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青海蚕豆根瘤菌共生固氮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蚕豆根瘤菌属于快生型根瘤菌,24h形成菌落。在盆栽试验中,蚕豆根瘤菌QX-2与蚕豆具有良好共生效应,其株高、茎叶干重及含氮量,株瘤数,根瘤重量以及固氮酶活性等,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对照,固氮率提高69.49%。接种根瘤菌是提高蚕豆共生固氮效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生根瘤菌诱变株感染大豆结瘤和固氮龙敏南,许良树,张凤章,曾定(生物学系)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会放H2,放H2是种能量浪费.Evans等[1]研究表明:利用具有吸氢酶活性的根瘤菌[HUp+]接种豆科作物能提高固氮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3.
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因放H2所消耗的能量约占固所氮总能量的40%-6%。吸氢酶则能回收和利用固氮过程所放的H2,养活能量损失,从而提高共生固氮效率。在厌氧条件下,加入防止酶蛋白聚合的试剂,利用DEAE-纤维素和Sephacry S-200柱层析,从自养性大豆根瘤菌和花生根瘤菌类菌体中分离并提纯膜结合态氢酶。纯化的两种氢酶表现相近的分子特征:均含有大(60kD,65kD)、小(30kD,35kD)两个亚基,均为NiFe-氢酶,并且有较高的吸H2活性。大豆根瘤菌氢酶的纯酶组分不含Cyt b599。花生根瘤菌L8-3菌株能进行化能自养生长,诱导出高吸H2活性。根瘤菌的吸H2能明显提高固氮活性。从具有高吸H2活性的花生根瘤菌中分离并克隆吸氢基因,采用PCR和探针杂交技术,获得含有吸氢基因的质粒pZ-55。利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质粒pZ-55的物理图谱。通过三亲本杂交,将含吸氢基因的重组质粒转移到不吸H2的花生和毛豆根瘤菌中,所获得的结合株在自生和共生条件下均表达吸H2活性。以结合株接种大田花生,获得的共生根瘤的吸H2活性比接种受体株提高4倍,花生叶片和种子的含N量、产量分别提高1.7%、8.9%和9.6%。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源对结瘤小麦植株生长及其固氮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itro苜蓿根瘤菌(Medicagosp.)诱导小麦结瘤并研究不同氮源对植株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O3-和NH4+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类根瘤的形成,植株干重的增加与培养基中NO3-的减少量呈正相关,该种类根瘤具有一定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5.
从豆科植物根瘤分离获得的89个根瘤菌株,经刺槐水培和盆栽接种试验,92-1-11、84-21、92-125三个菌株,不仅在刺槐根部形成的根瘤多且大,根瘤的乙炔还原固氮酶活性每克鲜瘤温育1h乙炔还原为乙烯量接近或超过了1000μmol,超过了三叶草优良根瘤菌株和高效大豆根瘤菌株的固氮水平,对刺槐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生长二个月的植株平均鲜重超过5g,比对照高出82%以上,故认为这三个菌株为刺槐初筛的优  相似文献   

6.
稀土溶液浸种对花生生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浸种能促进花生种子萌芽、出苗和植株生长;能使植株根系发达,主茎和分枝缩短,分枝数增多;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于物质积累;增加单株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活性.最终增加单株开花数、单株饱果数和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发现磷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和生长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含磷者结瘤多、根瘤发育正常固氮活性高,植株生长良好;而缺磷者根瘤小而白、植株生长差.缺磷钾时,少量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植物生长结瘤都引起有害的作用.在磷钾水平一致时,低水平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及生长都是有益的;而中水平氮〔3.05mM Ca(NO_3)_2或9.35mM NH_4Cl〕则不利;高水平氮〔6.1m MCa(NO_3)_2或18.7mM NH_4Cl〕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株含氮量随着化合态氮的水平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台湾毛豆根瘤在整个发育期吸氢和乙炔还原活性,发现该根瘤属于放氢型;根瘤的吸氢活力与根瘤的发育及固氮活力的高低相关,在根瘤固氮功能的旺盛期,表现较低的吸氢活性.花生根瘤菌变株X02-4能与台湾毛豆建立共生关系,并提高根瘤的吸氢能力.  相似文献   

9.
Rhizobium. leguminosarum 3841 tpa A基因编码RND家族内膜外排转运蛋白,RND外排泵的过量表达是革兰阴性菌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基因同源重组构建豌豆根瘤菌tpa A基因突变株RLtpa A,并研究了该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tpa A基因突变会使根瘤菌在AMS基本培养基生长延迟,但不影响其在TY天然培养基中的正常生长. tpa A基因突变可能抑制了根瘤菌中的RND家族外排泵的过量表达,从而使其抗生素耐药性降低.接种了tpa A基因突变株的豌豆植株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其接种根瘤固氮酶活性降低.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tpa A基因在根瘤类菌体中的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10.
用液体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光密度、细菌数量和氨氮,测定了不同浓度Hg^2+对蚕豆和银合欢两种根瘤菌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对不同浓度的Hg^2+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蚕豆根瘤菌可以耐受10ppm浓度的Hg^2+,而银合欢根瘤菌只能耐受4ppm以下的Hg^2+,但蚕豆根瘤菌的延滞期比银合欢根瘤菌相对要长.两种根瘤菌总的生长趋势是:Hg^2+浓度越高,延滞期越长.蚕豆根瘤菌在10ppm以下的Hg^2+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而银合欢根瘤菌在Hg^2+浓度大于4ppm以后,固氮活性呈现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4株高效共生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株分离自四川省各地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进行水培、盆栽、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考查结瘤数、鲜瘤重、单株全氮含量、花生产量,筛选出4株有效性高、竞争结瘤能力较土著根瘤菌强的菌株,它能增强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效果,这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液体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光密度、细菌数量和氨氮,测定了不同浓度Hg2 对蚕豆和银合欢两种根瘤菌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对不同浓度的Hg2 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蚕豆根瘤菌可以耐受10ppm浓度的Hg2 ,而银合欢根瘤菌只能耐受4ppm以下的Hg2 ,但蚕豆根瘤菌的延滞期比银合欢根瘤菌相对要长.两种根瘤菌总的生长趋势是:Hg2 浓度越高,延滞期越长.蚕豆根瘤菌在10ppm以下的Hg2 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而银合欢根瘤菌在Hg2 浓度大于4ppm以后,固氮活性呈现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蒙自桤木根瘤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自桤木(Alnus nepalensis)根瘤内生菌-Frankia菌感染寄主根部后能形成一个围绕中柱维管束的含菌组织,在受感染的寄主细胞内,Frankia菌的菌丝从寄主细胞中央开始生长,菌丝生长的同时,受感染细胞的体积也随之增大,最后,菌丝顶端膨大,在靠近寄主细胞壁的区域形成泡囊从而成为成熟的固氮根瘤。  相似文献   

14.
闵炜 《江西科学》1989,7(4):36-40
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花生茎干的伸长,使植株矮壮,并能减少地上部茎叶的干重,增大根茎比.经多效唑处理后,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比对照提高.但是多效唑对根瘤菌有毒杀作用,而且影响荚果的膨大,所以如何在花生生产上发挥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克氏固氮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电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联合固氮菌的抗逆性,采用电融合技术,在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Klebsielaoxytoca)与抗逆性强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之间实行了原生质体融合,并从再生的融合子中筛选到多株具有特定性状的后代菌株。经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抗生素抗性、耐热性、抗菌活性、固氮活性以及淀粉酶试验等多项指标测定,数株融合子表现出双亲的耐热、抑菌、固氮等优良性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富硒微肥对花生产量及花生仁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硒微量元素配制肥料对北海市合浦县花生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在始花期和盛花期,通过叶面喷施富硒微肥,均能显著提高花生仁的硒含量,硒含量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硒质量分数为1.031μg/g,比常规对照硒含量提高了1 021%,同时增产6%.喷施富硒微肥能使花生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三对共生固氮体系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的分析表明,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没有因大豆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下降,通过施用相应的根瘤菌促其形成或加强共生固氮体系从而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这种增产从氨基酸水平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Sinorhizobium meliloti is one genus of gram-nega- tive soil bacteria that can fix atmospheric nitrogen in root nodules of its symbiotic leguminous host plants[1]. 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 ofboth bacteria and host cells are requ…  相似文献   

19.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及酶活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O~15 cm表层土壤,其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季节性水热状况的变化,表层0~15 cm和15~30 cm土层微生物和酶活性各月差异显著(P<0.05),具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类群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相同,细菌、真菌、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硝化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8月最高,而放线菌、无机磷分解菌、反硝化细菌与嫌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则6月最高,各微生物及酶活性均4月最低.底层(30~47 cm)土壤各微生物和酶活性总体上季节动态不明显.各季节中,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有机与无机磷分解菌是8种细菌生理类群中的优势菌群,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表明林线交错带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