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修云  贺示婷 《科技信息》2009,(22):372-372
曾几何时,我们一直在质疑当今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汶川大地震中青少年用行动给了我们启示。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群体,符合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行为选择方式,寻找适合青少年的教育途径,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荣 《科技信息》2009,(12):27-28
当今社会,青少年问题呈现为多元化、复杂化和恶劣化,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群体归属感的缺失具有一定联系。这种缺失是相对于传统社会青少年的家族归属感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青少年的组织、集体归属感而言的,对应青少年群体归属感的缺失,从社会工作视角,可以外在环境为介入点,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群体归属感的环境,也即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的培育体系,提升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意识、促进青少年的发展、防御青少年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同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从科学角度来看待当今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增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科学性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007]7号)颁发后,国务院又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之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犯罪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发生无一例外地具有道德上的原因。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进行道德原因上的解释是分析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成因及对他们进行改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道德原因进行基本的归类分析,以此来探讨青少年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藏族青少年自我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全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西藏自治区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藏族青少年自我意识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男生的总分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城乡青少年自我意识没有显著差异;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存在差异;在总分上,高一阶段的青少年比中专阶段的青少年得分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藏族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藏族青少年人格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我国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未来和希望,科学技术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在我国,科技馆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探讨科技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8.
平衡是人体的重要身体素质之一,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阐述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生理学机制;评述青少年平衡能力特点的研究;讨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的重要性;进一步梳理青少年平衡能力生物学本质有关的研究是必要的。因此,针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特点,提高青少年平衡能力,防止运动损伤,应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缺陷。要切实减少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筑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预防犯罪网络,切实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注重对青少年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在学习型社会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应激发青少年自主探究的欲望,指导青少年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深化青少年自主探究的层面,延伸青少年自主探究的广度。  相似文献   

11.
廖彦婷 《科技信息》2010,(9):251-252
文体学是一门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本的学科。文体学运用于分析文本,能够让人们很好的理解语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体学从很多方面跟语言学有关联。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分析文体的重要原则。《午餐》这篇小说恰好反映隐藏在文字和对话下面的真实社会。文章通过这些原则分析了《午餐》这篇小说的文体特征。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拦砂坝排水孔堵塞问题,提出了以调节泥石流流量为主的排水孔优化策略;并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研究了横、纵断面形态对优化后的排水孔(排泄孔)排泄能力的影响,以及排泄孔对不同性质的泥石流的排泄效果。通过对横断面形态、纵断面形态及浆体容重三因子的正交组合,进行了80组模拟试验,以平均排泄流量珚Q和坝前泥深下降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具有合理宽深比的矩形横断面相对最优。对容重较小的流体,窄深型的矩形断面排泄能力最好;而对高容重流体,则正方形断面相对更好。在可流动范围内,排泄效果随着排泄孔纵比降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大沿程排泄孔横断面截面积(变截面一坡到底喇叭型)可提高相同纵比降排泄孔的排泄能力。同时,随着流体容重的增加,排泄孔的排泄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信托财产是信托关系的基本要素,由于信托的特殊性,信托财产与传统民法的财产有很大区别,正确给信托财产定位,是信托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信托财产的特性在于其人格性,而这种人格性的赋予是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动因,尽管信托财产人格性设计对受益人的利益有偏袒,但从社会成本而言,其目的在于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当然,对信托财产的人格性不能绝对化,由于利益平衡的需求,往往在特定情况下对信托财产予以人格否认。  相似文献   

14.
司海舸 《科技信息》2010,(8):148-149
The Scarlet Letter offers an extraordinary insight into the norms and behavior of the 17th century of American Puritan society.In this book,a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Pearl is analyzed as a character and a symbol to show that she is an elf-like child who can see through many secrets.And symbolizes every one has the equal right to pursuit the happiness as others.  相似文献   

15.
正如萨特在其著名的探讨时间的论文中所指出的“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时间哲学可以看作是20世纪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构思《喧哗与骚动》的哲学基础,而与时间哲学相对应的时间意识则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结构基础。无论是小说的结构和意识流写作技法,还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赋予了作者独特的时间意识。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时间意识,使这部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痴人说梦式的喧哗与骚动,从而折射出美国南方没落世家人性价值的失落及其深刻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6.
蒋丛生 《科技信息》2012,(7):237-238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芯片KC05而设计的异步交流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电动机的过、欠压保护功能;运用电子互锁开关电路和KC05芯片为核心实现软制动,实现正常情况下软起动、软制动,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保护功能。与传统的电机起动装置相比,有着无触点、低功耗、多功能、适应面广等突出优点,符合了当今电机起动装置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加强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问题。本从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方法,优化环境氛围三方面就高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使命,图书馆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当了新角色。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图书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成为信息专家,知识导航员和学习型图书馆组织的核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论争中存在着文言文价值的错位、文言文教学价值认知主体的缺失两类误区。对此,在以文言文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语文教育研究在在以史为鉴的同时当重“在场性”,具体到文言文教学研究上,那就是当前的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价值才是认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点,“三个面向”应为确定中学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指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孤立子传播的稳定性和不弥散性,提出经络孤立子假说,认为:经络传导是孤立子的传播。其主要方式是:针刺等机械刺激使细胞间组织液内通常处于杂乱无章状态的、类似于液晶的“微小管”沿阻抗最小的方向取向和有序化。这就形成了中医学中沿一定通道传导的经络感传现象。用我们建立的这个经络传导的孤立子模型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循经感传的一性、带状传导和压力阻滞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