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接交换面积的定义一般涉及4~6重积分,采用直接积分算法计算时耗费大量的机时,使段法模型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利用积分数学运算公式,推导了基于积分降重法的辐射直接交换面积表达式.采用高斯积分法分别求解了三维封闭体系下的积分降重法及直接积分算法的辐射直接交换面积.与直接积分算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积分降重法求解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结果很好地满足了直接交换面积的完整性和互换性原则,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大幅减少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2.
联系加热炉几何模型,在推导、阐述数论网格求积方法应用于直接交换面积计算的同时,比较了其与高斯方法计算直接交换面积在计算精度及计算机耗时等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数论网格法更简单、准确和节省机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数论方法对圆筒炉的直接交换面积进行了计算,并与采用高斯积分法和蒙特卡罗积分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数论方法比用高斯方法可以缩短计算时间,并能任意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将段法的辐射全交换面积的概念引入流法;以流法辐射换热量的反算法确定全交换面积;提出流法全交换面积矩阵分区修正法,有利于提高整体精度,本方法计算量远小于积分法。  相似文献   

5.
用段法(亦称区域法)对火焰炉内的温度和热流分布进行了颓示计算。在预示计算的过程中,用文献[8]所提的局部再分法计算直接交换面积。经在东北工学院冶金炉教研室实验炉的验证表明,文献[8]给出的计算直接交换面积的诱导公式及其电算程序是可靠的,本文提出的火焰炉段法预示计算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二维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均匀离散射线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辐射换热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用均匀离散射线法计算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用改进的离散发射法结合段法的优点,给出了二维系统中有参与介质条件下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过程,该方法简便,准确且省时。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法生成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方法. 首先基于热平衡法计算某城市的历年逐时动态冷负荷,以历年平均不保证50 h为依据确定理论设计负荷,采用综合聚类法挑选同时发生设计日. 用热平衡法计算同时发生设计日、传统设计日的峰值负荷,确定为同时发生设计负荷和传统设计负荷. 分别对比了哈尔滨、北京、长沙和广州样本房间的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 结果显示,各城市同时发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偏差范围都远小于传统设计负荷与理论设计负荷的差异率. 说明依据同时发生设计日的气象参数进行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是更加合理、准确的,基于热平衡法可以准确生成适合工程应用的同时发生设计日.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用区域法计算圆筒形蒸汽过热炉的数学模型。在区域法中,系统被分为表面区和气体区,其数目与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和计算时间有关。通过解每一区的能量平衡可得温度分布。本文给出了在圆筒炉中任意两区间的直接交换面积公式。这些式子可适用于任何大小的共轴气体区、柱面、炉底环形区。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圆筒炉的设计方法,计及管内对流传热与压力降,采用区域法计算炉子温度分布,从而预言了蒸汽、烟气、管表面、耐火墙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求算段法中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数论网格法,并用数论网格最优系数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法比逐次局部再分法计算简单而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二维复杂系统内直接交换面积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均匀离散射线法计算了二维分段,几何形状复杂,及有非均质参与的复杂系统的直接交换面积,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节省机时。  相似文献   

11.
考虑参与介质的散射作用,给出一维辐射直接交换面积解析式和辐射全交换面积矩阵表达式,模拟计算了含有散射介质的一维系统辐射热交换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忽略介质散射作用的简化描述相比,容积段-容积段的辐射全交换面积增大,表面段-容积段的辐射全交换面积降低,介质的散射削弱了容积段与表面段之间的辐射热交换.参与介质的散射作用越强,忽略介质散射导致的计算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在保角变换法解二元附连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水电比拟方法来确定任意形状的二元物体映射到圆的保角交换函数,从而就可以直接算得平面问题中的各个附连质量.由试验结果表明其与理论值吻合性较好,对椭圆的测定误差在0.5%左右;对船体剖面及其他形状物体亦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于遵宏等应用区域法对各种工业炉进行了数学模拟和工艺计算。在计算直接交换面积时,他们用高斯法和蒙托卡洛法计算高维积分,耗费大量的机器时间而且精度低、计算精度无法控制。本文采用数论网格法求算,不但计算时间大大缩短而且精度高、误差可以控  相似文献   

14.
用热力学方法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分别计算出范氏气体任意过程中吸放热转变点的体积,从而确定在任意过程中吸放热转变点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提出计算量相对较小的高温燃烧室辐射传热模型,可供工程实际应用.模型以高温传热中辐射占主导地位为前提,引入封闭漫射灰腔内辐射理论,将辐射换热空间离散成有限个独立封闭换热灰体腔,在灰体腔内部进行辐射计算,灰体腔之间的辐射换热通过假想面进行.辐射全交换面积仍然采用区域法的积分思想,但是只计算封闭灰腔内部各单元的交换面积及相邻区域对假想面的交换面积,因此计算量相对区域法小得多.模型采用能量平衡方法,直接建立热源、吸收性介质及吸热物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真实反映加热炉燃烧室内的传热效果,计算机时少,并能预报燃耗及生产率变化对加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等效换热面积影响角度深入研究流体横掠含局部内热源圆柱体的对流传热模型,将流体横掠圆柱体的传热学理论分析与热式传感器流量测量方法相结合进行探讨.针对研究采用的双探头浸入式热式质量传感器原理样机,分析流动稳定条件下测速探头与周围流体的热平衡关系,建立含局部内热源热式传感器的热平衡方程.同时对含局部内热源的测速探头的换热面积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等效换热面积及等效换热面积系数的概念.等效换热面积对流量测量影响的实验验证在天津大学可调压气体流量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管道内径50,mm,3个实验压力分别为0.6,MPa、0.8,MPa和1.0,MPa,气相流速范围为7~19,m/s,探头雷诺数范围为6,436~28,499.借助ChurchillBernstein模型准则式,获得努塞尔数等相关量,计算等效换热面积,根据等效换热面积的变化规律建立等效换热面积法的数学模型.对运用等效换热面积法和固定换热面积法的计算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的工况范围内,考虑等效换热面积规律后,雷诺数或质量流量的平均误差从65.86%,降到3.96%,.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河道绿化面积的计算精度,解决复杂河道边坡面积计算难的问题,同时给规划设计单位或施工甲乙双方的决算提供可靠依据。根据GPS实测的南川河谢家寨村段河道两侧绿地的坐标数据,利用南方CASS9. 0软件中的实体面积和表面积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绿地的实体面积和表面积。结果表明:表面积法计算结果比实体面积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地形现状,河道北侧表面积法比实体面积法计算结果多131. 88 m2,河道南侧表面积法比实体面积法计算结果多169. 46 m2,说明实体面积法适用于平坦无投影变化的场地计算面积,表面积法在不规则的地形计算中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对火灾试验炉的模拟,以热平衡法为基础,在原燃油生成热计算公式中引入有效燃烧系数,使其适用于FDS对轻柴油燃烧的模拟;依据质量守恒原理,计算离炉烟气带走热量代替原来的经验公式计算法,进而提出基于改进热平衡法的FDS模拟火灾试验炉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热平衡法,改进热平衡法FDS可以更好地模拟火灾试验炉的燃烧过程,模拟平均炉温曲线和设定的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吻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准确地评定圆度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根据圆度特点,提出实数编码改进遗传算法求圆度误差最小区域解,基于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对零件实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实数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不仅省去了重复的编码解码,而且算法简单、优化效率高,蒙特卡洛法计算不确定度与传统GUM方法相比不受直接测量量相关性的限制,而且受问题条件限制的影响小,使不确定度评定简单化.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和蒙特卡洛法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评定圆度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空间随机场与随机过程的相互独立性,对常用的摄动虚拟激励法进行改进,直接得到随机反应的均值和方差.以前的研究得到的随机反应方差是随机变量的函数,从而需要求反应方差的均值和反应方差的方差.单自由度复合随机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摄动虚拟激励法的计算结果更合理.与常规摄动虚拟法得到的反应方差要由可靠度确定不同,改进摄动虚拟激励法得到的随机反应方差不再需要由可靠度确定,这更符合统计规律,事实上方差只是对统计数据的离散程度的表示,与可靠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