验、新思维,乃至新思想,在淡淡而忧伤的情怀中升华了人生的哲思境界。正如作者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红颜要来》里小传所说的,"以才华和作品存在于世界"。我们坚信他会抵达。  相似文献   

13.
在五十年代,流沙河曾以其清新的诗句和读者交流心声。那时,他出版了《农村夜曲》,《告别星火》两本诗集(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窗》)。在诗论方面,他还来不及形成系统的文字,但进行过思考——且是独立的思考。如在题材问题上,他反“题材决定论”;在诗艺规律的探讨方面,他强调“个性是诗歌的生命”,反对彼此相似的,“就象每年中秋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一样,涌到编辑部来”的节日诗。他强调诗人不要赶时髦而“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不要怕戴“‘标新立异’的帽子”,其结果是政治运动一来,自己被戴上了一顶更吓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被强迫化装为  相似文献   

14.
自古至今,成功的小说家,诗人浩如繁星,而成功的寓言作家却屈指可数。郑振铎在1925年为他自己所译的《莱森寓言》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寓言是不很容易作的。自古代到现在,成功的寓言作家,屈指数来,不到十余人。”如今又过了近70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寓言文学绵延不绝,并时有高潮迭起,若论成功的寓言作家,除冯雪峰外,当首推金江。 金江自幼喜爱文学,阅读吸收了大量寓言精华。青年时又迷恋诗歌,1947年出版了诗集《生命的画册》,1950年出版长诗《黄河传》。解放后不久转向创作儿童文学,出版过8本童话集,随后,他几乎用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从事寓言创作,至今年过古稀,仍痴情不改,用他自己的话说:“殉情寓言,至死不渝。” 金江对寓言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吉檀迦利》是印度伟大诗人罗宾德拉纳持·泰戈尔的著名诗集,曾受到各国文艺界的重视,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诗人因此而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诗集是诗人“在五十岁那年(1911年)从他均三本诗集——《奈维德雅》(奉献),《克雅》(渡河)和《吉檀迦利》(献诗)——里面,以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印度各报章杂志上的诗歌,自己选译成英文的。”从写作的时间来看,有一部分写于1901年至1909年,另一部分则写于1909年他退出政治运动以后的几年。从表面看来,《吉檀迦利》是献神的诗,但实际上是诗人抒写自己心曲的作品。从这本诗集里,我们可以窥见泰戈尔在本世纪开头十余年的追求、失望、苦闷、奋斗的心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以政治家和教育家而闻名,他曾在广州、桂林、上海三地讲学授徒,门下名弟子甚多;陈柱是享誉民国的广西籍国学家,有人称他是康有为第二次到桂林讲学时的受业弟子之一。据大量史料考证,二人并非师生关系,仅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几次交往。应陈柱之请,康有为为其十万卷藏书楼题字;经陈柱介绍,康有为部分遗藏为广西大学图书馆购得。  相似文献   

17.
文艺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美学家文艺家们都不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当然也涉及到了这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时,也应如胡乔木所说,“决不能限于研究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要包括研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和大量的优美散文,研究这些作品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价值,以及他对历史上和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评价、鉴赏”(《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只有  相似文献   

18.
以往学术界对于《围城》中的人物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作者认为这些看法尚浅尝辄止,通过对钱钟书创作时的心理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言行进行具体的剖析,本文作者认为《围城》所写的是知识分子“惰民”群体。由此,本文对这种“惰民性格”的由来,以及“惰民”形象的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从本世纪20年代初在巴黎结识周恩来、李富春等中国共产党人,到1969年逝世,在近半个世纪中,胡志明主席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越两国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胡志明以中国为依托,开展对越革命工作。他在中国进行活动期间,在中国共产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曾担任支部书记,所以他常说自己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作  相似文献   

20.
田纪云是从泰安这片热土上走出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到他,我们每一个泰安人从内心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工作的基层年青人,我亲身感受到了田纪云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在工作中的水平.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到肥城挂职市委副书记,在田纪云回家乡调研的过程中,曾亲自聆听过他的教诲,对他有了更深一层的敬意.今天,历史已经过去了20多年,重温1982年底他率领的调查组所写的《鲁、豫、川农村经济调查》系列报告,依然感到那么震耳发聩,亲切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