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研究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了解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影响因素、旅游资金来源、旅游次数,探析大学生旅游行为对旅游的影响,并对大学生旅游的各种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而使旅游企业能够根据当代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极高山旅游资源的特征与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由旅游安全政策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安全救援和旅游保险5个子系统构成,同时,指出了每个子系统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3.
王晓铃 《科技信息》2013,(21):180-181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黄山市作为我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安全信息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本文分析了加强黄山市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黄山市旅游安全信息的构成,构建了黄山市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对提高黄山市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水平以及建设"安全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诸多优势,我国正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攀枝花正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为加快攀枝花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运用区位商法判定了攀枝花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分析了攀枝花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攀枝花实际情况,从完善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培育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发展康养旅游相关产业、提升康养旅游城市形象、坚持康养旅游集群创新、打造康养旅游集群品牌等六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为攀枝花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培军 《科技信息》2010,(22):I0054-I0054
旅游阴影的存在使弱势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价值被削弱,旅游吸引力下降。邹城市是一个典型的旅游阴影区,本文分析了邹城市存在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客源区位等方面的阴影,最后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观开发关系到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的树立及其是否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掌握璧山县旅游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旅游景观研究理论和方法,对璧山县旅游景观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璧山县如何对自然旅游景观、历史文化旅游景观、现代人工旅游景观、社会风情旅游景观进行开发以及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通过对璧山县旅游景观开发的实例研究可以看出:在进行区域旅游开发时,应全面掌握研究区旅游景观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区域旅游景观的类型,并充分利用每种类型的旅游景观及其特点,解决各种问题。璧山县在区域旅游景观开发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旅游景观发展道路,为旅游景观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研究,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现状,探讨了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实施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力争为区域旅游业信息化升级、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业水平和旅游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对旅游突发事件预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旅游突发事件的人工免疫模型,建立了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旅游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应用预警系统对旅游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得出了一种新的旅游突发事件分类方式,可以有效地对旅游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调查长治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实际评价了其旅游资源特征和发展现状,阐述了长治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如下对策: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整合旅游线路,构建区域旅游网络;整合旅游区域空间,增强旅游产业规模和优势;整合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以期对长治旅游产业升级和“国家太行山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转变为旅游产业强国的最有效途径。介绍了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背景,研究了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过程,重点讨论了我国旅游产业全面转型所包含的内容,阐述了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安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旅游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也不适应当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围绕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文化开发背景,对当前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要通过转换政府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环境,组建旅游景区优秀旅游企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质旅游资源市场运行新模式,从而推动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文化内涵的理解最终应落实在能渗透于旅游行为过程并实现了形式转化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由旅游文化学的定义所决定,其学科体系应由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基本范畴、旅游文化消费主体及其行为规律、旅游文化客体及其供给形式、旅游文化介体及其服务形式、旅游文化资源及其策划规则、旅游文化政策及其作用等六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市旅游开发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平顶山市的旅游开发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提出了平顶山市今后旅游开发的对策:创建优美旅游环境;加快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品牌效应;完善旅游线路,形成旅游网络.为平顶山市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for at least four decades, adequate tourist satisfaction models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or validated. This study presents a tourist satisfaction model for a destination and explores the antecedents (tourist expectations, destination image, perceived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and the consequences (tourist complaints and tourist loyalty)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using Guilin for the case stud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  相似文献   

16.
灰色理论在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灰色理论研究了自2000年"十·一"黄金周以来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的灰色模型,并对今后4个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天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中在一级评价项目和二级评价因子系统构成上对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反映其主要价值及为开发提供导向.为此基于其特殊性,本文提出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以体育活动的自然空间和条件为主要评价对象,以人与自然的体育关系为评价内容,按观摩与参与两大评价范围,突出环境价值及区分专业性与大众性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献资料检索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大事的检索、旅游机构的检索、旅游名词术语的检索、旅游研究论著的检索等8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旅游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昆明市境外游客的实地抽样调查,利用VisualFoxPro软件,建立昆明境外游客时间和空间变化数据库,经过统计分析,探讨昆明境外游客的结构特征、客流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与11个热点旅游城市之间的空间流动模式,对于旅游热点城市之间、区域之间联合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旅游新产品及旅游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万盛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万盛风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