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省汶川县巨震之后,人们对地震前兆问题广为讨论,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基于地球系统复杂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分析了地震前兆信息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及国际地震学界一般存在以下3个误区,即认为前兆与地震应一一对应,陆区地震预报主要依赖于台网监测,地震前兆分析方法比较单一;进而提出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重视卫星对地观测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建立地震数据共享机制和地震信息汇合机构,期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尽快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化学元素氡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不断地推广,其中地震监测预报就是其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在地震监测中应用氡元素的检测不仅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还能够依据氡的监测数据来对相关地质研究进行趋势性的推测,这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地质方面的研究以及地质相关科技的研发。本文主要对氡测量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测量氡的相关仪器进行介绍。此外,还对氡测量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史春伟 《科技信息》2013,(11):476-476
建立健全的地震监测预报机制,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做好最大限度的预防,减少重大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本文根据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机制的缺陷,结合汶川大地震当时的实际预报情况,对完善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机制进行了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科技资讯》2008,(35):89-90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监测灾情的发展,科学制定救灾方案,成为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遥感技术可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地获取地震区遥感图像,为震后速报灾情,快速评估地震损失,救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出国家要尽快建立遥感应急工作机制,保证遥感技术在灾害发生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做好中央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程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要实施管护队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合二为一”,建立监测与防治专业队伍,加强监测软件建设,树立森林健康监测理念,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太原市汾河花园的周边设施、地质结构等条件,确定了该基坑的监测内容,论述了不同监测内容的监测方法及工作要点,并描述了监测成果的反馈及预警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10,(10):10-10
<正>近年来,青浦区地震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围绕"普及地震科学,关注地震灾害,提高防震意识,建设安全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8.
地震诱发山洪是危害极大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国内外大量的野外现场调查与研究表明,地震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在山区河流广泛发育.滑坡堵江堰塞湖存在坝体的渗透变形、稳定性、不均匀沉降和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同时,还存在水力学与河床演变的科学技术问题.本文从地震诱发山洪形成机理初步分析出发,对堰塞湖诱发山洪评估指标进行初步探索.包括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形成过程及“拟混凝土”形成条件研究;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破坏条件: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动态平衡水力几何形态: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从下游出口开始的溯源冲刷过程及动态平衡纵横剖面.建议进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制订确保堰塞湖安全平稳泄洪排险的指标体系:确定堰塞湖排险泄洪明渠粗化保护层形成与破坏条件的定量化方法:确定堰塞湖下游人员安全避险撤离的时机与优化方案;因势利导,对堰塞湖进行分类重建,为制订《地震地质灾害堰塞湖排险技术规范》提供成套技术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须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尽量做到提前防范。针对地震监测预报问题,"用天文时纬残差预报浅源强震的方法"(简称天文测震法),可为地震预报提供震前信息。  相似文献   

10.
梁世酉 《科技资讯》2010,(28):220-220
论述导致2010年桂东南马尾松毛虫成灾,是由于去冬今春温暖干旱、虫口积累、调查不周、忽略虫灾出现等原因所造成;认真执行森防法规、领导重视、提高虫情调查人员素质、普及松毛虫生物学知识、加强监测管理是做好预测预报、防止灾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